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煨】给您拜年咯
|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2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再过三两天,癸巳年的除夕过,甲午年的元日来,从此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汉人间相互问候语,说的最频繁的就是:“拜年!拜年!”“给您拜年咯!”那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伴随着这句话;见面的彼此还互相拱手作揖,以礼貌示,这又有怎样的出处呢?
七年来《春秋农事》,或专写或提及“过年”、“年俗”的,共承载了128篇。然而。仅有2010年2月13的一篇日志里,还是在讲压岁钱时,一带而过“年”是什么:“怪兽‘年’,乃至其它凶神恶煞鬼怪,夺的就是术士所说的‘未上运’小孩的生命,把虚岁压实了,生命的实际岁数才能足论。这是压岁钱的另一功能,实际是它另一层的本意。跟虚岁实岁有关系的。”
为什么写过年的事情,反而二话不说呢?这主要因为,我对“年是怪兽”的传说,自己一直没有确实可靠的接受,所以不好无根无据地由我也传播。
“年是怪兽”说,主要基于两个对应:放鞭炮和挂红灯笼。我想,放鞭炮的民俗,应该要迟于火药的发明,习于火药的普及之后。
《太上圣祖金丹秘诀》记述了“伏火矾法”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这是世界上记载火药最早的文字,作者是炼丹道士清虚子。此文撰写在戊子年,即唐顺宗李诵的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学术界据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公元808年。
我们姑且假设,那时,清虚子已经100岁,实际上他15岁就已有此法,那么,火药的发明,最早不过公元723年,即顺宗李诵的太祖父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十一年。
这么一来,“年是怪兽”说是始于唐咯?
不。
我记得有贴春联之举之前,就有挂桃符的风俗。桃符可谓是春联的“太祖”。所以我追查“桃符”。
网上转抄盛行的都是门神来历《山海经》有记。
《山海经》是先秦的重要杂录,我早年读过,应该不至于忘记“门神”来历的啊!但是,我的确又有读过关于“门神”神荼、郁垒的古文!怎么样就不记得是在《山海经》里面呢?
有人指出,《山海经》确实没有,并且此人在东汉的王充《论衡 • 订鬼》里找到,是引用所谓《山海经》的。
我高中三年级时学过《订鬼》,现在还会背得下来原文,但没门神什么的啊!
为了慎重起见,我重新快速找到《山海经》,逐卷排查一遍,真没有。又在高三下《语文》笔记本里,找到第五课《订鬼》,嘿——课文只是节选!那就查找全文吧!终于看到:“《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案可食之物,无空虚者。其物也,性与人殊,时见时匿,与龙不常见,无以异也。”
这下好了,无论怎么样,就“年”来说,应该可以确定:是在先秦之前,而不在唐火药之后。鞭炮有一说法,古曰“爆竹”,可以想象先秦之前,人们是通过燃烧竹筒,使之发从噼里啪啦的声响,直到后世有了火药制品,而且价格不贵了,才以之取代爆竹。
我想,民间的传说倘若源远流长来自远古,几乎与鬼神都有关系。这好理解,因为远古的人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现象。处在狩猎时期的古人,以红的火,用竹的响声来驱赶和抵御猛兽,这是最便捷的,也是最见效的举措。“年是怪兽”的说法,当然不会没有依据。
但是,有这么一个问题,我几年来存有不解。这就是,除了“年”之外,没有人要去拜其它的怪兽,例如《山海经》里有载的——夔、禺疆、猰貐、祸斗、穷奇、共工、虚耗、五通神、化蛇、玄蜂、讹兽、应声虫、 媪、鬼车、九婴、九尾蛇、傒囊、风狸、魍魉、率然、鬼母、犼、乖龙、帝江 、酸与、蜮、毕方、彭侯、多即、虫为、计蒙、马交等等,民间没有“拜”它们。反之,如果“年”是凶猛怪兽,为什么能独独受到人们最重大礼仪,而《山海经》却并无记载“年”呢?
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年”不是怪兽,甚至连动物都不是。连动物都不是的揣测,是因为《山海经》里还记载了许多有益的和无害的动物,也没有“年”。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存在,在北京,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建设大祈殿,为矩形,用于皇帝合祀天、地。名称“大祈殿”,又称“祈谷坛”。明嘉靖二十四年,即公元1545年,覆盖改为上青、中黄、下绿的三色琉璃瓦的圆殿,寓意天、地、万物,改作“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做了三个大改变:第一,建筑物改建成圆形;第二,三重顶统一成蓝瓦金顶;第三,定名为“祈年殿”,作为每逢孟春,也就是正月里,天子率领文武百官专祀上天祈谷丰收的所在。改变原因之一是地坛在明嘉靖年间已有另建,为矩形象征“地方”。那么,既然这天神所在的象征,则应该“天圆”,而且蓝天之色。所以,天坛和祈年殿两个建筑物有别于紫禁城皇宫其它之处在于,一是形圆,二是盖顶不是代表皇家的黄色琉璃瓦,而是蓝色。
从祈年殿的名称前后更改,我们可以推测其功能与大事、与享受、与谷物、与“年”有关。
在今人看来,“年”的意义在于日常的年份的时计。实际上,历法作为人类对天象规律的理性认识记载,早就有文献,人们常常把这方面的许多认识,在建筑物上体现这样的理解。祈年殿的建筑就相当典型:
殿的内围有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
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
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
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这二十八根大柱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回过头来讲,“年”如果是怪兽,那么身为天子的皇帝反而要去拜怪兽,这怎么都不合乎“天庭”诸神相互的上下、正邪关系之逻辑。何况,祈年殿原先有过祈谷坛的作用,改成祈年殿后,又是天子皇帝祈谷的所在,这岂不说明,可能的话“年”和“谷”有什么关系吧!
查《康熙字典》“年”:“《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 • 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
原来呀——“年”是长穗的谷物!
这下子就对得上号了。纲举目张,疑惑顿解——年成好坏、人寿年丰、年年有余、年富力强 年华、年景、年年、年寿、年岁(穗)等等,都可以讲得通了。
为什么要拜年?因为祈求上天保佑来“年(谷物)”的丰收。
为什么天子皇帝要亲自祈求?因为“天子”是天帝之子,天帝在人间的代表;因为“靠天吃饭”;因为“民以食为天”……
所以,“年”不是、或者到农耕时期不再是“怪兽”,而是民生赖以生活、社会必要安稳、天子必须税收经济的来源。
我还查找到“年”的字形从甲骨文到简牍的变化,它是“禾”和“丰”的结合!
“丰”的三横,恰恰如祈年殿的三层顶盖所寓意的天、地、万物;一竖相连不露出是“王”,而贯穿突出上下,说明力度更甚于“王”。
谁能甚于“王”?天子,天。
占卜文里有“受年”的记录,意思是说:文王所求,龟甲烧裂的纹路占示了“受用丰收”。
《易》六十四卦之第十一“泰”卦,其第三爻的爻辞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这里的“于食有福”,为“受年”和三横预示的“三阳开泰”,作了完整的表述。
我还因此意外惊喜——原来文字改革把繁体“豐”字简化成“丰”,不仅仅是取其中一小部分,还大有道理!
关于什么是“三阳开泰”,为什么有写成“三羊开泰”的,这里就不讲,留到马年之后的羊年来时再说。
“年”是长穗谷物的,我还从一幅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清宫廷画作《瑞谷图》获得力证。
它是前一个多月前,我在网上偶然下载到的,作品出自御用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笔下。
据记载,雍正五年八月,大学士张延玉传雍正皇帝旨:“今蒙上天特赐嘉谷,养育万姓,坚实实好,确有明征,朕祗承之下,感激欢着绘图颁示各省督抚等。朕非夸张,以为祥瑞也。自兹以往,观览此图益加儆惕,以修德为事神之本,以敬民为立政之基。”谕旨时日处,钤以“敬天勤民”宝玺。
其中,颁示的绘图,即郎世宁的《瑞谷图》。
我之所以说《瑞谷图》可以作为“年”是长穗谷物的力证,原理在于:谷物丰收应该画大片的稻田啊,或者成堆的谷囤啊,为什么郎世宁只画长穗谷物?
因为“年”是长穗谷物!因为祈年,庆丰收,天子乃天帝之子,神的代表,一以代万,大片的、大堆的乃黎民百姓的实物,天子五谷即是万物之种。
插一句:“五谷”是哪五种子谷物,我一向以为书本注解为“稻、黍、稷、麦、菽",或者”麻、黍、稷、麦、菽",现在看到《瑞谷图》,忽然另有想法:“五谷”会不会就是五支相同品种的长穗谷子?
好了,“五谷”另当别论。“年”是什么的问题,总算有了有凭有据根本答案了。
所以,“给您拜你咯!”和“拜年!拜年!”也就有完全的理由认为是:“祝福您丰收!”“祝愿丰收!丰收啊!”
那么,为什么动作采用拱手作揖呢?
2005年夏收时节,我在农村看农民打谷子:双手握一把成熟的稻子,从后往前,由上向下,往谷桶里打。那动作让我恍然大彻——烧香拜佛的那个动作就是这样的!就是打谷子动作演化来的!当时,我就把感悟的这个立即告诉同在现场的阿聿、阿忠、阿戴,以后又在别的地方和时间,陆续地说给别人听。
在北方,农户人家还会在除夕夜将芝麻秸洒在户外的走道上,任凭小孩踩碎,既取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又谐音吉祥意“踩岁”讨得“岁岁平安”的好口彩。这不又是“年”与“稔”,“年”与“穗”,“穗”与“岁”相互关系的实证吗?
我知道,由我来说我的直觉和我的悟性,别人不一定信以肯定。
现在,因为有了对“年”、祈年殿、《瑞谷图》的翔实记述,至少个人的己见,已经有了比过去大的多的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