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不合
|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二十八年前,我在第一本的“著书立说”里,写了篇题为“一见钟情有基础”的观点,大意是:在人际交往中,看似毫无“过程”和“基础”的“一见钟情”,实际上,当事人或者当事双方的人,内心都“早已经”存着挑选的“尺度”,也就是所谓的“条件”;只是在,尤其是在多方寻找、选择无果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或者“恰好遇见了”能够“达到了要求的”, 彼此就“一拍即合”了。
那篇文章的立论,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注意”、“注意后”和“随意”这三个专业术语,在包括恋爱婚姻、商务合作、日常伙伴、结党营私等等人际交往普遍存在的现象里,作了一通通俗的解说。
二十八年后,“闪婚”、“ 闪居”、“快闪”的大量发生、出现和存在,已经达到社会非正式群体的族群,“闪婚族”、“快闪族”,乃至具有社会正式群体性质的、名堂五花八门的“闪婚网”、“快闪吧”、“快闪舞团”、“快闪暴走族”等等,都在全世界一塌就娱乐糊涂。网络化的世界,更使整个地球“不再有”国界、种族、地域的分划、藩篱,而观念、态度、价值、需要、取向,则成为“一见钟情”,也就是“一拍即合”的因缘。
上述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笔录解说,我自见证。
那篇文章具体怎么写的,忘了。
忘了的好。不忘,显得二十八年来思想没进步。
反过来,我记得两岁时,我的父亲给我买的第一个皮球。
从两岁到五岁,我的父亲先后买给我三个皮球。同样是胶皮的,表面喷了七彩漆的,没有打气孔的,只是小、中、大的区别。小的,两岁用“抱”、“兜着走”、“滚着玩”;中的,三、四岁的小手懂得“托”,“丢来丢去”,“往土墙上扔”;大的,也就一只小碗大小,四、五岁的小孩知道怎么“拍”。
那时代,别说我们这些山区的小孩,就连大人也不一定见识过“足球”,也没谁舍得把皮球拿来踢的。“会踢坏的”是不言而喻的共同意识。皮球,是拿来“拍”的,所以游戏的名称叫“拍皮球”。
谁先拍,有二种情况决定,一般是谁的皮球谁先拍,其他的小朋友用“锤子、剪刀、布”来排序。动作是——第一下,使出适当的力量往地面“丢”,见到皮球弹到小肚子的高度,用手心拍击它,如此重复让球上下,直到没有拍到,“球跑了”,“你死了”,就轮下一个小朋友来拍。胜负以“拍多少下”为计。
随着小小年纪的长进,拍的花样会增加,譬如跨腿、转身、高度,也有参与人数多个和“分边”的。
我肢体的敏感度先天的差,而且是小朋友里最差的。无数次第一下就没拍到,或者拍歪了,不计其数地导致其他人的“幸灾乐祸”——“一下子就死了”和“他一死就是我的”。
这一游戏现今我没再见。回想起来,我真实的——不仅小时候拍皮球“一拍不合”,几十年来,人家赞我“阅人无数”,却也批我“太挑剔”,以至于“一拍不合”与“一见钟情”的比例,估计不到1000:1。
不能“一拍即合”,罕有“一见钟情”,当然独我,满世界多呢!各各原因的因为之。我的不能“一拍即合”,旁观我者以为我“条件太高”,“老是不肯放低‘标准’”,而我实在是“希望各方面都合得来”的“有一方面不是很合”。
没有从手心对没对准球,没有从使出力量的大小适当不适当,没有就皮球的来势走向,光就本意而为,这样当然就“一拍不合”。何况自己即使就是“皮球”的主人,也未必就“主动”去“第一个拍”。
三点觉悟:
孤独虽然有先天基因,也自有后天的养成。
从二岁到二十八年前,从二十八年前以来,总共的将近七十年里,“得一知己足矣”。
会讲理论的,不一定能实践。
2014-08-23
【本篇有关】
2006-12-21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卷首简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