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答四问
|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一】通常写日记,就说“日记”,词典上也说“日志”就是“日记”,为什么先生都说自己写“日志”?有什么特别,或者区别,还是仅仅为了标新立异?
【拾穗】的确如你所说,词典在注解“日志”时,说就是“日记”。
我之所以选用“日志”,而不是“日记”,基于考虑:
一、“志”是不是“记”?
二、既然“志”不是“记”,那么,二字的共通点是什么,相互字义的不同层面怎么样?
三、确实清楚明白了“日记”、“日志”的不一样和绝不一样,我决定采用“日志”。
这事在2006年10月始筹《春秋农事》田亩分寸时,就明辨孰是孰非于我的。
“日记”、“日志”古今平常,无所谓新。可惜,因被庸俗等量齐观地同了,我的使用反而成了异的。
由此,我想说一句:字词查典即便,学问我人甚难。
【二】您所有写您父母的,凡是提到他们的时候,都用“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刚一看,感觉特别庄重,后来看多了,每次都这样,觉得是不是可以简单一点:“父亲”、“母亲”、“家父”、“家母”、“先父”、“先母”,都可以的嘛,为什么要那么多文字呢?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一种感觉,供您参考。
【拾穗】你说的常理在于常人,合适的。
我则非常。
我的非常在于我的身世。
我有生父母,有养父母。
养父母对我的深恩大德,我无法仅以“父亲”、“母亲”、“家父”、“家母”、“先父”、“先母”来表达我内心的怀想和依念。
我是养父母家唯一的男儿。我还有一位姐姐,是他们的亲生女。因为我姐的出嫁,父亲、母亲、家父、家母、先父、先母就都归了我,所以,我必以“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作为日常的心志,才能承得住我的感恩戴德。
就好像《酒干淌卖无》的歌唱,我听和我哼,必会泪流。
日志是个人的心得,未必、也不可能和没必要寄望被旁人认同。
当然,能够得到你们的感同身受,那一定是我的荣幸,却一定是你们的大不幸。好就好在,我们有相当长的几十年,少了又少指腹送子、生而不养的父母,生来不被养与被收养同时的子女。还但是,最近,有些大城市开始建立“弃婴岛”,这样的将来,必有与我同身世者。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三】大哥,这两天看你连续发诗歌,我知道啊,你还有春夏秋冬的,像是补白?你的身体怎么样?没事就好!
【拾穗】谢谢老弟!
我身体、精神都好,正常。每天早晨还是快走十公里。
我从不补白。现在手边还有六篇已经写好的。
要修改。
提前写好的,有时我外出,可以上传它。
不是补白。
我写东西,很慢。旧体更慢。没有个半天不成。有的要一天。
日志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自己对自己。
【四】您说自己写首诗要半天的时间,我相信真的要半天,但是我又觉得是您谦虚,不至于对您这么难吧?
【拾穗】写诗,白居易一生写的最多,大约三千首。照论,他写的速度也就快。凡人都能记得的,我也同样最记得的,就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琵琶行》、《长恨歌》、《家祭》。
杜甫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李白的诗歌今存九百九十多首。
而后二人之名望,李白成“仙”,杜甫奉“圣”。
白居易誉“多”乎?
当然的当然,我的连东西都不是。
言以志,学而习,与我除书信,其它样式的日志一样,完全是写给自己的。
虽然这样说,毕竟还有载体公开所写,这样,也就不可能不光顾到他人的,尤其是言及到具体的,其人之感受。所以,非诗歌的日志,从《春秋农事》以来,就正经不随便。
“诗歌”的含蓄,“短篇小说”的寄托,就指事,很好放开;就文字,则不好为所欲为。
我写“诗”的慢,不慢在格律,因为多半还知道;也不慢在典故,因为我极不要用;而慢在我要表达的表现出来了没有,表现的怎么样了。
在生活里,我的人格很多样,有傲慢、卑鄙、清高、浑浊、不可攀、攀不得、自我、大公、较真、豁达、狂躁、冷峻,其它。
我想要我写的“诗”,比我其它样式的日志,更多格律着我的人格。
这很难。
所以,要快快不好。
不“好”怎么“了”呢?
2014-01-04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