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书店】福州两处书店
|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过一个传闻:全国性的一个行业会议在福州开。会议结束时,东道主为全体与会者饯行。一来宾被临时推上台致感谢辞,或许是空腹喝高了,或许是没稿纸,张口就说:“这次,我们能够在全国最大的县——福州来开会,很是高兴……”引发主席桌的市领导们好不尴尬,好不高兴。
所以嘛,笑话有时是很不可笑的。
言归正题。
福州。
福州的新华书店。
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州集中卖书的新华书店有两处:东街口的和台江的。
东街口的是总店,在东街口百货商店的右边。门面 13 米,内深 30 。书架沿墙壁挨个列成三面的围子。
进入后,前半左、右书架是“文史哲”和“语言工具”;后半的左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右方是“理工医农”。
在左方分类对接的地方,有个台式的“收款处”,一位营业员坐在一张老是吱吱呀呀发声的高背老竹椅上,收钱,找钱,开发票,盖章。
我七哥高中毕业后,曾经在这里当过营业员,所以,1968 年我找到生父母和同胞们之后,对这处的书店特别有怀想。这怀想不关书的事,而是,据说是因为“台属”,他后来改去了工厂,文革期间甚至当锅炉工。
关于这处书店,还有两个原因,却都关于书的,还值得现在怀想: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1985.html “在他的土地上”所祭的黄时基老师,就因缘于此。
这是一。
另一是:我现在书架上的文学类书籍几百本,绝大多数都是 1979 到 1982 年间购之于此处的。其中,小说类的又都受惠于两位:一位是此处负责“派发”的工作人员,他的姐姐与我当年同科室。那时期,文革结束不久,一些文学作品获得有限制地再版和有限量的发行,能获特别待遇购书的多数是文化事业单位。新华书店发有具体书名和期限的“购书票”。有过时未购的,票就作废,书就有剩,负责“派发”的二三人就在内部私分。于是,我得过些票。
还有一位,是我办义学时的门生,虽然他只是普通的工人,但他爸是公共事业单位办公室的主任,他姨是文化馆的负责人,常有“不要的购书票”,都转给了我。
1983 年以后,随着政局的改变,“购书票”终于在“蓬勃发展的”出版事业里消逝。
1985年,我调出原单位,往日疯狂地购买和痴迷地阅读文学作品的,此次不得不转向理论。
这以后,再买再读的,就差不多全然与以前的另当别论。
这是关于东街口的书店,主要关于买书的事。
台江的新华书店是分店。与东街口不同的是,它很明确:一个店,两个门面;一个门面是理工医农,另一个门面是社科文史哲。
两个门面的中间有道小楼梯通往二层:书库和办公室。
我是因为有一次,请营业员帮找一本什么书,她指给路径:“你直接上去问一下!”我才别开生面和大开眼界,知了其上别有洞天。
1976到 1984 ,有二十二年的光景,我上下班骑自行车,台江这处的书店所在的万寿桥头,是必经的。一般下班后的傍晚,归途中,我都到它的社科门市部,在书架上找书翻,有的还很看几页。
在这一处买了多少书,没去计数,不老少吧!
1993 年我们家搬离仓山之后,我就再也没去台江新华书店了。
今人或许怪我,怎么漏写了书店必有的“经”、“法”、“心理”、“教育”等等。其实,那年代,还真没有。再就是,通常说店都说“这家”、“那家”、“一家”、“两家”,我怎么偏说“此处”、“两处”呢?我是因为新华书店是连锁的,只有一家,开在不同处。
我知道的福州新华书店有那么两处。
这是真的。
不管怎么说吧——福州在建,在除旧迎新,在扩大,在开膛破肚,在酷暑的白天平均气温全国最高里蒸蒸日上——这绝非笑话。我身在福州,除附近,已懒得出门,这两处的书店是不是还在,从以上说的那最后年份起,就没再去过。
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