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过程的渐进性
|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春秋农事》十年过程,以回忆作自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始,,然后进行“我怎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的解剖,继而再往“我以后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方面自修。总体上如计划所设想的,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今年是第十一年。
好些要记写下来的,都已经表达了。
所以,有了“要找题目来写”的难为。
难为在于:有很大一部分尚未着墨的,甚至远比已经的更有意思,更有动作,但若稍有度量轻重毫厘之差,便可能见诸偏颇,或“自我标榜”,或“他人不公”。
于是,这“很大一部分”就留在自己这里——备忘录里,黄历牌上,暗暗心中。
眼前的人、物、事、情,时有联系和发生,感想触及的也还有些见地。然而,光有黑白东西的颠倒,局有当局造局的治限。想想都已七老之人,何必咄咄,何必叹气,何必妄自,何不把“匹夫有责”改成“老夫休矣”;何不把“行将就木”的“木”做个“大器晚成”?!
想归想,做归做,这边想边做,虽也渐进,但多少多有短见、短期、见短和期短。
每日志六七则千把文字的,就转七八首百字上下分行的;月之下旬、上旬、中旬,如此这般,慢慢地竟“有规律”了起来。
这带“规律”的,潜伏与彷徨在我的内心,抗争和进修让我的脑力倍感困顿,磨砺得以志修身养性的力度开始艰难。
分行的“诗”是不是志呢?是。但是是虚像,不具体。好处是,我可以借机缓慢那么几天运笔的速度,调整一下思绪急速后的大脑疲劳。
毕竟不再是十年前、七年前、五年前、三年前的“花甲”。这一点,尤其在“白话诗”地头的最近日期“2016-11-22”可见:须要激情、灵感、亢奋的时候,我已是怎样不堪的竭枯和缩萎。
个性固执,我终是不肯一点马虎的,更不会为写而写。当生命的烛光愈来愈暗淡,把我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愈来愈模糊时,我一直很警惕,生怕会突然一亮……有一个无人确实过的“往事”:日本人在南京满城屠杀时,某老戏园里却不间断地传出吹拉弹唱,鬼子兵闯入,但见座席空无一人,而台上生旦净末丑帝王将相竟然粉墨竞演!
我想,无论如何,我现在是将“我以后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付诸于行动。
《春秋农事》的一如既往,当有传说的精神:不为看客是一,不等死贪生是二,要向死而有作为地生是三。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