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静夜思谁就是傻冒
|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08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中国人启蒙幼儿学诗,必授之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凡识汉字的华人,必能背写李白的这首五言绝句。
但是,日本人学汉诗的《静夜思》不全是这样的,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最近有一则网上文章,说迄今大陆和台湾流通的版本,都是后人的改写,初见于明朝李攀龙的《唐诗选》,又出现在清乾隆年千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真正的原文正是日本的版本。
据说,中国大陆学者一般都同意,日本版本的《静夜思》和现存最早的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一致,应当是李白原诗;现今中国通行的版本,一首五言绝句出现两次“明月”,是件怪事。
我当然不具备这样的学者的水平,没有从“一首五言绝句出现两次‘明月’”,认为“是件怪事”。幸好在三十年前,讲述它时告诉过一批门生,说首句已是肯定句,二句却否定了,不合思维的逻辑。又开玩笑说,倘若改成“地上疑是霜,明月床前光”,逻辑顺了,却如嚼蜡。
今知原来如此,一时忍俊不止。
如果上述的“据说”是真实的,那么我倒要问这么三个问题:既然学者已知《李太白文集》里的《静夜思》不是大陆流通的,怎么就不站出来指出“李白原诗”是“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呢?为什么直到三年前一个从河北转去日本就学的中学生相木将希发现两国版本不同,积极寻找答案之后发现了,提出了,“中国大陆学者”才“一般都同意,日本版本的《静夜思》和现存最早的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一致,应当是李白原诗”呢?以“同意”的措辞和“最早的宋蜀本”这样来表述,是否有上下级别领导的语气和我有宋蜀本比你说的“初见于明朝”更早知,你不如我呢?
何等的道貌岸然,何等的无所作为的高人一等。
好了,接着的问题出来了:全中国都还在作为启蒙教育传教的《静夜思》,谁来发起改错为正的号召?对已会背诵默写的小孩成年老人男男女女作何说明,为什么要改、错在哪里、谁在哪个国家怎么样发现的?如果如实的说了,会不会很丢我们中国人的面子?
改其错的易,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从此所有教学书籍和文学读本一律用李白原诗以正视听,便可。
但是——我乃泱泱大国啦,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啊,竟然连一首二十个字的诗也会错传了千年,而且是全国数朝历代亿万人在错传哦!这就是改其错的不易。
说实在的,人生几十年习惯了错版的“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真还不习惯“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这就又是一个问题,习惯性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将此错误的归因名曰“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用于此,实在是名副其实的了。
那么,我们又可以提出一个类比。如果说这首二十个字改正两个字会这么不易,那为什么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却相对地易?我相信,那是因为全中国人民有过亲身的经历,深切地意识到什么是错、为什么错、怎么样改错,医治心灵的创伤大过虚伪面子的维护,国家的命运大于领袖的神化,一夜之间,那真是中国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啦!
可惜,以我之见,中国,确切地说是中国大陆是不会因为这么一首诗的两个字改错的。我的“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啊,竟然连一首二十个字的诗也会错传了千年,而且是全国数朝历代亿万人在错传哦”有可能被骂作夸大其词、小题大做、哗众取宠。
为什么?
不知道。
不过,有一则参加的新闻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先生访问日本时,为日本小学三年级学生讲解的就是错版的《静夜思》。
因此,不难想象,将来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会出现三种解决的方式。一是“经专家学者考证,日本版是错的”,“中国流行版才是正确”说;一是“无法确证”说;一是依然故我地“我行我素”法。
即使的即使真有错了,也可以按中国国情不改,就像包括中央电视台CCTV台标在内,目前国内上卫星的50个电视频道中,有20个电视频道的台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4条“广播、电影、电视,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的规定。中央电视台使用英文字母作为台标,显然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出“需要进行修改”后,央视竟然做出因为“非常珍贵”所以“难更改”的回应。
还说什么?
静夜思去吧!
对此类民族的文化的文明表征的错误,谁静夜思谁就是傻冒。
傻冒对人才的启蒙就是这样的。
200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