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煮生死馄饨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1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1966年15岁的,当下已是花甲之人。
      我1964年高中毕业,当年18,现年65。
      从前绝少会去思想自己的“生死”,到了我们这年纪,迎面而来,有的扑面,有的擦肩,有的时隐时现地闹着玩,尤其是送故人西去,更遭遇本身病痛之时。
      三年前,如果不是2008年“5•12”,那瞬间数万生命的死亡,提着我的“生死”意识奔跑了两三个月,一向健康、乐观、豁达的我,还不知到几岁才会有这方面的命题要去思考。
      怀着观察重灾区难民他们生死观念有何改变,进而思考自身的目的,在汶川大地震周年之际,我专程去了一回北川、映秀、汶川。如果打个比方,这是我煮的第一锅生死观念的馄饨的话,结果没熟,火就被我关了。
      2010年,因为去西藏旅游,见到藏传佛教对藏人的那等影响,从而有了今年的二进藏地,并随朝拜的出家人行进了42天,看到藏人求轮回后世的生死观念。如果打同样比方的话,那么,从一开始,我就按《图解西藏密宗》等“烹饪要典”七部原原本本来操手。结果煮的第二锅馄饨又怎么样呢?馄饨熟了,我却再也没有了食欲。

      今天,偶然在1997年第5期《天津社会科学》上,见到汤一介先生的文章,读后欣喜不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单位按期发送给我国家社科一级学术刊物《哲学研究》,所以,那时常见到“汤一介”,有的文章还读过。现在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一个系列——好像有三四篇分载几期的吧,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真善美”问题的专论,里面提到孔子、老子、庄子的“真善美”:“真”,即“天人合一”;“善”,是由“天人合一”展开的“知行合一”与“情景合一”;“美”,是“审美境界”。文章又把中国的哲学与包括基督教哲学的西方哲学进行比较。
      之所以特别记得,是因为,那时,我花了四年时间读完《易经》,而之前几年,大约在1982或者1983年,曾在文学讲座上讲过一篇什么中篇小说,那篇小说颇受社会争议,是由于它传达了一观念,认为宗教都有追求“真善美”的一面。还有,同一时期,我还在读《比较文学》理论书。所以,汤先生的那一系列,无疑对我已经和正在阅读的,甚至发表过言论的,是一锅银耳莲子汤。
      汤一介先生是中外哲学界声名赫赫的大家。想象中,他的文章应该比已经够难懂的哲学家们的文章更深奥。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汤一介先生的大作,只要有当今初中毕业的人就可以搬得动,看得明白,对于文革之前毕业的人们,捧得起,读得懂的。
     所以, 读大家之作,得有缘分。
      今天这篇汤先生的《汤一介:儒、道、佛的生死观》不就是吗?
      全文3385个字。在开宗明义“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下,分三方面——也就三点说明:
      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2.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3.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对各方面,先生逐一凭据,分别概括出:
      “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作到‘成仁’、‘取义’。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悟,就无所谓‘苦’了。”
      先生将以上总结为:“总观中国的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虽不相同,但是否其中也有共同点?照我看,儒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苦’。儒家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苦’;道家以‘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为‘苦’,即以不能顺应自然为‘苦’;禅宗以‘于外著境,自性不明’为‘苦’,即以执著外在的东西,而不能除去无明为苦。” 
      如果还将我之前的“煮馄饨”来打比方,以这一介之汤,煮成的全是皮面薄透、内容精明、味道足七或足八的。窃以为所缺二三,或者是我觉得味不十足的,并非不关藏传佛教,因为文章讨论的是中国的,显然围绕汉族来论说的,这点则可以理解,而是题上的“佛”,如何到了里馅,就只有禅宗了呢?是因为禅宗最具佛理的可参悟性?还是禅宗已然是佛教的全部?或者是“佛”的代表? 
      在吃馄饨时,还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不过才六十多岁,还有大二十几年三十年好活,有没有必要常常有大把可吃可喝的煎炒爆蒸焖炖拌,为什么刚刚老就老拿生死作馄饨煮着来呢?
      汤先生的文章最后是这么说的:“今天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把人作为自然人看,对人的生和死都可以或者大体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的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这大概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们把中国古代儒道释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一种理论问题来讨论,这大概和其他理论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显然,先生在提醒人们,生死问题不但反映文化,还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这么说来,花时耗费走汶川、行西藏,但终因我既非儒,又无道,只观佛,生死馄饨才会如此的不成样,但总算煮过,开过锅吧!

                         2011-05-16
      帮助首次校对者问:“‘汤’‘一介’和‘煮馄饨’,形象比喻非常好。但是,为什么用馄饨作比喻,而不用水饺呢?”我答说:“古人认为宇宙未开,气混沌,渐聚成浑然一体,曰之为‘太极’;太极运动,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于是,世界万物。其中的山,首推昆仑。昆仑,混沌之去了三点水的偏旁,而‘馄饨’则是‘昆仑’加了‘食’旁。以‘馄饨’来说关于生死观念这一问题,‘煮’的过程,还有‘开锅’,寓意‘混沌初开’。”二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