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行踪(游记)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马行踪(游记)
 

【照样说】衣着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2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引子】09年12月7日至16日,行旅溪口、宁波、绍兴、杭州、泰山、济南、南京、南昌、庐山,拍数码照2086片。春游秋游后,老师必要求学生作文的。我当如学生是,归来归纳,照着照片的模样,做表面文章,说说所见的同类。如:陵墓、府第、厅堂、匾额、旧物、楼阁、林木、山色、碑刻。

      众多人体会到旅游所见美景是自己居住地所没有的,是天下少有的风光,于是,观景的人流如过江之鲫,可怜了无数的景观被喧嚣的同时,往往一些集中展示风土历史的博物馆,因为收费,却冷落得也可怜,可怜的则是孤寂。
      溪口蒋家故居隔溪的对过,新辟建造了一座名叫“民国大杂院”的私人民间收藏博物馆。我花了50元买了张门票,进去看了一通,值不值得姑且不说,除前面我在旧物、家具二篇中提到过它的一些展品,以及以后几篇也还陆续还会再借用些物件的,今之所说的衣着,也有三件是取之于其中的。


      一件是清末缠小足妇女穿的弓鞋,另一件是民国乃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常见的孩儿帽,还有一件也是孩儿的围兜。
      展品标牌把那弓鞋写作“清 女绣花鞋”。这是不对的。清时代的女鞋一般都有绣花,缠小足的妇女,入夜穿的不是这种鞋,而是平底的便鞋。只有白天才穿的现在展出的这种绣花鞋,因缠过的足面弯如弓,而其名为“弓鞋”。
      也有参观者脱口而出,将之叫做“三寸金莲”。这也不对。“三寸金莲”应该只是就缠过的小足的一种形容,而不是鞋。这鞋就叫“弓鞋”。
      缠足的起源,夏说、商说、隋说、唐说、五代说,虽莫衷一是,但认为始于大唐兴于北宋的学者居多数。苏轼《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被列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词。南宋末年“小脚”已为妇女的别称。
      就我记得看过的史籍中,有记载说,宋人把脚裹直,不让它生长,是这种缠足方式叫“纤直”,又叫“快上马”。当时缠足妇女的鞋,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俗称“错到底”,其而不是后人的弓弯式和弓鞋。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本不缠足的他们,不但不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还持赞赏,促成元朝妇女缠足向纤小变形,从而到元末发展而成不缠足者耻的观念。明代是妇女盛行缠足的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川地妇女缠足更对缠足的形状要求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缠成角黍形、“笋”形的才合讲究。 
      满人入主中原后,清统治者起初极力反对缠足,一再下令禁止,但止而不住了,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只好罢禁。这一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是否达到视觉的形、质、姿、神“四美”和手感的肥、软、秀“三美”是评判女子美丑、决定终身大事的重要看点。小脚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清朝缠足之风登峰造极,汉族除跟男人一样必须上山下田干活客家女外,所有的女子没有不缠足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来源是男人从中获得性快感,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这方面,我记得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刘达临在它的多部关于性学的专著,什么《中国古代性文化》,什么《中国性史图鉴》里,都用专门的章节详细论述过。
      所以,当我同样是在这家博物展厅里看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物品时,也会感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是他发布缠足禁令,才逐渐从城市到乡村缠足的事情才非常缓慢地停了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不文明和反人类文明的行经才真正走到终结。

      和弓鞋放在同一个陈列平台框架里展出的还有一个头戴孩儿帽,脖子上围着围兜的泥塑小孩头部模特。
      这两件衣着,我是见多了的。自己小时候虽然没戴过这样的帽子,没围过这样的围兜,但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儿许多都戴过过。我1968年下放到农村,也还没少见。小帽子一律是黑棉布的底,里布衬的或蓝或红的,一针一线缝成虎头形的,锈对虎眼,钩几根胡子,额顶处还扎个“王”字,已经够虎里虎气的了,还再在两小耳朵尖尖各钉上一个银的或者铜的空心圆挂铃,小孩儿只要一摇小脑袋,那空心圆挂铃里面的小子儿就叮铛的响。戴着保暖是个事儿,好看好听又是个事儿,更有意义的是在于“虎”为百兽之王,哪个鬼怪不怕的——辟邪着呢!
      象展品上那孩儿帽缀了那么多“长命百岁”、“五福”等等银器装饰的,在小孩周岁生日,家里办喜酒请客时,我也到见过。通常人家戴一两件也就普遍。
      展品上那孩儿围的围兜,也不是每天都围锈得这么精细好看的。逢年过节走亲戚才这样作为打扮的。平日里,怕小孩儿流口水,喂食弄脏了衣服,围的围兜也有勾勒过花纹的,但简单得多,边缘也就一个圈,哪象这莲花瓣似的精气啊。

      关于衣着,随后走过的宁波、绍兴、杭州、泰山、济南、南京、九江都没见到展品中有的,倒是在南昌全新建造的滕王阁一楼侧底下的一处号称“华夏圣旨博物馆”里看到了几件清朝官帽、朝服、吉服和十二块补子。
      先说帽。这里一共展出了七顶礼帽。其中,五顶藤竹制成,形似喇叭如圆锥,无檐,色白,色微黄,上缀红缨,最高处有顶珠的是凉帽;两顶分别以皮、绒布制成,形圆,一圈黑色檐边,中有红色帽纬、最高处有顶珠的是暖帽。
      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清礼制,顶珠取材用料有 严格的等级之分:一品红宝石,二品为红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石,六品用南海产的大贝——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阴纹缕花金,九品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在七顶礼帽中,有一顶标牌写说“花翎”。
      顶珠下有翎冠饰的,是清朝一种以昭明等级、赏赐军功、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的。翎由翎管翎枝组成。翎管用白玉或翡翠制作,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为孔雀羽。蓝翎为染蓝色的鹖鸟羽。
      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花翎三眼最尊贵,然后是二眼、一眼。
      蓝翎无眼。因为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所以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
      清初,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于帝赐予臣下花翎格外审慎,所以乾隆至清末百七十年间,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
      说是这么说,至于这七顶官帽主人当年官品高低,我一时半会儿也没弄个明白。


      同在此处馆内展厅的大玻璃壁柜里,展出有十来件清朝廷男女官员的官服和女官常服。其中,有一件蟒袍和蟒衣。常常有参观者不明白为什么同样锈着龙图案的,有的叫蟒袍,有的叫龙袍。有的人将五爪的叫龙袍,四爪的叫蟒袍。然而,这里展出的明确标明“五爪蟒袍”、“王爷五爪蟒上衣”。那么,这又是怎么了呢?
      话说到这事儿上,还得追述到明朝正德年间,安南国(今之越南)国王到明京都朝贡英宗皇帝,英宗皇帝一时兴起,说是要赐一件龙袍给他。龙袍本为皇帝一统江山的象征,岂能分送?为此,大臣商定,将龙袍上的龙减去一爪,变成四爪,三爪向前,一爪在后,外表似龙,却“四爪为蟒”。让安南国王领了回去。从此,开创了皇帝赐奖赏蟒袍予最亲近、最得力的大臣、皇宫奴才中的权贵,甚至卫士中的立功者。再后来,更加放开,几乎不论封官与否都可以自穿蟒袍。但,务必遵从三方面的规制。
      规制之一是关于蟒袍上的爪,分四爪、三爪、两爪,单爪。
      规制之二是袍身的颜色。龙袍用的是正黄色,因为自明朝皇帝开始,正黄色为皇帝专用色,所以又称“明黄”,而蟒袍则不得用明黄。其他一般为蓝色、石青色、白色。
      规制之三是蟒的条数。
      综合起来,就如《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七所规定是:“蟒袍,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也有记载:“皇子:蟒袍金黄色,片金缘,绣文九蟒,裾左、右开。”
      当然,还有纹样的不同。诸如龙蟒的正面还是侧面,分布在哪些部位;底面是否间以五色云纹、福纹、寿纹等等,也都有规制。
      严格的说,在这里所见的大件的蟒袍,不是上朝的礼服,而是非上朝时穿的吉服。虽然五爪,但因袍身色淡黄,应该是皇族至亲所穿着的。而蓝色的标牌为“王爷五爪蟒袍上衣”的那件,已经作了我所谓的皇族至亲之注解。这件上衣则是上朝时穿的,所以叫“朝服”。

      过去,参观北京的故宫,我没在意女官服。此次在此,一并看到的还有清朝的女官服。
      女官服与男官服在样式上没有差别,皇后、贵妃、妃、嫔及女将的衣色多了红色、金黄色,以及又称为“香色”的茶褐色,图纹饰以凤凰、牡丹、彩蝶、花草。


      在同一展柜里,还展出几件女子日常所穿的常服,以及富贵人家女性的上衣。


      我们常常在影视剧里看到清朝官员的礼服,那叫“补服”的。这里,展出有一件补服和十二块补子。
      补子在于官服,是最容易显示其人官位身份的。清朝延用始自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的定型:官吏所着常服是盘领大袍,在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为明贵贱、别官品、立尊卑,一至九品官服所用禽兽不一。文官者从一品至九品,分别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鸂鵣、黄鹂,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鹊。武官者分别为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等风宪官为獬豸,即俗话的“神羊”。此外,皇帝赐补的有斗牛和飞鱼。
      龙袍、蟒袍、官礼服的下端,左右开斜向对对称排列的线条称“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为“江牙海水”。 海水有立水、平水之分。“八宝立水”的立水,指袍服最下摆条状斜纹所组成的潮浪。“八宝平水”的平水,指在江牙下面鳞状的海波。海水意即海潮。“潮”与“朝”同音,故成为官服之专用纹饰。所谓“江牙”,“江芽”、“姜芽”,是山头重叠,似姜之芽,表示吉祥绵续。山海合一,寓江山统一、疆土永固之意。

      这“水脚”图案,让我联想起此行前一站的 南京。在南京中山陵的碑亭里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高九米的碑石的顶端是祥云图案,下方是高山,所象征的天地于一。
      这统一的一统于一之像,让我这黎民禁不住又一笑而过。


      黎民的“黎”是黑色。因为老百姓穿的衣服基本都是黑色粗棉布料剪裁缝制的。所见的官服面料则为大缎。对于面料,我知之甚少。倒是在南京朝天宫里面的“南京历史文化陈列馆”里展出的一匹、一方“江南织造”的名称“云锦”的丝织品让我增加了这个的知识。
      “江宁织造局”、“云锦”二词,我有印象是自关于《红楼梦》的曹雪芹家史的介绍文字。南京云锦至在古代丝织物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挖花盘织凭心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艺,迄今尚不可由机器取代,元、明、清三朝先后在南京设立过“以官领之,以授匠作”的官立织造机构。元为“东、西织染局”。明有“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清为“江宁织造局”。江宁织造局共存时间为二百六十多年,其间主管织造的官员达数十人。其中曹玺、曹寅、曹、曹祖孙三代历任江宁织造达六十五年之久。曹家在江宁除担负织造御用缎匹的一切事务外,还兼任为皇室在江南的采购,办事,奏报的一切事务。
      有文字介绍:“南京云锦是用长五点六米,宽一点四米,高四米的传统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织机由一九二四个机件组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每天产量约为五公分,所为弥足珍贵。最近南京云锦研究所刚研制出的新夏装,一件衣服只有49.5克,一两都不到。”又说:“南京云锦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这些都是别的服装面料无法做到的。由于云锦长期用于专织皇室龙袍冕服,在织造中往往不惜工本,故而形成了云锦的图案丰富多彩,花形硕大,造型优美,设色浓艳大胆,尤以用金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变化多样的特点,使云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对中国古代工匠技艺在纺织方面之绝技的有感无叹,一如对中国古代文人在小脚方面之绝唱的有感无叹。我之所以这样喋喋不休写“云锦”,是因为以下二事。一,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上海会议,当时的江某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穿着的唐装;二,南京人民政府在人民一片哗然、一股强烈反对的声浪中,耗时三年、耗资近7亿元,再造《红楼梦》的“江宁织造府”工程完工。
      话说到此,清官服也了,中山陵碑也好,江某也罢,好一幅云锦江山天地一统,我在统治下大脚游荡。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