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跟团欧洲游的那个团之第一天,也就是11月29日,导游带领一伙人前去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第三个景点:一座泉池
导游在去路的旅游大巴上的介绍说:“现在的罗马城市,仍然保留着古罗马帝国时期三千多个浴场的景观,或者遗迹嚯!”
结束旅行,回到家后,我找到一些资料,落实了相关:
一、受受古希腊泛神论文化精神和实体建筑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的古罗马帝国也把每个城邦的各种自然现象,分别托付给神话或者宗教认作的某一位神灵的支配,为此各种为祀奉神灵建造起必要的庙宇殿堂。神庙从此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其前面的广场,以及周边应运而生出为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交易的场所,储存公共财富的所在;议会、法庭、竞技场、大剧场、会堂、餐店、咖啡吧、厕所、市场,演讲坛,斗兽场、旅舍、图书馆、档案馆等等的公共建筑,更加配套,形成罗马城市的一个典型特点。
公共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理所当然逐步成为一个完整的管区。其中的庙宇、都成了广场的一部分,起到宗教与社会二元的功能。当然,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人们把它当作了购物、参政、闲谈的中心、集会的场所。
二、结合本都城温泉眼总数不下三千多个的地理,不同时代的政府都要利用其巨大的财政,都有在十字路口或者人群多聚的地方,设计制作形态不一,高低大小,风格各异的泉池作品。许多大水量的泉被开发建造成私家浴池,相当大地方面积而且足够大水量的,则由政府或者慈善机构,以及商业名流人士出资,建造成包括热浴、温浴、冷浴、蒸气的公共澡场、会谈所、舞厅、餐店、咖啡馆、图书馆等等设施完备、规模巨大的大理石建筑。其中以卡拉卡拉(Caracalla)皇帝名字,建造了一座占地约十六万平方米,相当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北京鸟巢基底占地8万平方米两倍之大的室内公共澡所,能同时容纳两千人沐浴。至于露天的天然水温的泉池,更自然就成为夏季的浴场,甚至喜欢冬泳人的活动场地。
三、古罗马人认为,文明的人体表现,首先是身体的干净,其次是体型的健美,第三是美的服装与搭配。由于公共浴场绝大多数免费开放,即便有收费的,价格也相当低廉,所以不光全体自由民能够共同享受,就是奴隶也有合适其身份的浴场,从而成就了当时罗马帝国极为盛行的主流文化之一:洗澡文化。
四、最初还以男女分场的,体表穿衣披布的,只在白天开放的公共浴场,当生活享受与性欲从还只是在于言谈的取乐渐渐大胆到动作时,藉以古希腊裸体美学意识的口实和哲学思想,即便教会遮掩了性,却也保留了裸体美学,一切的“不可以”和“不应该”到后来,全被破除了。
五、我们那天参观的,是在古罗马帝国最负盛名的露天泉池。
它最早是在公元前十九世纪,阿格利帕的罗马军队按照一女子的指示,找到那口出即可饮的泉水,因此赋名“贞女泉”。
1523至1534年教皇克来孟七世希望建造一座海神庙,选址就在他能够从自己办公的吉瑞纳宫面窗可见的对面贞女泉的地方,只是这口喷泉出水量不大,希望能将附近一带泉水引到这里来会合成为一座足够大的泉池。
随着这位教宗的去世,其构想直到其后的第十二任教宗克来孟八世担职的1592至1605年期间重拾。
之后,再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程在1730至1740年担职的克来孟十二世在1732年宣布正式开工,完工是这之后足足三十年的1762年,教宗克来孟十三世享受到罗马最后的这件极具十七、十八世纪由意大利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的建筑和装饰风格的杰作。
关于这个工程,国内的搜索引擎只有:“建造者为十八世纪建筑师沙尔威(Nicolo Salvi)”,“设计师是尼科拉•萨尔维”和“1762 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设计”。
我查“沙尔威(Nicolo Salvi)”、“尼科拉•萨尔维”,都无任何回答,而“1762年”是这个工程已经完工的年份,倘若专指喷泉最主要的那尊男雕像是他的作品,却有可能,但再也没有“伯拉奇(Pie- tro Bracci)”别的任何资料。
上述这些历时拖沓的史料,似乎很可以作为为什么这个泉池正式名称是“Fontana di Trevi”中文音译加意译特为“特雷维喷泉”的注解,因为“Trevi”就是“三岔路”;这“Fontana”“喷泉”,合成的不就是“三岔路口喷泉”吗?当人们以地标随口叫法成为习惯之后,不忘初衷的“贞女泉”,也就忘乎所以地忘了。
六、我一直很注意,这么巨大的雕塑群像是为什么而立的。
直到在资料上查阅到中间的那尊是海神时,才回顾到前面第五说到的“教皇克来孟七世希望建造一座海神庙”。
我记得在希腊神话里,古希腊人把大海的威力和实质形象化为不同层次的海中神明,最高海神是波塞冬。
按照古希腊神话谱系,波塞冬是克罗诺斯和瑞娅的儿子,与宙斯、哈得斯、赫拉、得墨特尔 等为同胞兄弟姐妹,妻子是海中女神安菲特里泰,。两位通常居住在海底宫殿里,只是波塞冬也常常居住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埃盖,并且时不时出现于海面或在陆上活动,参加奥林波斯神界会议,同其他神明一样在那里饮宴,干预人间生活。
波塞冬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神明。在宙斯成为奥林波斯主神之后,他成为奥林波斯十二大神之一,从而排挤了原先所有的古老海神,掌管辽阔无际的水域。同时与些对宙斯的独断专行颇有怨言的神明一起,甚至与赫拉合谋,企图束缚宙斯的权力。甚至凭借着自身的魁梧壮硕,既统治大海,又支撑大地的威力,竟敢从海中升起,手持三股叉,搅动大海,使大海浪涛翻滚;有时又化作凡人,与宙斯针锋相对,不让宙斯对希腊人施行镇压。为此,甚至还鼓励和帮助希腊人作战。他任性而无情,如同大海的昏暗深渊,还包含无数的暗礁、旋涡和各种突发的惊涛骇浪,还有各种海怪和陌生的地域。
很显然,教宗即使可以为之塑造神像,却以示大海隐藏的种种危险。也不要为之建造庙宇。
其实,教宗们要建造的,是在罗马十二主神中,与波塞冬老海神对应的另一个海神,尼普顿。
尼普顿也手持三股叉,但人们更喜欢说那是“三叉戟”,他通常的外形轮廓则由人首鱼、海豚和水下生物组成,掌管着包括海洋、风暴、地震、马匹等等三分之一的宇宙万物,天体中的海王星的拉丁名“Neptunus”就是起源于他,天文符号即是他的“三叉戟”。公元前25年,古罗马就在赛马场附近建立他的庙。
七、这座海神庙前,尼普顿是以战胜者凯旋归来的现其真身,他不再执着三叉戟,而这时作为他的坐骑,长着马头、鳍背、海豚尾,露出海面时前腿有脚爪,脚爪之间有蹼的怪兽“Hippocampus”——两匹“海马”,虽然共同拉着一辆硕大贝壳的马车,却仍然要扩张于世:海神左下的那匹,开始恢复温顺,趋向服从,象征平静,而右边的,奋力昂首嘶鸣,显然还处在极度亢奋的状态,甚至力图再战,象征勇猛,只是这时,他们仍然分别由两个人身鱼尾的男性掌控。尼普顿侧面向其右,相貌既桀骜群雄,藐视邪恶,又平静于芸芸众生,带有安抚战马好生休养生息的意思。
为此,最高处的两尊天使俯瞰大地和水域;陪伴在尼普顿海神左右的女子,分别象征“富饶”、“安乐”。上部左面有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显示出此泉的发端。
整座喷泉是一群雕,坐落在象征四海来会的巨大泉池之上,连同背面有户口却不被打开窗的,宽20米、高26米的楼墙,正是其背后楼的主体——海神庙宫殿的门面,却不是其出入口。
七、尼普顿海神庙的宗教功能是力量的威猛,是胜利的预兆,是归来的庇佑,所以,在它建成之后,罗马军团出征前,都要到这里来,背转身,越过左肩投一枚硬币入水,许愿“Fa ritorno a Roma”,“再回罗马”必得实现。之后,其被俗称作“许愿池”,“幸福池” 投两枚硬币代表两个与喜爱的人结合,三枚硬币则能令讨厌的人离开,等等,这些都是由此的衍生。
八、其实,无论这个泉池被叫做什么,在其被作为全世界著名景点之前,它也是一个公共的露天裸体浴场,可同时容纳400人。即使成为景点之后,也还有个别的人跳入水中,享受古老的幸福。
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