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旧日功课】抄书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有相当部分要求学生抄书。为完成作业而抄的我,从来不把老师一再强调的“要理解什么意思,加深印象”当作一回事,抄完了事。到中学了,再也没有要求抄书的了。回想起来,觉得作业还是抄书最容易。
      要说起不是作业的抄书,是我自觉自愿要抄书,感觉抄起来很有意思的,最早大约是小学五年级,抄的是歌本子,抄在不用的练习簿上。现在还能记得抄过的有《十送红军》、《四季歌》、《夜半歌声》、《小白菜》。都不是音乐课老师教过的。
      那簿子早就不知丢到哪去了。

      上了中学,也还有抄歌的,现今保留最早的手抄本,开篇还抄的是歌,后来才存心抄了诗歌,古代的,现代的都有,还有谚语,甚至戏剧唱词。杂是杂,但有了“分类”归页。都在一本当时的人通常叫做“日记本”的里面。
      因为没有时间的标注,现在只能从笔迹上推测,象是1958年初一下到1964年高三上那么一个阶段的。

      真正为了获得自己感兴趣,觉得很有必要学习某个方的知识,因而正式抄的第一本书是王力先生写的广播稿《诗词格律十讲》。因为此稿用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档文学节目,所以我听过一二回,知道王力先生是北大著名教授,汉语音韵格律学的权威,文化大革命前的1964年出版成书时,我见过,所以后来有了机会就借了人家的来抄。
      从手抄本扉页的记载来看,这书我分别在1968年7月、1972年10月抄过两次。现存的是后抄的。1968年7月,文化大革命已经是第三年,进入到派别斗争文攻武卫阶段,怎么会有时间,向谁借的书本,谁在哪时还敢把这封建的东西借给我,我是在哪里抄的,现在已完全没有了记忆。
      至于1972年10月,中间还有个过程,1968年10月我从福州被遣送去了南平大凤人民公社,下放劳动改造,1971年初再调进省“五七干校”继续劳动改造,地点在闽侯县白沙镇孔原。“五七干校”时至1972年8月,大部分的“学员”已经重新分配走了,剩下的不多的十几个,我是其中之一。平日里已不用下田上山,也不怎么学习,抄书的时间是有的,可是,是将自己的手抄本再抄一遍,还是又向哪位借了书来,这就有了为什么要第二次抄的问题。如果是照第一次抄本抄的,那原先的本子到哪去了也是个问题。按我那时的性格,这样的抄本是绝不会丢掉的,一定是送给与我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了,那这人又是谁,也一点记不得了。


      1969年,我在大凤的龙湾大队,也就是现在的南山镇龙湾村,作为“下放干部”,走走田,开开会,空余的时间多的很。这期间我抄了一本屈原作品全译的书,从头到尾全抄完的,竟然忘了抄书名。今能依稀的“屈赋今译”,连同译注者,皆无着落。后悉六十年代文怀沙有过《屈赋今译》,不知是否就是,也不曾再查。
      手抄本里一律是左页面抄了白话译文,一句一行,而右页面空白。推想当时,借到此书是已知译文本的难得,赶着抄的,不抄原文,当然是寄望于后来还可能有机遇。
      那么,也还是有谁的书和谁敢借被我全忘了的问题。

      1970年,我还在大凤,不过已经不在龙湾大队,而是到了凤池大队。“下放干部”李莉姿,当年四十来岁,原是省物资厅办公室的,写得一手上好的毛笔大楷。她珍藏有《三希堂法帖三十一卷》的残卷几十页。我向她借,她还肯呢。

于是我开始就着原拓本“抄”。
      人家对字帖是临摹,我自知功力的零,所以,只好另想办法。先在左右两侧各叠几本书,然后找来一块窗户的玻璃,架在上面,再牵一盏电灯亮在玻璃的下方,之后拿一张字帖放在玻璃上,又把我自己的毛边纸铺在字帖上。这些都就绪了,才开始握着铅笔,一字一字一张一张地描线。等都描完了,帖归还给原主了,最后用毛笔沾着墨汁把空心字填实。

这样的“抄”书,当然另类,不得了辛苦。


      1973年在白沙孔原抄了《诗经选译》,作者是余冠英先生。

借给我书的“借阅人”索回的急,我没来得及抄完。这在手抄本扉页上我有记载。

这应该是73年下半年的事,因为不久我就被“分配”了。

在白沙“五七干校”,我认识和有来往文学方面,后来成为我导师的方策,那时已经先分配走了。所以,此书不会是从先生他那里借来的。若是他借给我的,应该也就不会急着要回的。
      当时肯借书给我的,唯一还有黄时基老师,他不是“五七干校”的,而是在职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师。这书应该是从他那里借来的。
      对在文学方面给我影响甚大甚深的二位,我曾在06年12月27《在他的土地上——祭黄时基老师》和07年2月25的《我师方策》分别写有文字。

     1973年新年不久,我从白沙孔原被遣返回下放前所在福州的原单位后,立即又被发配到邵武管仓库。因为工作忙少闲多,一起工作的同事只不过二人,环境也清爽,所以,个人支配的时空很大。
      这时期知道谁有书就往那跑,我读的书很杂。
      之前在福州,我有个好朋友苏经建。他的姐姐苏弢也在邵武,是插队的知青,在县郊的莲塘公社。因为有她,后来就认识了福州去的男知青陈昌康。由昌康又认识了杨久曦、陈嫩俤,邵武县插队当地的知青俞建峻,再通过其中的谁,认识了在卫闽人民公社防疫站插队的福州知青杨兴,认识了已经上调到邵武县邮电局的原福州知青唐伯钦,甚至认识到隔壁县的顺昌去了,其中就有在埔上公社插队的福州知青刘耀煊。

     有了这些认识的人,因此有了难得的偶尔还有着的,哪怕残缺不全的书本。每到星期天我就往他们那地方去。印象最深的是,峻弟到处为我搜罗旧书。还记得有一次,听说杨兴手头有本什么书,我买了两个馒头,花了1毛5分钱钱买火车票去他那里抄。

    他们中也有几个也向我借书或来我这里抄书的。

      要知道,那年代,我已经到了饥不择食要读书才能消磨时光的程度。虽然已不知抄的哪是谁那里来的,但都在1974年9月《文艺资料》、11月和1975年4月的《读书笔记》第一、二集的手抄本里。
      时光过的真快,峻弟和我的通家之亲情,已三十五年。
      1976年我调回福州后,经耀煊拿来一叠旧体诗词手稿,而认识了在埔上的顺昌县磷肥厂工作的李木水。与之交情甚焉,也三十多年。

      我完整抄书的最近一本是1982年的4月。
      经建有位很要好的朋友陈伟。陈伟的父母在香港。他知道我当时在教些门生学旧体诗词,便有意推荐香港教育司署中学会考课程的《中国文学精要》给我。
     我就把栽着它,用誊写钢板的笔抄在蜡纸上,油印了,发给各人,作为教材。当时是抄一篇课文,讲授一篇。共三十九篇,一百二十二页,教了七个月。

                                          

                               2010-07-27 整天  /  28 子夜

 

      【备注】

      《在他的土地上——祭黄时基老师》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1985.html

 

      《我师方策》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6/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