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辨物】水管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管”在福州土语中有两种音,一者如似普通话的“管”,只是音更轻,指示长条无节或通节的,言之“管道”、“管乐器”、“钢管”、“自来水管”等等;另一者则无普通话音可对应,而与福州土话中作动词时的“卷”同,专用于旧日陶瓦水缸面旁常备、以应随时之用的一种竹制舀水厨具。

此物件,仅截取竹之的单节,去竹青皮以减轻本身自重,右侧中部锯出外小内大的梯形洞,好让适合其间的圆木棍一端插嵌“把柄”。

我的文字表述啰七八嗦,还未必达意,而就凭这描述的工夫,只怕旧时的工匠已经制成两把上述的第二种水管——竹水勺。

在日本,居家庭院的水罐或浅流静动的小小池边,以及神社的泉源上,也都有类似的竹水勺,专供人口接水而饮。所不同的有三:一用竹偏小,二保留青皮,三把柄特长,亦用细竹,并且以插入式穿进竹筒对称的两壁。二十年前有一次,曾听游客中语其“水管”,乃福州乡音,瞬间感觉亲近良久。

自从水勺有了铝制品和塑料的以后,福州人的“水管”叫法已然消失殆尽。若再能听见,当何等感叹哦!

这是前面所说的第二种“水管”,也是给昨天“【辨物】竹沥”篇日志里那句“待米刚刚煮成饭时,用事先洗净的这器具,往鼎锅里打捞,等水从竹篾缝中漏完,将一管冷水从饭上均匀地浇下,以使饭粒之间失去粘性”之“一管冷水”的一个交代,一个注释。因为有人客问是不是竹的量米筒。

所以,辨物的意义,对于我们这样的平常人家,颇有考古的成就。

今篇还要讲到的是上述“水管”中的第一种自来水管。

南平从“县”升格成为地级“市”差不多十年之后,地方的供水系统,依旧沿用通了节再相互衔接的长条毛竹自来水管。

两根水管的衔接方法是:将每根削成尖薄的一端,插入另一根不变的端口。除非因老旧而裂开,不得不用铁丝捆扎箍紧,新管是不用的。

一旦出现中段竹裂,也是要挨到不得已了才整根换掉。通常是拿伐木场铲下的杉树皮来包扎。至于具体到哪年,自来水公司给换上镀锌管,我已无准确的印象,但再早也不会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

当我将这旧物旧景讲予孙辈时,得到四种反应:“真的啊?”“这也是‘靠山吃山’。”“过去的人手工和创意很朴实,而且比我们这一代更成熟的早。“那不是更有情调吗!”


201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