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一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点了我的名,我不得不站起来。他问我:“这次古文考试,你又不及格!你有什么想法吗?”我没吱声。全班静极了。老师又逼了一句:“你究竟打算怎么办?”我冒死回了他一句:“我打算认‘失败’做我的干妈。”大家哄堂大笑,连老师也被逗乐了。不过,他“煞车”灵,马上又转成铁板的脸。我想,这次非被他赶出教室不可了。等大家止住了笑之后,他说道:“唉!在学业上我也曾经是失败者。你下了课就认我做你的‘干爹’吧。”没有人再笑,大家全都很严肃……我从此之后,才理解为什么人们称赞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金石(男,1963年年出生,福建省闽侯县人,中文博士生)
当青年刚从自我心灵的深处探出头来,窥视社会舞台之时,早先已经登台的人们。便有责任迎接青年的上场,引导青年走向人生正路,保护青年安渡风雨;丰富青年的知识,完善青年的人格,使他们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多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都指出,每一个青少年如果能够以稳健、坚定的步伐,踏实地走过社会化过程,必将在其一生一世岁月中,有良好的社会适应与理想的人际关系。”①人们有责任用文化教育来促进青年的社会化。
什么叫文化?
《易经•贲》卦象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诠释“文化”的由来,可见它是来源于“人文”、“化成”。
天文,所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大自然。在古代哲学家的认识中,这大自然里存有所谓的阴、阳二气,泛指一切相对的两种力量,如刚柔、正负、上下、雌雄等等的互为作用。自然界因此而错综复杂、多采多姿,诸如上清下宁、昼日夕月、寒来暑往、冰献出结、动行植止,万物都遵循着物理的稳定规律,表现着生命的灵动风采。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
然而,人类活动的舞台,直古以来低忽变幻,威力无朋,成为摆弄人类活动的无朋疆域。人类却又只能赖以生存,因此必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在摘果猎兽而食时,寻求对宇宙大自然的了解;在逐水草而居时,探究与宇宙大自然的配合……日积月累的生产劳动使人类逐渐地了解了这个宇宙。人心对天“文”的彰“明”,便是所谓的“文明”;对天“文”的合理的鉴定和控制,便是所谓的“止”;而这使“天”之“文明”以“止”的活动,便是所谓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贯通这个意思,用今天的话说,人文,所指的是人类主动运用大自然的万物万理,来为生活服务的各种社会现象。
人类虽然不能创造宇宙,但却因为能主动了解大自然,所以除了直接取用自然物外,还能将自然物的存在结构加以重新组织,使之更贴切于人的特殊需要,远的如耕田以食、凿井以饮、织布以衣、架木以居、斩轮以行;近的象所有的工业产品,一切的生物工程。
人类不仅能直接利用自然物、人为加工产品,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能够呈现出一套套为人类所独具的礼仪、法规、制度、风俗等等。以“民以食为天”的“食”为例,人的本能需要故然不可缺少饮食,但人会因为不甘受辱而宁可饿死,也决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人的饮食原本是为了充饥,但必要时却可以藉与人共餐、劝他人食、让他人食,以示联谊与建交,人不仅自己饮食,还以食物敬供神灵,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人可以在进食时的仪态中展示人文的教养,在接受他人的“礼物”时,沟通彼此的深情……伦理顺应成章,道德演进为序,于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称作“文化”。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文化”由来的诠释,代替“文化”本身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例如‘学文化’就是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也是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这是众所周知的“文化”。
另一种“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②
人自出生开始,就置身于人类社会的文化中;自呀呀学语开始,就接受家庭给予的文化熏陶;自能模仿开始,就被导向人类社会的规范性文化。只是,这里所说的“文化”,都是未尽周详的。以“爱”为例,中国的一岁半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启蒙下,模仿着做亲吻父母面颊的动作。这就是“爱爸爸”和“爱妈妈”;两、三岁时,孩子就很少做这种亲呢的动作了,因为爸爸和妈妈跟他讲过“这么大了还亲,别人看了会笑你了!”那么,“爱”是什么呢? “爱”变成了“大的苹果要让给别人吃,自己吃小的”,道理来自爸爸妈妈讲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待进了幼儿园、上了小学,“爱”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对象也越来越具有不平常的意义。
有这样一件事:某县有一位小学老师,叫学生们做课堂练习,按座号顺序,每人用“我爱……”造个句子,当场说出,不能重复前面已经有同学造过的句子。练习开始——“我爱祖国”;“我爱党”;“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五星红旗”;“我爱社会主义”;“我爱下棋”;“我爱我奶奶”;“我爱我妈妈”;“我爱爸爸”;“我爱老师”;“我爱解放军”;“我爱和平”;“我爱米老鼠”;“我爱人”……
老师命令,“停!”
全班鸦雀无声。
老师问:“这是哪位同学说的?请站起来……丁强同学,你怎么会造这样的句子!这多不好,你懂吗?这种话,只有大人才说的,比如,你爸爸向别人介绍你妈妈,他才可以说:‘这位是我爱人’。懂吗?请你再造一句吧!”
丁强:“老师,‘我爱人’这句话没错。”
老师:“我告诉你错了就是错了,刚上一年级就说这话……”
丁强:“老师,我爸爸说过,‘人是最宝贵的,要爱人’。”
老师:“你回去,告诉你爸爸,就说老师说的,‘人,要看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人都是宝贵的’!”
这则传闻早已销声匿迹,而中国的文化却耿耿于怀,小丁强也许从此之后,抹去了心灵中写过的“我爱人”;那位老师依旧还在“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韩愈于公元803年作了《师说》,此句便继往开来地被中国人奉做教育者的职责。任凭年轮如何周转,也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只有言及师者,下文便自然见得分晓。倘若需要讲解文句的意思,知道的人一定很多:老师,是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事实上,“传道受业解惑”已经构成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人们之所以送子女到学校学习,就是因为自有私塾以来,家庭教育功能的极大局限已在学校教育功能的完备中被反衬了出来。尤其是现代人通过现代的、进步的、科学的、系统的文化教育,有了获得众所周知的文化的机会,也有了对非众所周知的文化的追求。
从教育的内容而言,表面上都是文化知识,而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文化价值的评判。韩愈所处的时代,所“传”的“道”,是儒家的道统;所“授”的“业”,是包括礼、乐、射、御(驭)、书、数在内的“六艺”学业,所“解”的“惑”,当然也就是对前二者的不了解加以了解。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道”,指“四化”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业”,是包括人类迄今已经掌握的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业,所“解”的“惑”,也就是人类对宇宙万事万物还感到疑难的问题。其中,“道”的区别带有本质性。即使“六艺”已被当今的学业所吸取,甚至教育的内容十分相近,但后者对前者也必有取值上的不同,例如,“射”,古代人以射作为生产方式和战事技术的一种,随着历史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和战争武器的更新,古代人的射沿革至今,除极少数相当落后的猎手还以它作为生产方式外,“射”只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项目得以教学。可见,文化的价值随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就教育所直接产生的作用而言,表面上只是受教育者对其几种学业的认知和掌握,而实际结果就不仅于此。诸如认知的深化促使思维方式进步,那是显然的!而思维方式的进步不仅使认知的程度继续深化,并且还使认知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潜在的;认知的正误得到文化价值标准的评判,那是直接的,而由此取得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这是间接的。例如,一个小学生对1+1=2的最初理解,总是凭借教师作直观教学而懂得:“盘子里有1只苹果,再放进1只苹果,盘子里就有了2只苹果”,这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当这个学生上了中学,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答“x+y=2,当x=y,且都是正整数时,X和y的值都是1”,这是抽象思维,认知的程度明显的是因为思维方法的进步而深化了;事隔十多年后,当年的学生己经结婚了,对于“什么是家庭”,他的答案是1+1≥3,这是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更高层次的顿悟思维的结果,它说明此人认知的范畴从数学扩张到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这不是数学教学的直接作用。至于文化价值的评判和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二者的认知,另有一例。
我曾经与青年朋友孙祖声(男,1967年出生,湖北省监利县人,大学四年级学生)讨论过,大学教育最能指导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是什么。就这个问题,他谈了以下的看法:“关键在于有没有‘三教九流’。大学教育是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文化供需层次上,都不再是一般的‘绝对真理’的教与学。越是新的学科,知识的统一程度也就越低;越是老的学科,流派也就越不容易统一,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医学也是这样,比方说中医、西医,不同‘流’;中医又分有许多派别。所以,严格地说,大学教育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不同学术的流派、流派治学的道理、流派之间的共同点与分歧、流派的价值意义等等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才是不枉费我们求学的目的。当然,‘三教九流’这个成语,在通常看来是贬义的,但就其本意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儒教、道教、佛教,儒家者流、道家者流、阴阳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小说家者流。它们作为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构架和文化的连接性,都起过、甚至至今还在起着良莠并存的巨大影响。没有哪一本书明确说明‘三教九流’被‘贬’的缘由,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概念与其本身的事实概念,也就分道扬镳了。我之所以借用它,是因为我尊重它的事实概念。我所认为的大学要有‘三教九流’,当然已经不是其本来所指的三教九流了。”
我赞同孙祖声同学的见解。他所谓的“事实概念”,照我的理解,源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价值概念”,刚来自主观意识的“事实”。他所持的对“三教九流”文化价值评判标准,是传统的文化价值评判的间接结果。
教育的结果是什么,韩愈没有在《师说》中阐明,千百年来,教者教而不厌,学者学而不倦,只可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终极目的却不得深究。呜呼!知道“有的放矢”者众,而察得“无的放矢”者寡矣。
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文化教育才“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③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道受业解惑”的全面意义在于“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利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④
培育实现崇高目标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人们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了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现状,我在7月14日,邀请了8位街坊邻里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家里聚会。一则,他们自幼与我相熟,完全可期望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则,他们刚刚参加过1987年高考,“十年寒窗”、“一介书生”,想必定有切身见地,三则,我想了解的问题,关系到他们即将登上社会舞台的态度,所以,我对聚会效果颇是胸有成竹。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聚会中,最有意思的是,各人用高考的各个科目知识,以比喻的手法谈谈师生关系或“老师给了我们什么”。至于科目的分派,按抽签解决。整个气氛犹如电视台举办知识竞赛——
1.林拂晓(男):“我抽到的是‘语文’。我记得曹植《七步诗》写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觉得,老师就象豆萁,我们就象釜中的豆子。”当有人提出,这里的“本是同根生”,比喻不当时,他补充道:“我们是学生,老师曾经也是学生,所以‘同根生’。至于‘相煎’,指的是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虽然出于一片好心,但也太狠心了——上课、补课;作业、补充练习题;重点班、差班……只差一点没把我们给煎焦了!”
众人听此话后,不禁个个长吁短叹。
2.林琛(男):“我抽到的是。‘数学’。准备高考前,老师给我们一大堆数学历届高考试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他向我要了一张纸和一文笔,边写边说:“那是清华大学1949年的招生试题,‘求证;(x+b)(x+c)+(x+c)(x+a)+(x+a)(x+b)为含x的整平方式,则a=b=c’,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就象X,我们就象a、b、c,只要我们是实数实实在在的人,我们应该是相同的。”
大家没有急着对此比喻予以评判,我想,这是因为林琛同学把具体的人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大家还需要有个时间,把这些符号加以理解吧!
3.黄杨(女):“我抽到的是‘化学’。居里夫人从数吨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1克氯化镭,她是伟大的。但是她用过的沥青铀矿,后来怎样了呢,只有考不取大学的学生才知道。”
大家觉得这种比喻太妙了。
4.曾心平(女):“我抽到了‘英语’。我在这里借看了一下《汉英词典》,觉得这个例句大致能反映我想说的,唉,就在这——第692页:Some people may appear impressive when discoursing onmilitary science in books,but when it comesto actual fighting,they may not win a battie.汉语的意思是,‘战争的学问,有些人可以在书本上讲得头头是道,但打起仗来却不一定能取胜’。”
尽管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目的,但我却对它费解。它居然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喝彩!我想,其中定有奥妙——There must be more to it thau meels the eye.
5.黄新春(男):“我抽到的是‘政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老师把‘相对’给了我们,而他们自己总强调‘绝对’。”
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赞成。
6.董正(男):“‘地理’在我这里。我觉得,在老师面前,‘哥伦布’永远不会发现新大陆。”
大家一致同意这种比喻,但有人建议:“如果把‘不会’改成‘不许’更好。”
7.张军军(男):“我抽到的是‘物理’。老师利用知识的‘电磁感应’作用,将我们这些不同素质的‘电压’之男、女‘交流电’,变成文化程度的‘频率’相同、而‘电压’不同的‘交流电’,所以老师是‘变压器’,学校是‘变电站’。”
我和大家一样,没有不赞扬这个高见的。
8.张丰羽(男):“我抽到‘生物’。遗传和变异,也是师生的关系。”
大家认为,这个比喻“可以理解,但太不够味了”。于是,众人决定把余下的历史科让他来讲。他答应了。
张丰羽想了一会儿,忽然他说:“好!我有了!”只见他用手把一个个同学的头给摸了一遍,最后将手落在张军军的头上,大声地说道:“老师们把人类的头盖骨——周口店‘北京人’的、门捷列夫的、李自的、杜甫的、祖冲之的、哥伦布的、马克思的、达尔文的……打开来,把他们的智慧装进了你的、我的、他的、她的、我们后人的大脑里。可是,我们考完试也就还给老师了。老师就摸着我们的头,对着宇宙呼唤:‘魂兮归来’⑤!”
众人大为惊叹!“张丰羽简直是在演出!”
啊!中国的文化教育,已将中国的青年人迎接到了社会的舞台!
——————————————————
(注解略)
(1988年9月出版《人与人》—6.人的系统文化教育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