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能融纸上冰
|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11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九弟、阿琴:
阿琴终于会用单反数码相机了,真好!拍的那些张照片,都很有意思。水墨画里有一类不是画家画的,是作家、舞台表演家画的,画的技艺不一定上乘,但有意思,叫“文人画”。才现在开始,阿琴可以为创造“文人拍”而努力。
让我最有感觉的是这张。把九弟看什么的拍了下来,选择的是这么一个独特的角度,而且近实远虚,焦距处理得好。要说不足之处,我看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物的肩膀窄了点,要是能把衣服的那部位摆弄得稍稍宽二寸,与头部的比例就更好看。这细节是小事。
你们让我给各张照片取个斯文,其它的我都应付了,唯有这张,难倒了我半天。
照片既然要取名,当然是不仅给自家人看,还要让别人既看照片又看其名的。
这么一来,人家就只说照片上的人为“人物”了。
客观上,这张照片上的人物在看一张有文字的纸。从虽然模糊,但还可以看得出是排列整齐的方块字来判别,那是一纸打印件。是什么的打印件呢?我们姑且假设,它是信笺,它是文稿,它是体检报告,它是某一资料的复印件等等,那么,如何让为之所取的名,有助于观看者更容易深入到作品的内涵,与人物产生同感,这就成了为之所取名的使命和目的。
倘若,我只以多个假设中的任意一个,譬如信笺,譬如文稿,譬如体检报告,譬如某一资料的复印件来取名,那就没有什么难度。可以象通常在摄影展上见到的那样,俗不可耐到用“远方来信”、“面对文稿”、“收到体检报告单”、“ 一份复印件”来名之,甚至可以通用“读”,或者“看”,来总而言之,概而括之。
但是,这么一来,一定会有观众讲究:“从哪里能看得出来那张纸一定就是你说的什么什么呀?”
禁不起审视的,不但无助于作品的解读,还影响到画面的审美。
至于“读”呀,“看”啊,那样的命名,固然是事实,但无斯文。
我现在能想得出来的,就只有“暖手能融纸上冰”名之。
这句子的想出来,是因为我记起在哪儿看过有人写的,说:固然今天的书信因为打字机的打字而排列整齐有致,但铅字的冰冷却让收信人少得到许多温暖。
于文稿、于资料复印件无所谓冷暖,而于老年人的体检报告则有是,于信更是。
怎么办?
是将冷就冷,还是无所谓冷?
为什么不能改被动为主动呢?
为什么不能以温暖的手来接受纸的冰冷,用热忱的心来温暖起寒冰的到来呢?
因为有这样的思考基础,所以,后来又在取名时,作了“仄仄平平仄仄平”古律的借鉴,沾着诗光润色。
是不是用这“暖手能融纸上冰”就好呢?肯定不是。反正你们办家庭摄影作品展还早着呢,在没有更好的时候,那就暂且将就吧。
叫我再想别句,十天半个月内是不可能想得出来了。目前的自以为,是不可能让一个创作者的思想跳脱出自己“这个的”思维定势。
有新拍的,继续发到我邮箱来。
电话里,让你们去王府井工艺美术大楼买的蝴蝶风筝,不急,春节前能包裹寄到福州我家就行。
我计划在1月的10 日到12日那三天回福州家。在外太久了。
叫你们回来过一年春节,你们也没这意思。我也理解。就跟我写过的:有父亲的那房屋,才是自己的家。
祝
快乐
三哥
2010-12-10夜 广州 棕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