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半生缘】鼎盛时期

   发布日期:2009年01月1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福州有种名叫“鼎边糊”的小吃,今店家大概不懂“鼎”字怎么写,或嫌其笔画麻烦,便将之写作“锅边糊”,通俗行市得现在福州人看见“锅边糊”却话说“鼎边糊”。
      五十年变迁,一如千年之变,福州话说的“鼎”,其实早也不是古代的三足和四足、方形和半圆形的重食器,也不是曾经过度过的釜器,而真的就是一般常见的半圆形的铁锅。也就是现今仍然在农村广泛存在并使用着的那些灶上之锅。福州语系人们习惯沿袭所说的“鼎”。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城市的家家户户无不用鼎的,谓之“鼎盛时期”是名副其实的。
      鼎是铸铁的。有的人家喜欢买厚的,为了耐用。有的人家喜欢薄的,导热快些。当然,一般的家用鼎是厚薄适中的。
      在南平胜利街住时,我处于童年,完全不注意鼎的存在。家搬到梅峰坊后,我已经是小小少年,主动请求我的母亲给我起早床煮粥的事做,所以每天早晨我都与鼎关。
      把鼎从灶台上端出到厨房外,鼎底朝天,用锅铲将前天烧柴吸附的一层烟灰刮了去,再端回套进灶里,用淘米水刷洗干净鼎的内壁,。再用清水清一次,这才开始生火做饭的正事。
      一个鼎通常能用多久,我没去记,但印象里还有那么两次我的母亲买新鼎时,将之举起,对着太阳光线照来的方向,细看内壁。担心有的地方有沙眼,会漏水。那举止我还记得。再就是,鼎用到后来,有的会出现细细的几乎不能看得出的裂缝,那就真的会漏了。
      买一个新会鼎少说也得三块钱,补漏五分七分一角的也都能再凑合着继续用。
      我们家的鼎有没有在我的手上裂过的,我记不得了。在母亲手上裂过,那是肯定有的,否则我就不会记得补鼎的手艺了。
      补鼎的师傅,一副挑担,一头挑着个烧炭的铁桶改成的小土炉,另一头挑着个棕绳吊起的带抽屉的工具箱。补的时候,也是先将鼎举起,对着阳光照看内壁,找到缝隙了,就小心翼翼地在中缝钻小小的洞,短缝钻二个,长的说不定钻四五个,甚至六七个,然后给钉上预备的铁钉。那铁钉的钉针很细,而圆钉头很大、很扁、差不多是平的,钉的时候,钉针有的从内壁往鼎底穿,有的则从鼎底向内壁穿,最后都得逐一底将钉针敲打成平的,钉因此而形成了两头,紧紧地将那缝隙的两边给固定了。
      那当儿,我是听师傅说过这活儿行话并不叫“补”,叫什么“fá”来着的,声音跟“珐琅”的“珐”相同。直到后来,我三十来岁了,在乡下见到一位年轻的补鼎师傅,请教了他,才知道“fá”的对应文字是“垡”。只可惜,回来查字典,“垡”的意思是“耕地,把土翻起来:耕垡。秋垡地(秋耕)”,并无师傅所说的。或许,编辑字典的文人,疏漏难免。也或许,江湖挑担工匠,字义嫁接。

      四十几岁时,见过邻居家水缸裂了,好不容易等着了挑担工匠来补。我好奇地在一旁观看。不意间,又听到说“fá”这里,“fá”这里的,我突地记起往事,记起那个字,便问师傅“fá”字怎么写。师傅说“上面一个‘北伐战争’的‘伐’,下面一个‘土’。”啊!真有这样的行话字义哦。
      那位师傅见我认真,又说这行的人,说福州方言的、讲北方话的,垡鼎、垡锅、垡碗、垡缸的,有的这么说,有的就随俗说“补”,而晓得这么写的就不多了。
      “那师傅你一定读很多书的啊!”
      “不怕你们笑话,我过去是在小学教语文的,代课的,养不了家,后来就跟我爹学做这门手艺……”
      看着他一肩挑两担,所不同过去补鼎的担子的,是他两头挑的都是木工具箱。
      也许,还有他的知识。
      在一连写过对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平生缝缝补补之岁月里,不由得深深一再敬重老行当的工匠师傅。正因为他们的朴实,才丰富了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的俭朴,乃至映照我垡物和耕垡——虽然现在不再是艰苦朴素精神鼎盛时期。

                         2009-01-13  今天在街边店吃过鼎边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