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机
|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6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禾草鱼前几天的突然出现,使我稍事有点意外的高兴。
我们又联系上了。
曾经获得他许多的指点,文论的,创意的,摄影的,生活的,歌曲的,话剧的,都有,让我见识到他推荐给我的许多很合适我的网站。
他是一个相当优秀,而且有作为,大多有别于其他同龄人,甚至超越前辈的青年。
人一有别其他,就不一定合群,甚至相对应都难。禾草鱼是这样的人,我是这样的人。何况我的个性已然固定了立场、动机、诸事的程序和个人原则,不嬗变,而他则有许多机会可以去欧美,随时都有可能在那里成熟。
以为他入了汤,不再来,因此我还专门写了篇记他的文字。
那篇日志类似道别。
既然他再次出现,那我当然就又希望他能如旧日之推新,再予我。
很好,他通过微信转了篇华人青年发表在外媒杂志上的长文来。
我很在意,却因为不舒服于“低头族”的姿势,从头到尾浏览完,意犹未尽。
请他另从QQ上发给我。
他说正在上班,得回家后。
我迫不及待地要记一点读后感,怕初读的心得不复重来。
那篇文章的其中,谈到中国内地人的自杀和杀他,理论的分析,数据的提供,都有。
这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出于我职业的惯性,更出于对人性的兴趣,还出于欲知逻辑对人之行为动机的推理理论。
这个话题正赶上最近几乎每个夜晚都在看的悬疑、惊悸、罪案片。网站下载的。
看这类电影片,我的动机,也就是我很明确的出发点,就在于我的职业惯性对人性的兴趣和逻辑推理出的人之行为动机。
影片有:美国《电话谋杀案》、《惊声尖叫》、《致命ID》、《记忆碎片》;英国 / 澳大利亚《恐怖游轮》、韩国《母亲》、日本《绑架狂想曲》、西班牙《不良教育》;美国 / 法国《穆赫兰道》;美国 / 德国《破绽》、《捉迷藏》。
对于这类的影片,人们必要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才逐渐晓得“谁”、“怎么样”和最终“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就是“动机”。
似乎找不到“动机”,悬疑不解,案件未了,不合逻辑,故事不完整。
《惊声尖叫》却给了我一次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其中的一个人,有一个理由还勉强说得上是他作案的动机,另一个则没有动机,纯粹就是以杀人为快感。
“快感”也算“动机”吗?
尽管二十年前,我已经在佛洛伊德的著作里读到“没有动机”的理论,但有此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并令我不得不接受其观点的,这还是第一次。关键虽然在于——尤其欧美片的编剧,依据就来自佛洛伊德的理论。
禾草鱼在聊天时,提到他曾经有过对自己会不会也会杀人产生怀疑。
我回他说:我有过N次自杀的想法,但杀他人的想法没有。
这段对话过完,我开始写这篇日志时,则想到:有多少人在杀他人之前,是明确了“动机”的?
我还想到: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界来之前,考虑过自己的“动机”是什么吗?
我们没有“动机”的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不可能有“动机”,但是,我们真实地降生到了这个世界。
我们中绝大多数的人,违背身外的“动机”死去。
我告诉了禾草鱼:“我开始写你,很严肃的主题。”
20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