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点豆(杂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垄上点豆(杂思)
 

透过窗户的玻璃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11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只能谅解自己这一次,为了节约上传插图的时间,以严重破坏审美的拙行,将单独的绘画作品拥挤到同一个幅面上,当然,这是因为我不是要记述对人物素描的观感,而是想表达我对画家把握灵魂的分寸,以及更重要的画家作画的对象。
      好在,每一个个体的灵魂都生活在现实的群体里,所以,姑且让绘画里的人,在这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时空,凑合在同一社会。巧以弥补我的不良。

      无意间搜罗到上百张网上中外素描作品,是个把月之前某一天的事。一直有所感触。
      究竟感触到什么,一直没想清楚。
      前两天整理资料,记起上高一时,作文写过的一句,似乎察觉到自己感触的是人的灵魂。
      于是,昨天逐张地看,渐渐有了欣赏点,有了心得,这样,就想记录下来。


      高一作文课,有篇要求记叙人物的,自然也就离不开人物的描写。
      那天,我写我自己。
      因为我那时近视,戴眼镜,所以写了一句:“我灵魂的窗户,安装着玻璃。”
      老师不但把我的这句在文本上用红笔划了圈,还在一旁用俄文评语“Oчень хорошо!”可以说,那是我学业上受到的最高的,也是最意外的奖赏。
      然而,当年的我,并不确切的知道什么是灵魂。那创作句,只不过因为听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子。”


      此后,“灵魂”二字,屡以做诗行文,在平生中常言不鲜。
      到认真琢磨灵魂为何物,并悉心理解其乃是主导和决定人的精神、思想、感情的人格,良心,存在并从生命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时,我已年过半百。
      今比较中外素描,我虽不懂绘画,但凭直觉,能感到国人笔下人物缺少精神,没有思想,谈不上感情,全然模特皮肉境遇。而老外的,则有的有话在说,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即使侧过脸去,也有声出。

      怎么区别?
      全在眼睛。
      观其点,欣赏老外,呼之欲出!
      即或打国人几巴掌,只怕连动弹半下也无。
      尤其看那几个有眼镜的。老外的眼镜,玻璃是嵌在框里的,金丝边的,没边的,戴着,给人质感,而国人的则挂在脸上的,嘴巴也作表情状,却板结得厉害。
      素描讲究用黑线条来表现,包括轮廓、质地、色泽,从而造就画面上生命的活体。国人是呆板的,缺失动力的,没有生机的。

     
      我今既不近视,也不老花,以正常的视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现象,出在我们的画家,还是我们,或者都有?
      不会有人评说我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2011-12-09   午后   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