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XY和XX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和她同岁,两家是邻居。小时候,我们在一块玩,办家家的时候,她当“妈妈”抱个布娃娃,我当“爸爸”,要“上班”,还要干很多的“事”。有一回,被大人羞了个没完没了,这以后我们再也不玩那游戏了。……以后,我们一起上小学,同班又同桌。也不知怎么的,我看到别的男同学跟女同学一道坐时,都用白粉笔在课桌上划了界线,我也就在她和我之间划了一道线,只要她手肘儿稍不留心超过这线,哪怕只挨了一丁点儿,我也毫不客气地揍了过去……滑稽的是,而今我们成了夫妻!
        ——张跃(男,1958年出生,福建省邵武市人,干部)

  
     上帝至少犯了一次极其严重的错误!
     人类原本不存在性别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男女两性同体。他们个个外貌俊美,内心善良,大脑充满着智慧,全身蕴藏着回天之力。偶然一次,上帝发现了人,并知道了人类。上帝开始为天上的诸神担忧,因为他预感到人在一切方面将可能超越诸神,那么,人类势必成为诸神的敌手。后来,他就举起手中的宝剑,先把一个个的人劈成两两相对的异性体。
     男的和女的,而后再把这些被他叫做“男人”和“女人”的人们搅得乱七八糟,最后才将一个个的男人和女人洒落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从此之后,人要找到能与自己完全吻合并“融为一体”的另一半,就极为困难了!
     假如我没有判断失误的话,我敢说,人际关系的苦恼至少有70%来自于男女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因此,研究人的性别角色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世界上的上帝并不一样。
     犹太族说,上帝用土捏了一个东西,向这东西吹了一口气,那东西活了。上帝用希伯来语称这东西为“亚当”,意思是“人”。上帝让亚当进了伊甸园,耕种上帝的士地。亚当感到寂寞。于是,上帝决定再造一个陪伴亚当的人。上帝抽取了亚当的一条肋骨,又捏了把土来合成与亚当并不太一样的女人。上帝用希伯来语称她为“夏娃”,意思是“生命”……
     象这样的上帝,犯错误总是事出有因。我不知道犹太族的上帝是否感叹过“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因为《圣经》上没这番话。
汉族的上帝是女娲,被后人记载并厂为流传的故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庆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颛民”,善良的人们。这则神话没有明确“颛民”是何所来之,也不曾涉及“颛民”的性别之事。汉族的上帝为了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安全,与一切的险恶灾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汉人能够免受丘必特的爱神之箭。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②
     本世纪初,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终于揭示了男女性别的奥秘。人类的体细胞中含有由46个染色体组成的23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为22对,性染色体为一对。     就染色体而言,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条x染色体和另一条较之小些的Y染色体;还有一种是两条大小形状相同的X、X染色体。在形成作为配子生殖细胞的精子或卵子时,细胞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染色体的数目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各自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于是,所有的卵细胞中都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精细胞却有两种情况,50%的精细胞具有X染色体,而另外50%的精细胞则具有Y染色体。在受精时,两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也就是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Y精子和X卵子结合,形成XY型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性;X精子和X卵子结合,形成XX型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女性。③
     关于男女之间的一般性知识,如今已不再鲜为人知了,象上面说到的性别遗传知识,明白者更是不知其数。这就至少可以帮助亚当和夏娃知道,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该隐”(希伯来语意“得”)为什么会是男孩了。
     然而,令人普遍感到迷惑的是,男女之间关系的由来:
     一瓣心香何来之,二人同心情痴痴;
     三生有幸成伴侣,四大皆空佛也疑。
     五鬼闹判虽不多,六神无主却奈何?
     七日来复谁如愿,八仙过海亦多磨!
 
     九十九道山啊,九十九个头;
     九十九道水啊,九十九处流,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都始于:“关关堆鸠,在河之洲……”④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三个问题:一个人怎么会有性别意识)意识到自己性别的人,对人际关系会有哪些行为和行为趋向;意义如何。
初生婴儿自然是没有性别意识的。父母根据儿女的性别,在孩子学习小便时,教育他们自身正确的姿势。虽然如此,儿女往往因为发现有的孩子小便的姿势不象自己的样子,出自本能的模仿,便照对方的姿势来做。当父母发现此种姿势与儿女的性别不相符时,他们就纠正说,“那样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应当这样……”或者,“错了,女孩才这样,你是男的,要这样……”与此情况相似,父母根据儿女的性别和社会的规范,给他们穿着不同款式和花色的服装,梳剪不同的发型,购买不同类型的玩具,做不同内容的游戏。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地教育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行为规范化的男性或女性人物。人,也就是在完全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从父母那儿接受了人生舞台上必须明确的性别角色。可是,这还不足以让幼儿出场,因为幼儿并没有主地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
     幼儿自从知道了自身的性别之后,首先认同了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行为,进一步向他或她模仿,然后逐渐将认同的范围扩大,由父母扩展到周围所接触到的男女,扩展到耳闻目睹的故事人物、影视角色。就认同的表象来看,大致与模仿相似,仅有心理和行为上的深浅之分。但是,由于认同是有意识的,后天的,而婴幼儿的模仿只是基于本能,由于有理由的模仿越来越多,其量变导致了有着与之本质不同的认同的发展,直至模仿成分的越来越少,认同成份的越来越多,幼儿从而有了把握自身性别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人不再是被动的性别角色了,而是具备了最初的主观能动性的男子或女子。
现在,我必须提到一个科学家了。他,就是S•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早在幼年期就已经有了性欲。不过,他所说的“性”不是专指生殖的或生殖器官的快感,而是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他发现,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这两种现象几乎分属于全人类的幼儿。弗洛伊德将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故事》⑤里“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坦塔罗斯家的最后一代》⑥里“嫌母爱父”的厄勒克特拉,引见于此,并称男孩依恋母亲的现象为“俄狄浦斯情结”,称女孩依恋父亲的现象为“厄勒克特拉情结”。他认为,这类现象有着三种危险性:第一,3岁左右的孩子有可能被这种情结纠缠得无法了解、应付、满足或控制自己;第二,情结有可能强化成为亲子关系的羁绊,使孩子无法跨进更广大的世界和趋向正常的成熟;第三,孩子对父母中异性的欲求成为独占性,那么俄狄浦斯的重现、厄勒克特拉的重现也就大有可能。只是,客观条件限制着孩子的这些不现实的愿望,使他们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了压抑,其性质主要是性的欲望,而性的扰乱是神经精神病的根本原因。弗洛伊德早期就是这样用性的原因去解释歇斯底里患者的反常行为。
     弗洛伊德后来将他早期的观念推广、扩张到正常人,1921年他出版了《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指出性本能其实分作两类:一类是其目的未受抑制的,一类是其目的受到抑制的。而在一个集体中,把众多个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正是这后一类性本能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联系。他认为人的“性”的潜意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力量。⑦
当这位在19世纪奋斗了44年零8个月,而居跨进20世纪经历了39年零9个月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被中国人初见之时,不少人视之为黄色的怪物。随着近年他的著作和关于他的传记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并被读者真正认识之后,人们终于承认了他的科学家资格。可是,一些人极容易“物极必反”,从先前的全盘否定到后一阵子的全部肯定,都是不真读其书或压根儿买了书还未翻动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确认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它“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⑧这在理论上就同弗洛伊德的生物学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弗洛伊德在抹煞了人的本质特征之后,将人降低为一般的动物而加以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以生产关系起决定性作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出的一样,“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弗洛伊德在反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时,再撒开社会文化或社会历史条件而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泛性论。这种泛性论认为:人类只有与饥及爱两大需要相应的自存和传种两种本能。
     我们严肃地对待泛性论,但绝不等于要将弗洛伊德在心理学或其他课题上所取得的积极成就一概涂墨,更不是对科学家本人的人格与道德有任何毁损之意。我们也应重视由弗洛伊德观察到的一些确有其事的现象,例如幼儿的所谓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
     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是系铃人”。让我们再看一看弗洛伊德称之为"情结"的幼儿心理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弗洛伊德认为,约在3至6岁的一段时期,儿童将自己的性器官作为获取快感的中心,所谓的“情结”是这一时期人格发展的正常现象。6岁以后,儿童的注意力转向周围环境里的种种事物,并企图对付甚至操纵它们,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情结”随之自然消失。从6岁至12岁左右,是儿童的“性潜伏期”,儿童在此期间,一方面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由于接受学校的有系统的知识教育,所以他们的人格在社会化历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团体活动多以传统的男女分别组群,有时甚至壁垒分明不相往来,儿童与异性间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疏远。可以说,弗洛伊德的描述是言之有据的。
     心理学研究结果认定,人到了12、13岁以后性器官发展成熟,由儿童期进入青春期,此后性的需要对象为异性,因而对异性发生了本能的兴趣。不仅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活动,而且在心理上逐渐发展着与自身性别关联的职业计划和婚姻理想,当青春期在18岁左右结束时,一个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就已经成熟。
     青年人对男女之间关系最感魅力而又最受心理困扰的时期,即在性成熟到结婚获得性生活满足的这一段岁月。根据我国大陆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男子性成熟平均开始期,1980年北京市为15.6岁,而“1964年为16.6岁,16年间提前 1岁;1987年山西省为14.5岁;女子性成熟平均开始期,1980年北京市为13.6岁;上海市为13.9岁;1987年北京市仍为13.6岁;广东省为13.3岁。⑩根据我国台湾省有关资料表明,台湾省女子性成熟平均开始期,1975年为12.6岁。⑾以我国现行法定结婚年龄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这一最低限婚龄为界,按心理发展的规律而言,大陆上青年人对男女之间关系最感魅力而又最受心理困扰的时期,一般说来,至少有七年。
     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春兴认为,“性成熟之所以引起心理困扰甚至构成行为问题,其直接的原因是性动机的不能满足,间接的原因是社会传统与道德规范的限制。”他在援引过国外的数据后接着说:“上一个世纪的人,性成熟开始较晚,但结婚时间却一般均较早(在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受社会禁忌使性动机被压抑的时间较现代的青年人显然要短。现代的一般情形是,性成熟开始于13岁左右,因为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及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男女青年的平均结婚年龄总在20岁之后。在文明进步的社会里,婚前的性行为历来为社会传统及道德规范所禁忌,因此,一般青年男女自性成熟而有性的动机或需要开始,到结婚获得性生活的满足为止,其间要等待10多年。在我们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正常的男女性关系和性行为,总是与结婚问题相提并论的。”⑿
     我在借鉴台湾学者专家的理论分析时,注意到台湾的青年性心理困扰及其构成的行为问题,大陆上的青年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台湾的学者专家一定也会透过自己所获得的大陆情况,察觉祖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⒀大陆的绝大多数的青年男女,并不把晚婚作为性动机受到压抑的社会禁忌。在面临着青春期性困扰的同时,青年男女自觉地发扬社会的优良传统,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既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又有广泛的社会交际,既有宏大的事业可干,又有多渠道的爱情沟通。总的来说,性的问题一直解决得比较好。青年人有充沛的精力,有向上的精神,有民族的精髓。以广州市这块改革与开放的“前沿要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花城”为例,⒁爱神的乱箭不是没有射向中学,早恋的现象有时甚至不能不令人担忧,婚前性行为似乎也不再耸人听闻。但是,整个广州市的青年是积极的群体。青年的问题,可以在属于同龄人的《广州青年报》上探讨、辩论。社会也主动地关心青年,特意在1987年6月为中学生专门架设“心声”热线电话……这些情况与台湾学者专家对台湾青年的忧虑大为不同。张春兴教授在他所著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现代的青年人,在性问题上因为受到种种社会的禁忌,在行为上表现颓废、堕落;此即时下流行的嬉痞型青年。另一种是公然反抗社会传统,表现出凶暴、残忍的行为,此即时下常见为非作歹的所谓不良少年。从社会道德的观点看,现代青年人对性的问题,普遍缺少严肃的观念;甚至有的把爱情、婚姻、性行为三者视为彼此各不相干。如此一来,青年期对性的冲动缺少了自我的内在控制力,终而形成更多的有关性行为的社会问题。”台湾《中国论坛》第217期刊载张春兴教授的文章《希望的追寻与挫折》中披露:“有人说小学里生气勃勃、中学 里杀气腾腾、大学里暮气沉沉;也有人说小学生快乐、中学生痛苦、大学生麻木。以上所言未必全是事实,但不能否认确有此类现象。”⒃
关于男人和女人,本篇从遗传学谈到心理从婴儿谈到青年,从性谈到人,从弗洛伊德谈到马思主义者,从大陆谈到台湾,从神话谈到现实。下面,我再举一个现实的事例来作为本篇的结束吧!
     1979年 9月 4日,我随十几位青年一道去鳝溪郊游。午间休息时,我提出一个相当荒诞的问让大家以智慧的语言来回答:“假如这个世界由某种灾难而只剩下你一个人,你将有何希望?”
     抽到这道题的是连福官(男,1954年出生,福州市人,原文化程度初中,1984年电大毕业,工人),他的回答是:“我将对宇宙呼喊:上帝啊,你再犯一次极其严重的错误吧!” 
     男女青年热烈鼓掌。那是人类对上帝的致谢,那是人类对自我大无畏精神的称赞,那是人类对男性和女性的菽水承欢。
 
-----------------------------------------                                                      
     (注解 略)

          (1988年9月出版《人与人》—4.人的性别角色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