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倘若不是要去圣彼得堡,我也就不晓得彼得保罗要塞在圣彼得堡建城之前。
倘若不是去过彼得保罗要塞,从那里沿着涅瓦河流向眺望到波罗的海,再次联想起在夏宫花园看过的同样湛蓝的海域,我也就不会在旅游归家之后,很花些日时,来查阅关于俄罗斯巧取豪夺疆土的帝国历史。
那样的话,我应该还犹如没有彼得保罗要塞,没有圣彼得堡之前,那里还是一大片属于瑞典国土的沼泽地。
追溯俄国,可以上至其族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只是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国,虽然称帝,但其帝国的地位并不被欧洲承认。直到1462年伊凡三世登基之后,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几个公国终于被征服到臣服莫斯科公国,莫斯科才称得上“统一了”。1480年,与阿赫马德汗的战斗之后,由于金帐汗国的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两个半世纪来蒙古鞑靼人对沙俄的统治才得以结束,伊凡三世的俄国才不再向其交贡。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权力。史称《伊凡三世法典》或《1497年法典》。
1547年伊凡四世,以拉丁语Caesar“凯撒(皇帝)”的俄语近音царь自称。
大清国则半音译半义译为“沙皇”。
1696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成为沙皇,一开始他为了保护南方的国界而开始对抗鞑靼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拜访了勃兰登堡、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
1721年彼得大帝改称俄罗斯帝国,他的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入侵欧亚多个国家,不断扩张疆土,强取别国大片领土占为己有的行径,一直到上世纪被推翻时,历朝沿袭不绝。
其中包括:17世纪中期,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东侵大清国,迫使大清国在鸦片战争的1858年与之签订《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两国共管。1860年)再签《中俄北京条约》,大清国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这是后话。
之前的1700年,期盼得到波罗的海出海口,并争雄称霸的俄罗斯彼得一世,在与奥斯曼帝国停战的同时,与各怀目的丹麦、波兰萨克森联合,向当时欧洲最强国家之一的瑞典宣战。
1703年胜利打通伊萨斯特法和诺特贝格至因格里亚的通道,1709年在芬兰湾的波尔塔瓦两军再度相遇时,俄国反败为胜于瑞典,吞并的重要领土里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
1721年,瑞典签署了《尼斯塔得条约》,俄国终于得到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窗口。
史曰1700至1721年的这一战争为“大北方战争”,又之“第二次北方战争”。
至此,瑞典透过三十年战争取得的成就化為乌有。为不再战,竭力恢复和平,瑞典屈辱付出立沃尼亚、爱沙尼亚、英耶曼兰与卡累利阿东部的大片土地。
瑞典从一级强国退位,不再是欧洲政治的主角。
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
波罗的海的霸权自此易主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正式取代瑞典王国,成為波罗的海的强权。
上述提及的其它各国之下场此处略去不表。
1703年5月27日信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体三位”的彼得大帝以“圣三一”之名,于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
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
在此彼得大帝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而他也当之无愧的称谓俄罗斯的海军之父。同时,还以训练使用火器的步兵为基础,建立了近代化陆军。
由一兔子岛上的一彼得保罗要塞,直到扩建成城的圣彼得堡,不到九年之后的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于此,俄国的西方文明化随即开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出现反日耳曼情绪,沙皇政府遂将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格勒”是俄语град“城市”的汉译,其实其汉语的近似音是“过拉特”。
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为纪念他是“十月革命”在这座城市的发动,将市名改为“列宁格勒”。
苏联解体后,1991年9月6日俄联邦最高苏维埃遵从之前6月12日全民公投54%公民赞成恢复圣彼得堡名称的意愿,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2015-07-10 ~ 07-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