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企管本科毕业论文一例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0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自2008-04-05《-企管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例》上传,接连收到多位人客的盛意,要求本站能提供论文作为参考。今得一论文,恰是在上例后之写作。征得写作者之同意,在略去附图、附表、参考文献、英文资料后,现借原文载于此。
               2008-05-09 04:18

精益生产的企业实践之思考
【 命   题】精益生产的企业实践之思考
【指导教师】□□□老师
【 学  生 】工商管理 200□级 □□班 □□□(学号□□□□□□□□□)
            
                                                                                                                
【论文主题】以所学所知的有关知识,通过四个月的实习,本文试图表述自己实践所得的对“精益生产”的感悟,重点论述实现“精益生产”我们的企业缺乏什么,缺乏的原因之思考。企望我的所写,不仅为了应对学业,更是将大学四年来所学专业知识,一并成为可以应用到正式工作中的一种技术。
(〖剑达 注〗有的教师要求这个部分写【论文提要】,为避免与下文【论文提纲】重复,我觉得此文以【论文主题】列首,是可取的。)
【论文提纲】
   引子………………………………………………2
   一、我所了解的“精益生产”知识大概  ……3
   1、出自实践的由来 ………………………… 3
   2、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4
   3、国外企业实践的成效 …………………… 4
   4、我国企业实践的成效 …………………… 5
   二、我在实践中观察的“精益生产”……… 6
   1、介入一个企业的所见 …………………… 6
   2、观察“精益生产”的应用…………………7
   3、自己操作一项的过程………………………8
   三、问题的提出 ………………………………8
   1、为什么理论的“精益生产”在实践中变样
   2、为什么许多企管理论在实践中变样
   3、要实现“精益生产”,我们的企业缺乏什么
   四、我的思考  ……………………………… 9
   1、应该正确把握“精益生产”的认知
   2、企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益生产”的必要
   3、时尚理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结语  ………………………………………… 11
  附、参考资料 …………………………………11
   (〖剑达 注〗有的教师要求这个部分写【目录】,我觉得此文以【论文提纲】为之, 区别于书本的大模大样,显出本科毕业前大学生实际的论文写作能力,是得体的。为批阅教师和其他读者浏览的方便,该生全篇定稿后,在提纲的每项每目的后面标出其所在页的页码数。这一举是可借鉴的。)

【 正   文 】
精益生产的企业实践之思考
引子
 
    我以忐忑的心情接受教师给出的这个毕业论文命题,通过各种关系寻找接受我实习的公司。因为“精益生产”产生自日本,所以,为了能够比较接近日本企业,更具体接触企业,依靠亲戚的帮助,我从今年1月1日起,进入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研修生”(中文意思“实习生”)。
     四个月来,我不但直接观察和体验到□□企管公司本体的日本式管理的运作,更因为能够跟随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专业咨询三人小组,参与到在广东东莞一家民企旅游广告帐篷厂的企业整改工作,有了对企业管理意识、5S、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等局部的介入。
     “研修”期间,我多次得益我们老师的指导,还一直受到□□企管公司老总和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由此,才有了本文的表述。
     因为我表述的重点在于我对“精益生产”的实践认知,特别是我要说明的是个人的感悟:在“精益生产”方面,我们的企业缺乏什么,缺乏的原因之思考,所以,我先将整合到的书本上关于“精益生产”的知识作一概述。
 
一、    我所了解的 “精益生产”知识大概
1、出自实践的由来
     “精益生产”是美国人提出的。
     所以,先谈美国。
     为了将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大众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在二战以后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20 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了世界上的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这样的方式造就生产的大批量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生产成本。其后,它一直以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为它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并占领市场的份额。
     因而,大规模生产流水线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特征,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日本大企业的丰田汽车公司,继美国企业集约性“大”规模化生产之后,因为发现汽车的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工业生产相应地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美国生产流水线的单品种、大批量与之大众时代的要求相背。
     根据日本的国情,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为了使自己的小工厂能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作出反应,丰田汽车公司在20 世纪的五十年代,却借鉴与美国汽车工业无关的美国超市的进、销经营管理模式,坚持实行按照客户定单来生产,从零储藏开始,消灭生产过程的物流、仓储、报废等“小”浪费做起,通过查找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浪费人力、物料、时间、场地等各种现象;又以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消耗作为生产的方式。在实践中,摸索达到彻底降低成本的目的,提出了“JIT(准时化生产)”。
     也就从这时开始,美国超市的“战略供应链”的意识在日本人头脑里建立起来了,直至后来发展到让客户参与设计的管理活动中来,达到供需共同拉动生产的利益关系。
     监测“战略供应链”运行优劣的标志是工时、库存、全面成本控制、不良品、故障、停滞、事故伤害的“零数”。这就是后来作为“精益生产”理论要领和强大的管理工具所表述的“零浪费”。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七十年代,日本人直接以完整的“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缩略语“TPS”)”提出解决日本资源贫乏问题的生产管理方法。
     日本企业因为普遍采用了这一以“小”胜“大”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日本工业得到了极大的飞速发展。
     美国人对比福特更有持续收益和卓著成效的丰田汽车公司的这一现象,投以了研究分析的兴趣。
2、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985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汽车计划(IMVP)”的课题研究。历事5五年,耗资500万美元,取得了全世界90 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的数据和成果。
     尽管那次研究,课题成员发现了日本人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但问及日本企业管理者时,所得到也仅仅是自动化和准时化生产(“JIT”)。
     然而,课题成果之一却鲜明地有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沃麦克等所得出的结论:作为一种生产管理方式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过程,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最佳特征。即:能降低单件成本、明显改进品质、提供了范围更广的产品与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它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
     1990年,詹姆斯在他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书中,解剖“丰田生产方式(TPS)”之后, 写道:“我们确信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工业的各个领域里,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成为21 世纪的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原文的英文“Lean Production”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概念。
     “Lean Production”被缩略为“LP”。
     显然,这第一次提出的“LP”,来自五十年代开始就在日本本土实际孕育、生成并产生作用,极大提高企业效益之实践,而且要晚三四十年。
     英中翻译时,中文沿用了日文所用汉字写作的“精益生产”。
     犹如语言的使用有数千年以后,人类才有了语法的研究和提出系统的理论。实践在前,理论在后,国外对于“精益生产”的研究也是这样的。
 
3 、国外企业实践的成效
     “丰田生产方式”终于使日本的汽车工业超过了美国,年产量达到了1300 万辆,占世界汽车总量的30%以上。丰田公司则以延续五十年不亏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霸主。
     2004 年3 月,丰田公司宣布,在全球所有的集团公司中,再进行精益生产改善,并告诫员工要削减50%的开支。因此,2005 年丰田有了高达108 亿美元的利润,是福特、通用、戴-克三个公司总利润之和的两倍。
     丰田生产方式是日本工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日本在重复性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思想。丰田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表现在制造、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等工业中。
      因此,当“精益生产”的理论一旦总结性的提出,很快被西方世界各国的企业所引进,仿效和实践,吸收到管理中去,在管理中丰富和充实了其内涵,使其有了现在这样的“精益生产”意识、体系、构架、工具和组织等等更多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管理。
     首先推广应用的是美国的通用汽车,接着其他的汽车公司和其他产业的公司也开始实施精益生产。
     在90 年代初,西方各先进工业国纷纷研究精益生产。
     德国亚亨大学在原来研究的“独立制造岛”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屋的模型。
     英国、芬兰、瑞典等国的企业,将“精益生产”变化成“精益改造”,从汽车业界的应用,扩展到其它行业。
     美国航空业也在90 年代中期,在精益理论上作了飞机首创计划(Lean Aircraft Initiative)的研究。
     随着各国对精益生产的理解和应用,加之由于市场的快速变化,迫使企业生产需要做出快速响应,这样,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能对顾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以满足顾客需求的高柔性生产管理系统——“敏捷制造(AM)”。
     这些成功,是日本的、欧美的一些企业,证明了“精益生产”的核心是企业持续改善。
 
4 、我国企业实践的成效
 
     就我搜集到资料来看,我国引进“精益生产”的理论,也是通过《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才知道它的意义的。
     有些高层管理者在实地参观日本丰田公司和类似的大型企业时,接触和了解过“精益生产”的理念和现场实际,赞赏日式管理的精益精神。然而,真正在我国推介“精益生产”的,一方面是书商,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咨询公司。中文书籍的出版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学习“精益生产”知识的媒介,而我国大城市的一些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培训、介入企业代理,又使“精益生产”有了一定的推广。
     书商只卖不说,而咨询公司业务人员拿书上文章,通过讲座、培训向追求时尚的在企业的管理者,或准备就业管理层者的,去兜售文章的所说。因此,这些理论的传播者,有的会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也对于中外企业在“精益生产”方面的认知、应用和成效方面作出比较,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但一旦进入到企业实际操作“精益生产”,成少败多。
     经过几年来的由热到凉,当今,在网络上虽然可以搜索到关于“精益生产”网页的有近二百条,但基本是大同小异的搬抄转载,其中,能够比较集中上传“精益生产”信息的,有自己见解的,能够像上海□□咨询公司(
http://www. □□□□□□.com)那样的屈指可数。
二、我在实践中观察的 “精益生产”
     我实习所在的□□企管公司也是一家咨询公司。他们不像我所知道的国内咨询公司那样行动上急于求成,目的上急功近利。
     □□企管每次从洽谈客户业务起,到实际介入到该企业里面去,这期间,先进行对企业本身的历史、现状、董事会成员、股东、制度、机制运作、具有决策权力的管理者之思想、企业文化、生产环境、在职与离职人员、财务、业务、项目、市场、客户等15个方面的资料收集,进行整理,再分门别类归纳成他们模式下的各种表格,然后分析相关表格文字与数据之间的关系,从中推演得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据此与相关者到现场进行核实。这样,□□企管才开始在其公司内挑选最合适于该项的业务者,组队参与到企业的咨询甚至代理管理,数名专门成员分别担当具体作业的事务。
     我进□□企管时,恰好他们派往□□一家企业去的三人小组即将出发,我就被交由负责这个项目的□□□先生带班。□先生,□□□□出身,又曾经先后在□□大学任客座教授、□□大学任教授,有十五年与日本企业交往,在东京和大阪大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他正进行“企业科层管理”的课题在企业中研究。因此,对于我这在□□企管“研修”的学生,对于在□□这家企业里,我观察、体会和完成我们老师给我的命题,是大有补益的。
 
1 、介入一个企业的所见
     □□的这家是民营企业。以经营□□产品,如□□□□、□□□□□□等为主营产品和商品。分工厂和贸易公司两部分。工厂人员最多时在职有170人,公司人员17人。企业创建六年后,年产值达□□□□万。售后毛利年在□□%左右。□位股东分别有工商管理、机械制造、会计、普通高中的受教育经历。彼此有着□□、□□、□□□的关系。基于他们已经发现自身的家族式管理的屡次改革的无多成效,因此2007年10月邀请委托□□企管代为主理除具体业务外的所有管理。
     □□企管在完成15个方面的案头作业后,与该企业签约,双方确定的目标是:在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企管一系列理念、企业架构、人事制度、生产制度、机制管理与监督后的第一年末,当年的年产值达到□□□□万,当年售后毛利达到□□%;第二年末,当年的年产值达到□□□□万,当年售后毛利达到□□%。
     根据□□企管前期的判断,该企业之所以不能及时交货、生产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员工队伍去留混乱,这三个方面的源头都来自工厂。所以,组成的三人小组选择先到工厂去,从制度的建立奠基,从人员的安置着手,从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切入。
     我不算是三人小组的正式成员,而是协助项目负责人庄先生的作业员。
     根据小组工作要求,我拍下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照片将近200张。为说明本文本节,现于此显示的有(参见附图):
     (〖剑达 注〗此处略去12张图片。)
     我还看到□□企管此前做出的在留人员结构的数据表,等等。
     □□企管认为,已往的咨询公司所为□□这家民企诊断所认为的“问题太多,管理混乱,执行不到位”等,可以说明其企业问题的存在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无实质管理”。其还远不足以提到先进性管理的层面。
2 、观察“精益生产”的应用
       我们的小组先取得民企股东们的同意,召集了工厂的全员大会,播放了我们拍摄的照片。在没有作任何口头说明的情况下,股东和员工为自己司空见惯的这些场面所震惊。又在极其简明的分工要求后,24个小时后,原先的最恶劣的场面已经有了鲜明的改观:
     (〖剑达 注〗此处略去6张图片。)
     从此,我们才开始致力,在人员问题、制度建制方面,以我们的所作,去普遍宣讲、会议、教化、实施和循序渐进冈田企管为之所设计的生产管理的方案,其中的流程规划、工厂生产计划进度看板、日生产统计报表等三项,据庄先生说,其中有应用到“精益生产”理论的。
 
3 、自己操作一项的过程
     按指示,我在1月20日以前是“只看”,“不需要动手”。1月21日到2月29日,我在有□先生的大要指导下,必须相对独立地完成有利于今后工厂运作的生产流程图的绘制。
     我觉得给我的时间太过浪费——40天才画一张图。我不知道为什么□□企管会这样浪费自己的工作时效。
     直到2月26日,我第6次呈报给□先生我的画图又有一些被否定以后,这才感觉时间的不够用。我甚至无法忍受庄先生对我的“指导”只老是 “这里有问题,不是这样的”或者“这里不是这样的,你去改”,从不肯再多说一句。我甚至感觉冈田企管日式机制下的压抑和人际关系的淡漠。
     2月29日,我第7次交出我画的图(附表1),□先生同时拿出他绘制的一张流程图(附表2)。
     □先生的图比我的图多了质检定位的标记,还有就是他的更直观,更容易看清楚来龙去脉。
     □先生仔细看过我这张图后,给了我这样一句话:“到今天,你不仅会绘制合格的生产流程图,而且你已经有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最初经验。”
     这一夜,我感觉轻松和温暖。后来,我从我们小组的两位同事那里才知道,□先生亲自下车间、到部门调查,用了4天,画了十几张草图,到他自己觉得合理合适了,出来流程图时,用了11天,合计是半个月。
     基于对一位先生的自身作业严谨的深刻感受,其带班教学方式的负责,和日式精益生产在人才培训方面作为的深切体会,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比较顺利地独立完成的了以下与精益生产有关的表格设计:
     工作部门之间流程(附表3)
     工厂生产计划进度看板(附表4)
     生产流程责任记录表-计划调度员用(附表5)
     生产流程责任记录表-品质管理员用(附表6)
     (〖剑达 注〗以上共略去附表6张。)
 
三、问题的提出
     通过三个多月埋在工厂,每天十二小时的实际作业,结合我已知的“精益生产”书本上的、网络资料的、□□企管会议研究分析企业时提到的现象,特别是庄先生在与该企业股东交谈中,我注意到,有文化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的管理者们大都对于西方的管理理论有所知晓,有的也力图以先进的,甚至最先进的理念,放置到自己的企业中,以改变本企业的现状。据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了改变本企业的现状,引进先进的甚至最先进的理念到自己企业的企业主还为数不少。企管咨询公司因此应运而生,并且有了市场。但是,往往一个新的理念出来,理论还未看清,术语已经普及使用,一阵热后,发现现实的成效远不如设想,于是又改换选择新的管理理论。从企业文化到到公共关系,从市场定位到营销管理学,从IQ到CQ,从5S到精益生产,此起彼伏,难得真正的建树。这其中,有理性的一知半解,有感性的急功近利。
     我是听了专家上述的分析以后,联想到我们的小组在这家企业三个多月来的境遇,有了自己的一些感觉,集合起来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理论的“精益生产”在实践中变样;
     2、为什么许多企管理论在实践中变样;
     3、要实现“精益生产”,我们的企业缺乏什么。
四、我的思考
     要克服理论的“精益生产”在实践中之所以变样,首要的,我认为应该沉下浮躁的心来,
     对 “精益生产”有个正确的认知,然后才有把握它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取得好成效的可能。
     因为,有的企业管理者望文生义,以为“精益生产”是精密制造业才需要的,而不知“精益生产”是一种适用于各业人力资源、生产物料、能源、空间、财金流通、时效等等方方面面管理的理念、高运作的过程、可操作的手法。
     还有的企业管理者则认为“精益生产”必须在企业成效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了,才谈得上精益求精。殊不知,企业创建的一开始,就可以也必须有精益生产,高屋建瓴,少走弯路,早出成效。即使像我们小组接单的这家民企,“问题太多,管理混乱,执行不到位”、 “无实质管理”的企业,也正好是从无到有运用“精益生产”的好时机。
     更因为,有的企业管理者将许多本是相互关联,逐渐演变、派生的管理理论,在现实运用中剥离开来,说CI时,不知其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推进市场营销时,强调“关系”,而完全不谈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推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艺术和社会科学。”这是1978年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墨西哥城大会与会代表一致确定的公共关系定义。但是,公共关系却在我国沦为庸俗的人脉关系,甚至落到男女公关的淫乱地步。这个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变样,可以作为包括“精益生产”在内的许多理论实践的前车之鉴。
     许多企管理论除了在认知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之外,还因为对本企业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抓到一知半解的词汇就说要搞这个东西。
     就我所知,美国是现代企业管理创造新词,赋予其概念最多的国家。
     我们不可能一一对应去拿来使用。中国古人早就知道“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古代兵法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因此,在对企业本身的历史、现状、董事会成员、股东、制度、机制运作、具有决策权力的管理者之思想、企业文化、生产环境在职与离职人员、财务、业务、项目、市场、客户等15个方面进行收集、归纳、分析之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是“精益生产”在实践中不变样的前提。
     我还注意到,年龄越轻、受教育越高的企业管理者,对理论的关注、追求,也更趋向时尚。他们除了每天的业务开拓、劳资的处理、社会的应酬,几乎没有时间读报,更没有时间和心思完整地阅读一本书。因此,这些企业管理者自身创建的企业已经带有其个人文化意识的印记,倘若有的还是企业最高管理者、最多股份拥有者的话,那么,其企业的企业文化甚至就是其个人文化修养、性格和意识的翻版。
     因此,如何正确、适时、完整地向这些企业管理者输送包括“精益生产”在内内的企业管理的文化知识,是可否促使他们良好地吸收外来看似简单容易,实行起来相当复杂困难的重要理论思想,从而使包括“精益生产”在内内的企业管理的文化知识,成为其将来企业文化的脊髓的人之要素。
结语
     虽然,我学习了老师教导的理论,也有实际参与到一家具体企业的局部工作,但是,因为实践而感觉自己知识的浅薄,也感觉到我的这三四个月的实习,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站在企业管理的远门之外。
     我达不到老师范文那样的二万字,这是本文的欠缺。恳请老师们能够谅解你们的学生没有自欺欺人的抄袭,没有电脑拷贝和剪刀粘贴的东西,以这样的真诚来向恩师汇报,以这样的真实给提供我学费和生活费的父母一个交代。
     当我将这篇实践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呈交我们尊敬的老师时,也就是我即将结束自己在大学接受教育之际。除忐忑的心情始终外,还有就是依念。
     谢谢各位尊敬的老师。
   
【附】参考资料
     (〖剑达 注〗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