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来客
|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0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1941年,因为沦陷之难,福州人倾城而出,逆水行舟逃往闽北,从水口起,沿江一路而上,散落在水口、朱船坂、樟湖、南平、建瓯、洋口、顺昌等地,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能回故乡者百不足三四。迄今,生活繁衍已到第五甚至第六代。这其中,自带的庞杂民俗与当地简朴的民风哪些似水乳交融,哪些油浮于水,颇有可写。
拿吃饭时候,家里来了客的接待来写。
先说平时间不是吃饭的时候,如果家有来客。闽北山区当地的户主,一定是大声说笑,拉扯着,喜于言表:“来!来!快进来!”请到厅堂,让进屋:“坐!坐!快坐!”先上一碗清茶,那透明的水底必有三四五颗小拇指头大小的冰糖,有的中间还飘浮一片茶叶。之后,有瓜切瓜,有果递果,连同砧板,连同箩框,连同刚刚洗净还带着的泉水珠子,连同笑声,一齐送到客人的面前。让来客夏爽冬温,不但见得主人心情的透亮不杂,更有生命的依附,甚至感觉到主人倾全家之囊的盛情。
不因自家拮据和贫寒而难堪,不为来客高低和贵贱而有别,一切都出自真、实、善、良的安平乐道。
如此的感受,是我在下放农村期间,在群山行旅之日,在走亲访友之时,无数次受此雷同待遇没有反应之后,过了六十,再进山去,再捧那冰糖茶水,方才有所领悟。岁月虽已天翻地覆,而此间所不同的,仅是盛茶的已不再是碗,而是杯。
福州人家平时间的待客,迁到山区的和留守故地的,就我所见,就繁杂的多些。
沿袭了古代主人“上茶”暗示送客的规矩。我的母亲那一代福州人家,头一下是不一定上茶的。而是直接下厨煮点心。之所以是“点心”,就意味着其量不可饱肚,只将筷子点到主人心情的是。
至于煮的是什么,虽无三六九等的明确,实际则“看人摆碗菜”——有区别的。
夏日简单,绿豆汤、白丸仔汤、薏米粥,三种其一调白砂糖的。
另外三季,有甜食的花生汤,水煮荷包蛋,若是刚好有挑担叫卖的路过,那就顺便要一小碗一角钱两个的鱼丸,或者五个之外说了好话添加一个的扁肉燕。
这水煮荷包蛋,不像现今有煮三个,也有煮两个的,我做孩童时,只煮两个,寓意祝客人好事成双。蛋,福州方言其音同“卵”,谐音“乱”,将“乱”吃了,恰谚语所曰“食‘卵’讲太平”。
福州民俗寓意的,“三”是“生”,“六”言“顺”,“甜”即“美满”,与汉文化增减无别。
这荷包蛋,煮熟后加了白砂糖。既然是甜的,又是成双的好事,客人岂可独吞?所以,吃一个,得留一个,与主人共享太平。
最是盛大的,足以撑破肚皮的“点心”,用于前来结义、提亲、相亲、结亲的贵客,还有族里长辈、娘舅,那是一定要煮的鸡肉鸡汤,另加两个剥了壳的光不溜溜鸭蛋的“太平面”。
闽北山区农户也有煮“太平面”的,不知是不是习惯于福州人的风俗,或许是不约而同的。
但,我很注意到,碰上吃饭时间,家里若是来了客人,那福州人和山区本地人,可是太大的差别啊。
如果家有来客。闽北山区当地的户主,一定是大声说笑,拉扯着:“来!来!快进来!” “坐!坐!快坐!”,一碗冰糖茶水、一双筷子、一把调羹、一碗大米饭同时上来:“吃!吃!吃!嗨呀!请都请不来的你呀!快吃!不怕的……怕什么,就我们自己吃饭的……有什么啦!就是干饭,一碗青菜,一碗豆腐的……吃!吃……”
一般不另外加菜,有什么吃什么。完全就是一家人。吃饭,说事。吃完,客人一句话:“我没事,走了啊。”
那主妇必是要塞些土里土气的,特别又是“自己家的”作为“送客人的”——总不能让人空手走掉。户主一定要在客人的身后大声:“拿着啊!拿去哦!这一点点东西,又不是什么!
嗨呀!”对城里去的,乡下来的,过路的,认识的,不认识的,甚至只为来临时借件工具的,山里的人,农家的人,都这么一视同仁。
当然,后来的一旦,那山区要是成了什么名堂的旅游景点,农家开起了什么名目的客栈旅馆,那么一切都不再!
我也不是没见过,不是没住过,不是不理解。就跟我完全能接受福州人在家待客的方式一样。
城里的福州人家一般这样:“啊!来啦!来!来!来!进来!啊,拖鞋,呐——这双!我们正在吃饭呢!我给你倒杯水,你是要吃茶,还是食水?……你吃过没有?没吃,就在我这里吃……莫客气啊!真的吃了未?……吃了,那你先在那里坐一坐,我一下子就来……”
走的时候,福州城里的主人会说:“没事,没事,哎呀,拖鞋就放在那里,没关系的呀!你呀,真客气!也不多坐一 下,就走!……好的,好的,你走好!我就不送你了啊!路上小心点啊!慢慢走!慢点!……”
我年青时不谙世情,甚至有些年纪了,以为别人家也都像我的母亲接待来客那样,颇具乡下人家的风气,也似闽北山区农户那样,还尽凭无所谓,在人家吃饭的时间上福州人的家去说些事。现在想想,实在能感觉不止一点点的虚,又实在说不出哪一点虚,心里就觉得我们家不这样,我的母亲不这样,山区的农家人更不这样。
有了年纪,思想关系过客,不图什么,不分人等,觉得我的母亲和山区人家的善待。
昨天请师傅来修空调。这季节这行当抢手的不得了,装机的都排长队呢,能约个肯连修带配净挣个百把块钱的还真不容易。早起开始电话预约,打了六次,师傅转手到第三位已经是黄昏五点,那师傅说他保证晚上7点之前可以赶到我这里。
我一想,这不碰到吃晚饭的时间嘛!何况我和小瑞差不多6点就吃完了。如果等师傅来一起吃,我没问题,小瑞做作业的时间就得调整。估摸了一下,那我就煮三人食量的海鲜虾仁蘑菇日本乌冬面吧,另外给小瑞和师傅的面条上各加一个煎蛋。
我和小瑞先吃了。
师傅的保温起来。
他6点45到的,汗流浃背的。
“啊!来啦!来!来!来!进来!啊,不用脱鞋!就这样进来!……呐,先喝杯水吧!坐!坐!给你煮了碗面条,……别客气了,这时候的……你就吃饭了吧……”
师傅干活麻利,心细的很,全部完工已是9点,开给我票据时,我敬他可乐,他一饮而尽。
夜里,我想起闽北,想起福州,想起我们家,想起我的母亲,2012年啊,又是一拨子的人了啊!
2012-05-03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