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面
|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0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南京现今还能见到江南贡院,在夫子庙旁,秦淮河畔。原先历史六百五十年的建筑,随封建大清帝国的衰亡,在辛亥的革命声浪里,终于彻底废除着拆去。而所余焕然过的楼堂,与今建为旅游兴业之筑,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正如“百科”所曰“如今这里摊贩栉比,行人熙攘,十分热闹。”
我站在那么个地方,见那雕塑的考生,笔管弯弯,目光茫茫,想象作者找来的模特是怎样今人。
没进去。
何必为“遗址”费去眼力。
却在南昌的滕王阁阁下,一展室内,用心认真仔细观看了三份清朝年代的科举试卷。这可是真正的文物。
若不是旁有标牌写明“科考试卷”,还以为是书法小楷的临摹帖子呢!那文字的一笔一划之工整和讲究,卷面的排列全纸之干净和利落,简直无法让人相信是在时限内作完命题的篇章。且不去究竟其是否符合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要求,有否一气呵成,能否既内涵自己的文治思想、才学情理,又能旁征博引、精论叙述,单就卷面,就足以再令杜甫重吟 “不露文章世已惊”矣。
回溯历史,可知:此风不识科举创始之隋朝大业元年的公元605年,而谙熟于在其之后八九十年的唐天授时期。是因为武则天颁定《干禄字书》作为校勘楷书正误的根据,辨别楷书笔画写法的正俗,供为官和应试写字的参照。其时,朝廷还立有楷书写不好,科举考试不予入取和从受过楷书规范化训练的读书人里选拔出的官吏、书吏之规定。
经考试得名而获官职者,更将习以为常的规范楷书作为公文字的书写。衙门师爷为不因字迹潦草不好辨认而误事害事,写出一种一笔不苟、平稳端正、整齐严谨、工整全篇的书体,在政府馆阁之间公文来往时通用,是为“馆阁体”。
自从兴起馆阁体后,无论是科举落第生,还是读书人,都得一手握住能书写馆阁体——这么一块敲门砖——扣开官府的要件。
馆阁体后来还在防止考生与阅卷官营私舞弊方面,起到重要工具。
话得回到科举考试的卷面上来。
为防止考生与阅卷官营私舞弊,宋太宗时,殿试开始实行试卷糊名制。及至宋仁宗,下级省试、州试也都实行糊名制。发现糊名后,仍有可凭笔迹辨人的案件,遂改进,增加誊录制,即由书吏将糊名试卷另行誊录。这种让考官评阅卷时不但无从知晓考生是谁的办法,称为“弥封”或“封弥”。
正是为应科考,从幼学起,社会就要求读书人平日里学习规范字,楷书规范字。民间伴随着这风气,渐渐地多了以落第生为重要的专事书写为业的人群,从而到公元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卷面使用规范字足足沿袭了一千三百年。
看科举试卷的卷面,将制度、规范、执行、风气、习性、社会层面一连串联想起来,觉得有意思。
再回过头来,读夫子庙明远楼外墙所嵌《金陵贡院遗迹碑》碑文,上面最后一叹是:“今则数百年文战之场,一巳尽归商战,君子与此,可以观世变矣!”
可以不哀哉,但能不呜呼?
201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