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过程的结局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0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本篇有关】

2015-02-07    【索伊寓言】结局的过程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4/4421.html



伊莎贝拉的结局是再也没能回到那住所。

范妮莎和艾琳是知道伊莎贝拉的去向和结局的,所以为其哀伤。

从伊莎贝拉新入宿舍,到她的被带离,她们相处差不多一年。

这一年里,伊莎贝拉从小的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到她懂得观察和思考,有了以自尊和人格的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她情感充沛,内心正义和满腔直爽,但她却从不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我可以过着饱食终日和无所事事的日子”。

这就是即使她被带往屠宰场时,还不知晓自己死到临头。

我们许多人不也这样吗——关心别人,赞美之,批评之,却从不自问、自省?

有意思的是,伊莎贝拉始终是单向的单纯,心无庞杂。即使她有了性心理的萌动和自然会有的交配欲望,让她放弃自尊和她以为的人格,也是一厢的邪念。

伊莎贝拉的单纯,注定了她的善和她的真。

我见过,在这个社会的极偏远的地区,也还存活着不计其数的老伊莎贝拉。

我们也许会怪罪范妮莎和艾琳。怪罪她俩没有把自己为什么被带走,为什么又被放回来的真实情况告诉给伊莎贝拉,或者没有从不同物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与生命的长短,从理论上来论述给她听,反而以谐谑的话语来调侃自己的遭遇,导致了伊莎贝拉的错觉。

范妮莎和艾琳错了吗?

我在写这三者关系时,想到行将就木的远亲分田老弟。

分田被诊断为肝癌晚期,住院数日后,家属接受医嘱送回自家静养。

谁也没把真实的病名告诉给分田。要说就说“肝火过盛引起的,要戒酒,戒辣椒。”六十五虚岁的分田,因此高兴地反而劝慰来探病的亲戚:“没什么大病,肝上火了。”

乡下人这样。

城里人这样。

医生这样。                                                

病人家属都这样。

所以范妮莎和艾琳的谐谑和调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理解之为“不造成伊莎贝拉的内心恐惧” 和“尽可能减少她的精神痛苦”,也有人认为“隐瞒真相不是文明社会的应该”,甚至提高到“伊莎贝拉有知情权”。

我在写伊莎贝拉时,想到国之底层的平民百姓实不如她。

我在昨天记述《【索伊寓言】结局的过程》这篇日志前,构思了三天半。

我想在自己的一篇文字——寓言或者短篇小说里,尝试着我笔下人物的出现和在场,能合乎“最优秀的小说作品里,是没有‘好人’和‘坏人’区分的,所表现的就是人性的使然”这一原则。同时,继续着我某些短篇小说和某些寓言“无中心思想”或者“多主题”的实验。

《【索伊寓言】结局的过程》做到了。


201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