桑麻把酒(对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桑麻把酒(对话)
 

【问心有馈 4】所谓人际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1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一、1988年你的《人与人》出版,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现今你对当时的人际理论有什么要纠正的吗?
     没有。《人与人》那册子,是我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对一般的人际建构规律的认识。理论的研究如果不到二十年就得纠正,那一定是因为政治或者政治理论。
      二、近二十年来的人际,给了你哪些新的思考?
      思考过三个问题:1、所谓“人际”的本质是什么;2、物质的文明对“人际”的影响已经怎么样和还将怎么样;3、政治对“人际”的心理影响之历史评价。
      我有思考,但因为我的课题已不在这个方面,所以,我的思考是支离破碎的。
      三、任何一个思考,都源自历史或现实。那么,引发你思考这三个问题的是什么?
     我注意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的“人际”有三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人际的关系总体上趋向松散,二是除血缘外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存在的时长大大缩短,三是人际关系已突显一个重大的特征和普遍的共通,即以虚伪的感情建立在现实的功利基础之上。
      四、这样的理论,不是你博客的内容。我们还是通过交谈实例,来看你的思考。第一个是实例,是关于“包养”的。
      6月9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的论题的焦点是“17岁女孩寻求包养有没有错?”
      节目主持人胡一虎先邀请的三位嘉宾先后出场:事由来源者,自称“月球大使馆CEO”的李捷;展开论战的双方:著名作家王功,性社会学者方刚。中场请出论题的焦点人物:北京女子小若。
      事由:李捷在博客中披露,他的博客收到自称“小若”的17岁女孩来信,“你愿意包养我吗?”小若在信中叙述了五岁时父亲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和另外的一个女人生活。在她长大后,她的一位亲密女友因为被包养,月收入数万,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小若说,她希望能通过被包养,每月获得3万元,在获得足够的钱以后去实现自己成为国际服装设计师的理想。并说明了自己还是处女。李捷说自己不想包养她,但可以学雷锋免费帮助小若代理此事。代理的前题是她到医院去做处女的检查。结果是不知道为什么医院没给出检查的结论。博客的这内容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
      王功认为,小若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以取,因为,实际上这就是公开的卖淫。
      方刚认为,小若寻求包养没有错。因为,我们的婚姻实际就是包养,工作就是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包养,到凤凰卫视来做节目就是被包养。
      小若说,自己曾经打过许多工,麦当劳、公司等,但是希望被包养是为了能够更快的积攒学习国际服装设计的费用。有了这笔钱以后就离开包养她的人。她还说,这种事现在社会上已经很多了。
      你对“包养”这种“人际”作何思考?
      我看过这期节目,后来还从http://itv.phoenixtv.com/play.aspx?id=ce367240-d357-4173-91ae-b26fdf9b8607这个网址下载了。
      至于“月球大使馆CEO”的李捷、作家王功、性社会学者方刚,三位的情况,皆可在网上搜索到。他们的职业背景无关要我谈“‘包养’这种‘人际’”的问题。
      当然,性社会学者方刚的观点,对我思考这个问题的附带问题很有启发。且不在此表述。
      我想,“包养”这种“人际”是不是可以从以下三组提出问题——
      首先,人的问题。什么人具有去“包养”的条件;什么人具有被“包养”的条件。
      其次,人的需求问题。什么人需要去“包养”,什么人需要被“包养”。这个问题也就是“包” 了什么,“养”了什么,得了什么;被“包” 了什么,被“养”了什么,得了什么。
      第三,人实现需求的过程问题。“包养”过程的所谓“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在我看来——
      去“包养”的人,首先是必须在能够提供给对方足够的包括生命的安全、住宅的安全、健康的安全在内的“安全”保证基础上,然后最重要的是作出有足够的“包养”金并一定如约付费的确实保证。
      被“包养”的人,首先是具有去“包养”的人所极需的“包养”内容,然后给予去“包养”的人必将足以得到满足的深刻印象,再才是提供给对方个人健康的信息,最后是表示保证对“包养”人是唯一性。
      凡是需要去“包养”的人,心理上都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强烈的占有欲,二是相对于“花花”要“专情”。尤其是女的“包养”男的。从形式上看,“包养”的人所“包养”的是具体的人。或者稍深一层理解,“养”的是人,“包”的是人的身体、时间、空间。但仅从占有欲分析,就可知,“包”的人是通过“养”的形式,严格控制着被“包养”人的心,连同其人最富有生命活力时期的生命,以及其个人的所有的自由。
      凡是需要被“包养”的人,心理上也都有三大共同点,一是盛极的贪图慵懒享受的心理,二是强烈极速拥有超常收入的金钱欲和物欲,三是包括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内的道德意识都严重逆反于社会。相应于“包养”的人强烈的占有欲,被“包养”的人为此必须将自己的心严重压抑,将最富有生命活力时期的生命出卖,将一切自由放弃。
      从实现各方需求的一开始,双方所谓“人际”关系的实质即是明确的买卖关系。继之,去“包养”的成为购买者,仍然是人,而寻求被“包养”的则不再是人,而是行将成为货物的商品。成交后,性价比作为潜意识,无论如何都作为最原始的思想,贯穿在所有过程的货主、作为货物的“人”的心里。

    
      有人以为“包养”人付出的金钱大大高于短时嫖客,其实无论从时间去评估,还是从身心被占有来测评,“包养”人付出金钱如同长期包酒店住,而嫖客付出金钱则是钟点房。何况能够“包养”得起别人的人,为被“包养”人所付出的金钱,实际只占其收入很少的一部分,也只占其总花销的一部分。
      因此,所谓“人际”,在这类既特殊也司空见惯的群体中,是以钱易货的关系。
      我绝不相信寻求被“包养”的人面对去“包养”的人所进行的身世自述。如同我绝不相信盗窃犯自述“我从不说假话”一样。
      五、你说,性社会学者方刚的观点对你思考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是什么启发?
      其将人们的工作等同“包养”而语,给我两个印象,一点启发。
      印象一,这样的“社会学者”连社会常识也严重缺乏。
      社会常识是——
      1、人们的工作是正当的,是道德的。
      “包养”的双方都是不正当的,都是不道德的。
      2、人们以自己的能力、体力、时间、自由换取劳动的报酬,从法律的保障和劳动合同正常执行而言,劳动者是人。
     被“包养”的已不再是“人”,而是货物。
      3、劳动者的付出与所得的报酬从法律的保障和劳动合同正常执行而言,是等值的,何况在资本剥削的情况下,所得的报酬甚至是低于应得报酬的。
      印象二,这样的“性社会学者”连性的常识也严重缺乏。
      性的常识是——
      女性,如果不承担怀孕和生育的过程,那么,成熟女性在性交的过程则处于痛并快乐着的享受过程。男性,在性交过程中的运动和高潮后的射精,则是主体行为,是享受着宣泄的快乐,纵然最爽的时候表情是最痛苦的。
      因此,无论男女被“包养”的人,其所得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则都是在享受中获。之所以是“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还有不一般的情况,即个人意志的不愿意。

     
      于是,我得出启发:任何偏见都不仅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也是心理问题。必须持有社会常识的同时,把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将学识成果告知社会,这是学者基本的人际行为。
      六、第二个是现象,是关于八零后的青年人际的。对八零后年青人人际表现出的特征,八零前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评论,现在甚至担忧到零后的青少年。你对此作何思考?
      八零后的青年,成长在将之作为角色重要性非常的家庭,生活在无同辈成员可互动角色的家庭,其物质生活的条件优越过其先前任何一代的人们,前所未有平安地生活在没有政治运动压力的国度,通过最现代的信息通讯工具不断地接受世界多元文化的信息和思想,享受带有世界多元文化要素的影视、卡通、食品、服装、用具和玩偶。因此,这一代人恰恰是在社会转型期,非常现实又非常虚无地站在传统文化的地坛上,迎接非常文化的天空云彩。
      八零后青年一面寻求群体的欢愉刺激,一面以“我”作为所谓“人际”行为的圆心。
      八零后青年有许多瞬间即逝的文娱体育明星榜样,而这些榜样者的所谓“人际”被说成是“圈”的关系,潜在于一种非人的动物本体的所在,潜移默化了许多八零后青年在所谓“人际”行为中“我”的张扬、作秀、玩世不恭、多变而不稳定不成熟的所谓“人际”态度。
      八零后青年一面寻求感情的依赖和精神的寄托,即使是临时的,虚伪的,明知会受伤的,一面竭力强调“我”的个性自由。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八零后青年的初婚平均年龄大大推后,而初次性交的平均年龄大大提前;单身者,同居者、将性交与感情分离者、协议婚后不生育的夫妇、同性爱者、速婚者、速离者、速婚速离者,等等,为数甚众,并成为时尚不断在扩大。
      这些所谓“人际”的矛盾,随着一代青年成为中年,会在个体中“自然而然”解决的。我不无忐忑地关注八零后青年的这一过程的社会代际影响和结果。
      我以羡慕和欣赏的心理关注着八零后年青人们的人际自由。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有生命的人更宝贵的。
 
                                200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