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拾果(学问)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菩提拾果(学问)
 

答关于灵魂和佛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林家阿姨今年八十一,知智识皆非凡,剑达曾与其夫妇一起下放南平凤池,交往四十二年矣。昨黄昏4时50电话来,继续大前天我过去的电话交谈的家事、旅行、子女、见闻、心情、境况等诸事后,阿姨忽地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啊:你对灵魂和佛是怎么看的?”
      阿姨自己是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5时20话毕。
      现将我当时的所答,文字于下,是为记忆,其中部分内容比电话里要充实些。

      关于灵魂,许多年以前,我看过报道,说国外科学家对临终者的死亡过程进行多项仪器的测量,发现人在断气的那一刹那,共同的特征是体重会减轻多少克。研究的成果是,那减轻的就是灵魂离开人体的标志,因此,灵魂不但存在,而且有重量。
      至于这项报告是否还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实证,我还看了些相似的报道。
      倘若科学家对灵魂研究的这一成果确实,那么接下来,就一定要去探索下一个问题:离开人体之后的灵魂到哪儿去了?
      医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发现,尽管不同个人在弥留之际对死亡的恐惧程度不同,体验内容存在差异,但超常广泛的内容,具有某几种明显的一致性和普遍性。
      我还看过一篇也是国外科学家的报告,象有个学者叫什么的写过一本书,书字叫《生命后的生命》,是他第一个把这类现象定名为“濒死经验”(注:经查,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哲学家、医学博士雷蒙德穆迪)
      为了对濒临死亡而后又复活过来的人,也就是对所谓有着濒死经验的人,进行学术调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国际研究协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些人回忆到的,最一致的,有两点: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前面非常的光亮。
      有许多人还描述说,能感觉到自己“分成两个”,一个是躯壳,躺着的,空的,另一个是“自己”,象气体一样悬浮游离在躯壳的之上的空间。
      这个说法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我不知道,这里所说的“象气体一样”的,会不会就是灵魂。
      我的外祖母弥留之际,我的母亲回光返照时,都说自己看到前面非常非常的光亮。这是我就在病榻前看着,亲耳听过的,尤其是我外祖母,还说道路的两边全是燃的蜡烛。二老神志清醒的所说,我认为是实证的两个真例。
      我还有另外两种例证。
      在我文字记录中,写过我做过好几次梦,都在若干年后一模一样出现在真实的生活中,包括背景、人物、动作,甚至声音。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并没有能够让我臣服。为什么我能预见到未来呢?
      还有,为什么会有感应?我的父亲去世是04年1月3日清晨6时10分,我在国内外的小孩,都在那天不到6点梦见到翁到过他们那里,然后离开。这怎么解释?我看过听过许多人有过类似的事情,还有双胞胎相互之间无数的感应故事。
      对此未知现象,我赞成一种见解,认为不应该一概以迷信而不求解,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应该建立一门未知现象学,来从事专门的研究。
      总之,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因此,我常说“头上三尺有神灵”。当然,提到“神灵”。这就关系到灵魂的归属和管理问题。
      人类创造诸神,归宗以教,解决的就是对人类灵魂进行管理的。

      关于佛。几十年里,我看过些说佛、学佛、近佛方面的书。最能让我接受的核心,即“佛即是心”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心予乐,不在于是否结佛缘,拔悲苦情,因众生同在一宇宙。
      所有佛的经、禅、语、传、言,当然都是人在说话。
      释迦牟尼是人,为了宏扬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创造了“佛”,并将原本的虚无,造像成可见的形象,而形象又是美的,致使在他心中的虚无,有了人人可以参拜的具象。其他传教者变幻手法和说法,于是,后来的“佛”就不在自己的心,不以自己为佛的主体和载体,相反,成了客体和供座。于是乎,便有了以人间行贿的俗举,对客观的泥塑木雕进行膜拜,结果养肥了以佛为名的不是佛的俗人。这样的人,自己不但得不到正确的修养,还差遣了菩萨为其在世谋不是本份,因此与佛的缘不是福缘,而是孽缘。可惜,能象弘一法师那样的人,少而又少,罕见到现在的几近没有,而众多求神拜佛的人,并不明白这事理,所以佛是难得知己的。
      我相信“头上三尺有神灵”是因为对某些现象无法解释,又冥冥中觉其有,而无法解释的,又何曾不是自己的心思呢?
      阿姨,你在下放时告诉我说,你的家乡乐清在你爷爷那年代有座庙宇,是建在商贾云集市井中心的,门口有楹联:“你的计算非凡,进一回,退一回,谁知满盘皆是错;我却模糊不答,有几件,记几件,到头结算总不差。”
      我记了几十年,警觉了几十年。所以,凡事我都适可而止,既不是不作为,也不过度,就因为自有心佛。
      前天我告诉过你,说我计划下个月去西藏。最近,看些西藏方面的资料,其中关于藏传佛教“脱苦出世”之说,与汉人佛教“投胎入世”的,迥然不同,让我另有觉悟。等我去了,回来了,再把我的收获向你报告。
                         
                     2010-07-21  阿广今返山城
      今番暑期回家,阿吾一星期,阿广半个月,阿叶留在上面帮做家务。
      仨都考上理想的高中学校,他们开始了新的学业,我这里又一下子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