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幼教数学的实践与再认识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2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省编幼教新《纲要》的要求,是根据长期以来幼教实践经验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提出的倡导目标。
     去年以来,我们园多次组织开展幼儿《纲要》研讨会,通过学习与培训,让教师明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
     我们注意到,《纲要》对数学幼教提出的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其中“能”“感受”“并体验到”是达到的目标;“从生活和游戏中”既是教学的所在,也是教学的方式;“数学的重要”是问题的核心,而“有趣”则是心理提高数学的教育而对数学产生的良好态度。
     怎么样实现新《纲要》的要求,收到《纲要》倡导的效果,是我们长期实践所特别努力的。
     我们也大同小异于其他的幼儿园,在生活中学数学,例如集体用餐时,指导幼儿按人数分碗勺;上下楼梯时,指导幼儿学习顺数、倒数;通过观察植物,学习数数;利用纸筒、瓶子、积木、书本、布料、毛线、皮球等作为教具,配以量器具,识别形状、大小、轻重、多少、高矮、厚薄。
     我们也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层次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从实物到图片,从图片到口语,这是由实物识别到记忆识别的过程;从实物数数到增减口语说数,从口语说数到脑力加减,这是由感觉到简单知觉的进步。
     我们用心激发幼儿对数的最简单比较的兴趣,从而期望他们能适当把握内在的关系。例如高矮与长短,厚薄与轻重,大小与容量。
     我们特别加强在“区别与分类”、“分类与组合”、“分割与多少”、“多少与分配”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幼儿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真正能够感受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有趣,体验到数学的可操作。
     我们为幼儿的数学教学开设了情景模拟。例如“超市”。在大活动区摆设很多“货架”,每个“货架”上摆放各种各样“物品”。 幼儿们通过这自扮演的角色,或营业员,或购买,或收银,可以对“物品”分类摆放和整理,选择和“购买”,收款与找零、付款与核算,进行与数有关的操作,加强了对数的认知。类似的还有以“上班”“下班”“吃饭”、“看电视”、“睡觉”为作息活动,启蒙教育的内容是“时间”,包括时钟指针所在位置的意思、时段、、长短、时间的快慢。
     通过实践,我们对幼教数学归纳出的认识是:
     1、幼儿在游戏中所感受的“数学的重要”极少,原因是幼儿主要的认知、记忆、识辨在于游戏的快乐,而“数学的重要”即使有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也极不容易使其有描写的意识。即使当教师提出“数学是不是很重要啊?”他们能够齐声回答“是!”也决然不是对数学本身的意识,而是对老师问题答案的遵从作出的习惯性反应。
     2、幼儿通过教学,对数、量的现象,能够产生兴趣,主要是来自对物体的形、色和游戏物的可动性操作;而对时间、空间的认识,则更必要借助生活实物的钟表、利用眼见实体的建筑或有形容器,才能逐渐产生印象。
     3、幼儿通过学习,能够用简单的数数方法,来区别游戏和生活中最简单的物体关系,这是可以在幼教阶段实现的。至于“逐步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解决生活和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则与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目标重叠。“数”作为针对物体的术数,是具体的,幼儿可以感受简单的结果,而一旦“概念”,就是抽象的,那就不是“感受”,而是理性意识。
     因此,我们一方面继续遵循省编幼教新《纲要》的要求,争取有更大更好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我们也建议,是否考虑将现在所说的幼儿“数学”改为幼儿“算数”或者其他能够贴切学龄前儿童智力培养的用词。虽然是用词的恰当问题,然而其实际是关系到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

                   2008-03-28  

          本文根据友人提供的为参加某会议论文稿而写,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