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行踪(游记)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马行踪(游记)
 

青原山般若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过祖关山门,沿曲径行,古树蔽日,绿影绕足,穿山溪老,迎风桥新,二三百步,忽然天朗地开,一座名见经、名见传、名见千年的古寺,赫然厚重在前。

   这就是净居寺么?
  何以寺冠山名——“青原山”?这面文天祥所书的刻匾,之前在未入山门,尚且还有一里开外的路边亭额,不已见过吗?是山因寺佛才有福,还是寺缘山气而无秋?

    那,就从文天祥的笔墨讲起吧。
  为什么会是文天祥来题写山名呢?
  当然,一定是他与青原山有关系。
  他与青原山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最先必要说明的是,文天祥就是本地吉安的人。
  据清笑峰大然《青原山志》记载,文天祥写这三个字是在“宋咸淳年间。”“向在红亭,不知何时,拆入阁下。”由此可见,一、现在寺前的这块刻石是原件,路边红亭的却反倒是复制品;二、宋咸淳年间,包括了公元1265年到1274年的头尾十年。
  我们可以依此,再根据文天祥的生平,进一步做个简单的推理:文天祥咸淳九年任湖南提刑;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如果真是“宋咸淳年间”,那也就是他写这三个字当在公元1273年或1274年。因为之前咸淳六年,它因责丞相被贬官,自是不可能题写的,而最有可能的,也就在1274年,他知赣州时。
  在文天祥诸多的诗篇中,有一首题为《夜宿青原寺感怀》的七绝:
  “松风一榻雨萧萧,万里封疆夜寂寥。
   独坐瑶琴悲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
   是不是也在这同一日写了“青原山”的,文天祥到过机次这寺院,目前无从考证了。
  文天祥心存爱国,刚正不阿,抱负屡挫,志气凛然,处境当在此间,所以才有长篇大义的《正气歌》,才有光秉千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有人可能觉得“青原山”这三个字写的不怎么的。但,只要想到这人可是20岁就“以法天不息”为对策,举进士第七名,皇帝亲自提拔为第一的,便知其文字的功力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写,写成这样呢?后人只要从它的处境去找背景,去理解他的心情,去体察其人的不得已,便能感觉那结构的不得不克制,用笔的不得不圆润。
  这是关于文天祥写“青原山”的故事。
  如果用佛门的词语来说,应该属于文天祥文字般若的成就。

   眼前,“般若”、“解脱”二佛教词语,就分别安排在“青原山”题刻的左右。由此,我们也就从“般若”开始,转到佛教文化这方面来。
  般若,正确的应该遵循梵语的读音,为“波若”;而不应该按“一般”的“般”字音,读成“般若”。
  般若,意译可以是“智慧”,但这是佛教的智慧,不同于一般词典的注释,也不可以认为是比聪明更高层次的那种聪明。
  佛教认为,世俗所谓的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象的范围。而佛的智慧,指的是能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即包括: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通过知识意识、思想、讨论、研究得到的,而只能将身、心两方面,完全投入,求证到的这种智慧,才是般若。
  般若,又包含有五种: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
  能够完全具备五种佛教的般若,才是金刚永世不坏的金刚般若。
  因此,佛教提出以佛之所说和佛之经典,来教导信徒从实相般若开始修起,最后达到最高层次、最完美的金刚般若。
  佛教认为,真正能见证道体的空性之智慧,叫做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智慧。
  真正悟道的人,自己本有的智慧之库藏打开后,智慧开发便无穷尽,不是师者传授给你的,是无师智;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显现,是自然智。以至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读书多的人,之所以学富五车,到要用时满腹经纶,头头是道,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了。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日记千言,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这必须要有高度的定力,持久的修养,要将所悟之道,能自然流露才行,这就是文字般若。
  一个世俗之人,再怎么聪明,再如何有能耐,个体的能力终是有限,因此要有其他人的大脑、别人的体力等等来帮助,这显然很不方便。因此,应该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那样,千手普护众生,千眼遍听世音,解除大众苦难,广施百般利乐。真悟道的人。在发大慈悲愿心的前提下,能行这等方便,即有方便般若。
  发大慈悲愿心的悟道者,必然有其善的行为,佛学名辞叫“行愿”。与每日共同处世的家人、亲戚、朋友为“眷”,以同事、过往为“属”。在纷繁零乱错综复杂中,佛徒如何通过佛学讲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证功夫,以期大彻大悟而成佛。概括成一句话:对眷属行愿的佛教智慧,是眷属般若。

有了般若,有了佛教所说的智慧,目的是什么呢?对人生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在于“解脱”。
  佛教说指这的“解脱”,意思是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从而复归自性、自然、自在。

   无论在家,还是出家,是人就免不了各种的业障。当我们站在这寺院前场,即使只是看看,仅仅是想想,不也沾了点佛门的般若之光吗,不也更想理解佛门的内在吗?

                                                             201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