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妈妈毕竟不是玩具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记得,有一天,就是母亲病故的第二天,说什么我都不肯吃饭了,也不要睡觉。大人们递给我各种各样的玩具,全都被我扔在一边。任凭他们怎样地哄我,吓我,我只是一个劲地坚持着说,“我要妈妈!”我没哭,我当时6岁。爸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象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对我说的一样,“妈妈毕竟不是玩具。”
        ——李宜(女,1970年出生,台湾省基隆市人,学生)

 
     孩子因为“我要妈妈。而宁肯舍弃玩具,这类现象太过于平常了。可是,能由此顿悟出“妈妈毕竟不是玩具”这类社会生活哲理的人,却为数甚少。
     苏联中学教师尼基金娜曾经请几名高年级女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妈妈”?她的女儿的一位女友在笔记中写道,“不分年龄大小的每个人都应当知道,存在着爱他和不管他怎么样总是爱他的人。而不管怎么样总是爱着的是母亲的最主要特点。”①尼基金娜对此颇感兴趣。道理何在呢?
     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②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
     作为人的本性,人所需要的至少是相对于人的本能。
     “人类有着下列的许多本能,‘吮吸’,‘咬啮放在口中的物体’,‘紧握触及手指和足趾的物体’,‘把抓住的物体纳入口中’,‘当身体不舒服、饥饿或疼痛时,以及在独居时的啼哭’,‘作为拒绝姿态的扭转头’,‘把头竖直’,‘坐起’,‘站立’,‘移动’,‘发声’,‘模仿’,‘竞争或对抗’,‘好斗性’,‘愤怒;怨恨’,‘同情心’,‘追逐’,‘恐惧’,‘独占性或贪得心’,‘建设性’,‘游戏’,‘好奇’,‘社交性和害羞心’,‘隐匿性’,‘清洁’,‘谦逊,惭愧’,‘爱情’,‘忌妒’,‘父母之爱’。”③简而言之,“食色,性也。”④
     现在,我们犹如看到了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童,他们因为具有猎射的本能,将“需要”的弓箭射向了世界的一切。
     人,需要自然界存在的一切,需要人类劳动生产的一切;需要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人。
     人所需要的就这么多。人所需要的太多了!
     恰恰是当我们意识到人的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精辟论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⑤“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⑥
     当然,人既需要妈妈。也需要玩具。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根据他所揭示的人类需要的发展规律,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可以分为七个层次,即: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6.求知需要。7.审美需要。
马斯洛认为:上述七个层次逐级上升,最低级是生理需要,审美需要为最高级。人只有在最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支配人的行为)人对需要的逐渐感觉,使需要从较低一级层次向较高一级层次缓慢地、而不是突然地中断和跳跃地上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需要满足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同一个人身上,还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有些人的需要水平永远低下,只要吃饱睡够就心满意足了;有些人因早期受挫折而永远失去做爱的需要,有些人因年轻时爱情受挫,对此淡漠和克制,有些人从不顾及感情和归属的需要,一心追求尊敬、威信和社会地位;有天赋创造性的人,尽管不能满足基本需要,仍有创造的追求;有理想和崇高追求标准的人,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可以牺牲个人已有的一切;有些人因某种需要经常得到满足,为了追求较高级的需要,会把许多基本需要置于被剥夺酶地步,但长此之后,他们又会放弃高级需要而追求低级需要的满足。⑦
     尽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需要的发展源泉和动力都归结于人的本能,既没有明确“满足”的意义和标准,也没有涉及宣传、教育条件能否促进需要层次的提高,但是这一理论在世界上流转很广,影响颇大。我国的专家、学者也认为马斯洛的理论“在某些方面比较符合实际,是心理学需要研究方面的一个大的推进。”
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很容易理解孩子们为什么在“我要妈妈”时,宁肯舍弃玩具的心理。无疑,人在追求“需要”的满足时,面临着不能尽如人愿的世界,不得不作出“需要”和“不需要”的抉择。
     “需要”总是“不需要”的前提。
     “不需要”永远需要“需要”。
     “不需要”的只能是"需要"的舍弃物。
     在是否需要建立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时候,人们的抉择,是非常实际和生动的。

     灾难从来没有毁坏过人类的真实。
     大地震中,洪水泛滥时,烈火里,……人所要寻找的,首先就是人!
     1987年大兴安岭燃烧的森林大火毁灭了拥有几万人口的城镇漠河,在余烟未尽的废墟上,一个小女孩在哭喊着:“我要妈妈……”在她的手里没有玩具……? ⑨
     人啊,所需要的就这么多。
     人所需要的太少了!
     人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母爱。
 ——————————————————
(注解 略)

           (1988年9月出版《人与人》——2.人的本质需要人际关系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