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外很老外
|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大小)
看了加拿大《环球邮报》11月26日原题《国民需求建立远高于钢筋混凝土》文章, 觉得被中国人改题为《中国为什么每次选择钢筋混凝土来刺激经济》之后,那个老外很老外,这个中国人很中国。
说“那个老外很老外”,是因为根本不了解中国。
说“这个中国人很中国”,因为改后的标题可以看成质疑老外的内容,也可以当成正确答案就是内容所说的,官方宣传的必须和知情民众的否定模棱两可。是脑尖句滑的新闻笔刀所为。
那个老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曾经的一穷二白,曾经的路电水话四不通,曾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国民需求钢筋混凝土。
那个老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发展,因为国民需求钢筋混凝土,所以有了“深圳速度”,所以有了高速公路,所以有了钢铁工厂,所以有了水泥煤窑,所以有了运输车辆,所以有了物流,所以有了公司,所以有的农民工,所以有了高楼大厦,所以有了新村宅区,所以才有歌舞厅,所以才有桑拿按摩,所以有了污染源,所以有了治理污染,所以有了生产和治理污染一并在内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位保持,所以才有了春运民工潮,所以才有暂住证,所以才有房地产业,所以才有合法和不法的商人,所以才有富豪和鸡鸭,所以才有城管,所以才有了按揭,所以才有了信贷和次贷,所以才有了股份股票股市股疯,所以才有了草民……所以才有“以建筑为龙头,拉动经济腾飞”的中国政府的和不可能具国民姓名的国民经济。
那个老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制度,因为国民需求钢筋混凝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政府根据地区差异,进行统筹兼顾的整体性和局部性规划,也有利于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各种人发挥才智,施展权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土地项目材料规划报批审查复核签字盖章中,统筹兼顾公私,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等的职业、职能、职位、职场的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至使清高的教育界感染转变为低俗产业,为人民服务的N个政府和N个公务员作为是霸高、性质是沦落的腐败所在所事。至于腐败的面多广,涉及多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是可以起码清得清楚的,例如廉政公署,例如阿扁案,至于大陆,尽管具体的金额数字永远不可能清楚,但是,把个人收入与所拥有的资产财产一对比,也就水落石出了。然而,不可能这样对比,永远不可能,不会,不行,行不通,因为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社会稳定压倒一切。
即使我花三天的时间,给那个老外授课,那个老外再怎么努力认真,也还是老外。
只要一种状况出现,那个老外才有点明白,那就是稳定的社会被一切压倒的那天。
对于美国人来说,我们中国人是老外,所以我们会因为“9.11”世贸中心的钢筋混凝土轰然垮塌的最初喜悦帝国主义得到的报应。即使今年“雷曼兄弟”的倒闭,才让我们不寒而栗世界经济全然不给2008北京奥运一点契机而对运动住口后,仍然乐观地说我们的经济在稳步地发展。
我是中国人,很懂得有那么一类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即使不是老外,也有比老外还老外的言语,为了老内。
2008-11-29
【附】
中国为什么每次选择钢筋混凝土来刺激经济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9636671
加拿大《环球邮报》11月26日文章,原题:国民需求建立远高于钢筋混凝土 当我们咀嚼中国前不久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时,总想知道为什么北京每次选择基础设施、建筑以及大型项目开发,来刺激其经济增长?
最近访问巴西时,当出租司机抱怨圣保罗颠簸的街道和高速公路时,我说:“石油和土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已令巴西经济繁荣......为什么巴西没有把钱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出租司机回答:“巴西经济一直不错,但每当我们政府有了余钱,就退税及补贴于民,而不是修路。”我问:“如果你握有可归支配的180亿美元。你是更愿意把这笔钱花在修建公路上,还是分配给巴西民众每人100美元?”“我猜,我会为了赢得更多选票将钱分给民众。”
这或许部分解释了为何巴西、印度等国基础设施要比中国差。不同于巴西,中国的经济计划对基础设施的强调要多于对社会福利的关注。2007年,中国在健康医疗、失业保障等方面的花费占中国GDP的2.4%。比较而言,巴西仅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投入就占据了GDP的4.7%。此外,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占GDP的3%,而巴西是5.4%。
中国经济向本土内需转变需要根本性变革。若没结构性改革或可返还于民的财政盈余,政府投资可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却无法改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如此,在新经济刺激计划之后,中国仍会依重出口、投资实现其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30年,中国集中财力已令其经济保持良好势头,也实践着“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国家建设政策。然而,今日中国有了像模像样的基础设施,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工业基础,却缺少有效的推动本土消费的内在动力。要纠正这一点,中国需要在未来提高民众财务安全感并将居民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保持一致。因为,国民需求的建立远高于钢筋混凝土。▲(张大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