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拾果(学问)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菩提拾果(学问)
 

净空和尚算题之追究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11/1739.html   的页面上,载入了19日我的短篇小说《净空和尚的算题》,旋即象往常一样得到些位人客的评议,加上我提请几位亲友看后发表想法,页面有的和后台私言的,合计有三十余则解题、答案,或多或少都夹着对我的反问。
      对于不得已所采取虚构故事而并不是真实日志这一形式,确不是我乐意而为的,是因为我在某个方面、在某一时间里,想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却不能有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又不想让情感流逝的所为。照理说,是不应该自己来揭示内在潜意的,否则,还不如直白了那思想便好。
      到今日,距写成那篇业已十天,现在来写当初之所以那么写,只能是回忆了。回忆的东西,无论多么力求如其时实,都会有丁点的稍微的偏差。又因为,当时我是作者,为了表达,而现在我是读者,为了理解,感觉因所事的不同,肯定出现了差别。

所以,我归纳了大家对我的反问后,觉得自己除了关系到“创作过程”方面的,只可是作者的交代外,其它的,都应该同样以读者的阅读心得来追究作品的本身。

      1、 究竟是一道算题还是二道算题?

      答:实际是有许多道题,而故事直接提出的,是一道算题和一道问题。
      第一道是算题。1956年,“我”十岁,上小学五年级,地点在实景寺。算题是净空和尚要“我”把“我的”“一个梨、一根香蕉、一串葡萄和两块葱花荷包蛋煎饼”分给四个最要好的同学朋友,怎么分?
      第二道是问题。 “这个月”,即 5 月的 12 日,地点在心匀寺。是净空和尚要“我”把假如“我”有一座三层的楼房,一块三亩的空地,一个年利润三百万的小企业,分给我的孩子、弟弟和妹妹,会怎么分?
      为什么我会认为实际是有许多道题呢?
      因为,当“我”叙说那道算术题目后,净空和尚问“五十四年前的问题,现今施主一定有了新的答案了吧?”之后,又问“那施主新的答案也是刚才问题的答案吗?”时,“我”连连称“是!”,并认定“如果都是类似的问题,那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所以,“类似的问题”会有许多。
      这里,我是将“问题”的“题”跟“算题”区分开来看的。理由是:作品中的第一道是务实的算题,故事安排在“前虚山”的“实景寺”,而第二道题却是问题,是务虚的“假如”,故事因“实景寺已不在原址”,改在了“心匀寺”,可见,作者在创作时将题目从一实食物到通虚类似,从手动的可“分”到于“心”情理难以“匀”,是着意有为的。
      因此,《净空和尚的算题》的故事发展脉络,是从“算题”延伸到“问题”,以及求得答案的过程。

      2、究竟什么是正确的答案?
      答:1956 年的分食,有实物,有人数,从纯算术而言,分成五份,各得一份,这是最公平的。从实际可操作来实行,方法则有多种,并不存在什么难处。尤其是“我”本身的思想就很简单“随便啊,他们谁爱吃什么就拿什么啊!不用分的。”又何况大家“都有带”,都乐于“把东西合在一起吃啊!”因此,从这些点来看,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真这么做了,由于食物的品种不同,个头的大小差异,要准确的平均分是不可能的。既然有稍微的大小多少的区别,那么,五个孩子中就没一个内心有点“嘀咕”的?
      如果有“嘀咕”,那“嘀咕”的内涵就可能——是不是谁跟谁更好?是不是谁看不起我?一说“随便拿”,那他为什么抢着要走我也要的那份……,渐渐地,犯“嘀咕”的人就把自己想象成“受欺负”的,于是,从此慢慢地“不跟他们好了”,或者找到其中也“受欺负”的,“结”成“我们两个一起玩”。
      这才是“我”和“大家”说出答案后,净空和尚说:“如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还来这寺里,再把答案告诉我吧!”
      净空和尚的发问,是将问题作为算题来出的。当时的答案是算术的答案,而多年以后的答案,则应该是问题的答案。
      2010 年 5 月 12 日的题也有假设的实物——不是儿时一餐饭食的小可,而是具有丰厚价值的财产。同样,有实物,有人数,“分”的方案则涉及到法律——父亲的财产自己的孩子来分享和继承,不关亲戚的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也要得到;情理——因为孩子的叔叔、姑姑曾经有过长年的资助,甚至有重大的恩德施予,为什么他们就得不到或只分得一点;凭什么这个分给那个人,那个分给这个人;……因为“我”还活着,“我”的财产,照理说由“我”来决定,为什么会引起你们这么多意见,没有一个人完全满意的……
      净空和尚的发问,显然已经不是物质,而是关系到人心。
      这后一道题最好的答案,应该是既合法律规定,又通情达理的。那就是:“我”有责任教育孩子们,明白世理与情理,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懂得物欲与亲情的关系,施与报的关系,从而在先按法律规定继承财产后,将分得的酌情奉献给叔叔和姑姑。同时,“我”有必要让弟弟、妹妹明白,感谢他们的手足亲情,叙述自己在“分”法上的犹豫来自对后果怎样的担心,因为为了好的后果,而不得不取道法律,再回归亲情的必要,使之理解。
      否则,其它的任何方法都会产生大过于此的不快。
      从反面的角度来看,既然“分”的后果无论如何都会有不快,那“不分”似乎是最好的。
      净空和尚的问题是“分”,“不分”能作为答案吗?

      3、究竟要表达什么?
      答:短篇小说究竟要通过故事来表达什么,这应该只有作者来述说其创作的本意,才能知晓的。有亲历写小说的作者,会有一个说出来让从来只是读者的人不相信的经验,这就是:写着写着,人物的走向有可能不再按照原先构想的那样走下去;写着写着,到后来完全不再是最初要表达的主题,意思会不由自主的发生了偏离。
      现在看到成品的《净空和尚的算题》,要表达的是人的物欲与人的在物欲基础上的意识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关系到作者创造了出“算题”的,不是带领去秋游的老师,而是净空和尚。不是小学生想到的“尽是空的”的“尽空”,而是出家人意识里面的“干 净”的“净”,“空’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空”。
      老师出“算题”,是可以计算着“做“出来的,而佛家的“问题”则必须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履历来参破,才有“类似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答案。从这点结合佛家所言的“六根清净”来看,净空和尚的“算题”类似禅。
      要参破“净空”不是“尽空”,那么,首先要懂得“六根清净”的道理。
      基于篇幅和不必要,《净空和尚的算题》把“六根清净”隐在“净空”里,包括净空和尚其人物的经历、智慧和后来的所在。

      4、 究竟是怎么样构思出这个题材的?
      答: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回到写它的作者我来。
      关于人与物的关系、物欲与世情、人情的关系,我读过的中国古今人文书籍几乎无不渗透着有,现实的真实事件更举目皆是。怎么样把自己的心得,以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而不是理论的,也不是要强调自己的观点有多么正确的,是前十来天时想到的。
      我不喜欢当代的一些物欲横流不干不净的借“佛”为名不行为佛的出家人,尤其是大腹便便的和尚。但我又找不到比“佛”更合适的哲人,所以最后还是创造出一位远离“昌盛和富丽”,“独在一峰顶上”,独一屋、独一室、独一龛、独一佛、独一供、独一灯、独一经的独一和尚,以为“净空”。赋之生命和生活的环境,为的是烘托他行为的追求思想,思想的无欲境界。
      作者我不能以净空和尚自诩,但其行为和思想,无疑是我崇高的人为幻象。
      正因为不是理论的,而是幻象的,所以在一开始就将自己放进小说里去,把时间设置在作者我的真实年龄和时日,我因为是作品中的“我”,所以,才有我崇高的人为幻象——净空。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我是有财产的,事实是除几架书籍和些新的“古董”,存钱不过千元,所谓股票上有我的姓名,那是人家借我的身份证去炒股,一分一厘不属我的。我之所以还要“假如”出“有一座三层的楼房,一块三亩的空地,一个年利润三百万的小企业”,也算是对我所有“财产”的否定。
      为什么我没有存钱?因为我将本是不多的,用于生存、行旅和不多的人际,以达到真实的实物的净空。
      然而,我的思想却是复杂的。
      所以,我会追求思想的净空。

      5、 究竟还有哪些写的是必要去理解的?
      在我看来,好看的短篇小说,首要的是故事性一定是耐看的。要写到那份上,就得不留
      痕迹的把些思想的东西隐在或隐去。
      就作为读者的我来看,前面,我看出来了“算题”中隐在有“问题”。
      还看出来,“净空”境界的升华,是隐在从“前虚山”的“实景寺”到“心匀寺”的几十年过程中的。
      后面,“2006 年的春天,我找到的实景寺已不在原址,而且昌盛和富丽。问过可有叫‘净空’和尚的,几十号的光头,竟无一人有见识。问当地村中老者,有二位回忆之,说文化大革命前,实景寺已经残破不堪,没了香火进供后,原先大小四个和尚,最后就剩下净空。文革初年,因为净空以往对人的好,才幸免批斗,逃离去了,不知后来怎么样,应该还了俗的。”一节的叙事,隐去了世道的变迁、世事的变幻和世象的矛盾与剥离、断续。随后一句“我听后,觉得这是合乎应该的。”是对现实的不得不承认,从而作者隐在有“因缘无果”的意识。
      关于对当代所谓“佛”教头的不满,以“实景寺已不在原址,而且昌盛和富丽”隐去。却以相反的“独在一峰顶上,独一小屋。屋独一室。室独一龛。龛独一佛。佛独一供。供独一灯。灯独一经。经摊开在独一和尚前。”顶针句式强调“独一”,是作者对佛的敬仰之隐在。
      净空和尚那1956年时“专门对着我道”和“他摩了一下我的头”说:“是‘净空’。’”与五十四年后“我目瞪口呆了好一会,站起来,弯下身来,一手把住老和尚的左肩”问:“师傅您的法号是‘净空’?”的对应,隐在有作者对因缘的又一理解——这一理解不同于前面的“因缘无果”,而是“佛缘有果”——这里面的“佛”不是宗教意义的偶像,而是哲学界面的共识。
      这一共识,从“他抬头看了看天——有什么好看的不知道”,到“我的孩子和弟弟、妹妹莫名其妙地顺着我抬头看的天,看天。”始于“我”的 1956 年,及至2010 年;始于“我”的不识,及至“我”的领悟;始于“我”的过去,而及至“我的孩子和弟弟、妹妹”的现在。
      关于重逢,以为和尚“约莫五十开外的年纪”到来方知其是已“七十九虚”的那和尚, “清瘦得已远不是当年的壮硕,甚至比我小时见过的他要矮了许多。只是又怎么也不能想象是位如此年轻的样子。”这是对“净空”的见效给出的直观描写。
      此处,我还得提一下故事中的“泉水”——因为它的自然存在和没有“你的”或“我的”的归属争议,所以它可任意取以为饮,不存在多与少到要“分”的矛盾和难题,所以,作者以“泉水”来衬托人对物欲的占有之起因,还在于此物的量。
      “阿弥”是“无量”的意思。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人之所以追求佛,从这种意义来看,是在追求“无量”。只要“物”的“无量”,才使物欲无了意义。
      “无量”是无数的数量,这是“实景寺”的实景世界。
      “无量”是相对的净空,那是“心匀寺”的虚无境界。
      二者看似相背的,道理却在作品中有一处的结合,这就是:当时在心匀寺着实是七人,净空和尚说是“八位”。


201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