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皆知水火是不相容的。倘若借问“水能助火燃烧,懂吗”,恐怕点头的就不大普遍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水助火燃的场面:大煤灶烈焰腾腾,司灶工人在往灶里添煤时,总是把干煤粉调进适当的水,和成煤泥糊糊,然后加在烈火上。为什么?因为水里含有氧,有助燃的作用。在家庭煤灶燃火时,也可以将要添入灶去的蜂窝煤块在水里稍微浸一下,那样,这块煤会燃得更旺。
自信与自卑,也如水火难以相容一样,一般认为是不可能同在的,自信是相信自己,有把握,而自卑却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轻视自己。二者为截然相反、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但有时又存在于一体之中,互为作用。请看以下这样几个例子:
贝多芬耳聋了二十年,平日他总希望能够复聪。这个痛苦,致使他生命临终时断断续续地说出“到了天堂,我就能听见了。”显然,他自信平生的伟大作为,使得他不会被打入地狱,而在天堂上可以恢复听觉。但是,这句话又深深的包含了二十年来,作为音乐家却没能听到自己刨作的音乐的自卑;
拉伯雷意识到自己就要去世,最后说了一句话:“该把幕帷放下了,滑稽戏演完了。”这位十六世纪法国著名的讽刺戏剧家,无疑自信他的贡献都在戏剧舞台上,但又潜藏着自己的人生不过是滑稽戏主角罢了的自卑;
内森•海尔面对入侵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慷慨就义时大声说“我唯一自卑的是我只能为我的国家献出一次生命。”这位美国民族英雄,虽然明言人死而不能复活为国的自卑,却充满了唯一的生命已经无愧于国的自信。
丘吉尔逝世之前,对身旁的人幽默地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去见上帝,不管上帝是否已经准备好了酷刑来质问我。”第二次世界大城中,这位风云人物,著名的英国首相对着死亡,自信无憾事于世间,但也不无一种命运把握在上帝手中的自卑。
这几位名人的自信与自卑,同在思想最成熟而生命力量微弱之时,矛盾的心理并不同在一事,却同在一体。
是不是只有古人、先人、洋人、名人才具有自信与自卑同在呢?不是的,今人、活人、中国人、普通人也有。且举一例: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社会》杂志刊载了上海某漂染厂一位大龄女青年的文章《一位“大姑娘”的独白》。从豆寇之年到年过三十,这位姑娘屡有与异性相爱之心,却终无知音声气相投。在写过十余年的经历之后,她为自信与自卑的心理作了 以下的叙述"岁月流逝,我加入了无依无靠的单身女子的行列。我可以甘于寂寞、洁身自好,但摆脱不了无穷无尽、纷至沓来的压力和误解。”
在此之前,人们在心理学书籍上,看到的是被分解的自信、自卑。现在,我们有必要对二者的交叉作用作一些分析。
自信与自卑的同在一体,即同在“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当侧重注意自己的优势、能力时,自信的心理产生,并随着加强,自信力也就增大。当过于偏向或夸大别人的优势、能力时,被别人的长处所抑制,削弱了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于是自卑感产生,当对别人与对自己的估量,出现悬殊差别的结论时,自卑就成了心理唯一的活动结果。一般人的心理活动比较单向,或自信,或自卑,既有性格的影响,也有对具体事物的简单评估。那些器重自我,且重视别人的人,面对复杂的或重要的事物时,要平衡相互的力量与得失,难免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之一,也许就是自信与自卑同在。
自信与自卑同在的时间不长,甚至很短。自信、自卑都是心理活动,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事物的处理,要求人们在时间上有所适度。自信与自卑同在一经反复,就使人的外在表现显得优柔寡断。
自信与自卑同在的经常出现,将导致人的性格的复杂化甚至变态。性格是人在对别人、对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自信与自卑毕竟是相互矛盾的两种心理,它与性格所要求表现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必然矛盾。自信与自卑同在时发生的矛盾,最终以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果,或自信,或自卑表现出来;由于矛盾可能反复出现,于是刚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有可能很快被另一种心理活动结果所取代。性格的复杂化,最常见的是性格不稳定。性格的变态,最常见的是反复无常。
自信与自卑同在的最终出现是自信心理反应。有自信时人与有自卑的人,都只以一种心理反应出现,而有自信与自卑同在的人,既不象有自信的人那样自信,也不似有自卑的人那样自卑,它的表现者有受自我器重一面的作用,为了受人器重,就往往以自信为单一心理活动结果反应于外,把自卑深藏于心底。久而久之,也就成为性格复杂化甚至变态的原因之一。
青年人刚跨入社会生活时,很容易以自信之心来设想或参加社会的种种变率,显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来,有一种充分发挥自我、表现自我的不可压抑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一段时间后,会遇到困难,碰到钉子,遭到挫折,受些风险,又会猛然间怀疑自己的力量,产生对社会不满意的种种情绪。要是一开始就知道要受到大的失败,难免从自信突落为自卑。在这种从单一的自信转化出现含有自卑心理时,自信与自卑同在的状况就会出现。
水助火燃只是极短的燃煤利用,其中还会有难闻之气发出,而最终火烧水尽;若水多于火,则水淹灭火,结局也只是一个。自信与自卑的同在,矛盾将怎样统一,这是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1986
年
10
月新世纪出版社《爱,在我们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