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假想杜甫
|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前天午后着凉,晚上扁桃体肿痛,昨日连服中成药,到晚上咳嗽带痰,鼻涕清水,愈演愈烈,半夜开始发烧,清晨体温降到正常。起床,稍觉无力,又中心摇摇。饮水、服药、如厕,强迫咽食,再躺到床上,静养。
想到以泪洗面的林黛玉,我写过对她的印象越来的越不好,甚至觉得她真是吃饱了撑的,一肚子的醋晃荡,就不再去想她。一句“老病有孤舟”突地映现,于是想到杜甫。
说安史之乱吧,多少百姓颠沛流离,无家可归,他一年有四个方家,有什么好值得后人独独可怜的!再说了他是世代官僚家庭的出身,自己也有一官半职,纵然逃难,也还有人接应,譬如从奉先逃往白水,投靠他舅父门下,而他舅父呢,正是白水的县令。又譬如,暮年的他,老病租船,与妻儿下郴州,因江水大涨困在耒阳县十多日,耒阳县令得知,派人给他送去数量不少的白酒和牛肉。
杜甫诗词全集1168首抽看,除《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有快乐表现,其它不是泪水浸泡过的,就是鼻涕一大坨的。要是患的是重感冒,有我的这样,况且情有可源。那一生尽写凄厉的,不幸的,痛苦的,我看是他的生活态度。
态度固化了他的性格。
后人之所以把杜甫捧得“爱国主义”,是因为“主义”的西来,“革命”的需要。倘若不是“主义”,不为“革命”,那么杜甫也就是一位写实的大诗人。
有一类人凡事到他那里,都不是好事,就连块红糖年糕,也要说那红的不正。
李白“黄河之水”、“六龙回日之高标”,苏东坡流放南蛮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和“听取蛙声一片”,杜甫可及吗?不可及!不可能及!杜甫的内心世界看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糟而又糟的。
这个人,其实有许多的不是、不好,甚至很不好,都被说他好的人故意掩盖掉了。譬如三十岁前他游山玩水到过齐鲁燕赵多国,狎过妓。虽然在唐宋时期,文人名士多半狎妓,白居易尤胜,但起码一点,这个杜甫曾经有风流,曾经有钱,曾经高消费。
杜甫三十岁时中断漫游,回到洛阳,在偃师县的首阳山下筑“陆浑山庄”。试想,他要是贫困潦倒,可以如此房地产?
之后娶了弘农县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为妻。
司农少卿是个什么官呢?此乃主管农业和财政者,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级。
但是,杜甫偏偏就能写得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又让我想到《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作者李绅,当官时,曾一餐吃300个鸡舌头。
婚后的杜甫继续他所谓的颠沛流离,其实是他离家去求官某职,这一去直到四十岁才回,杨氏守空房足十年。这以后,四十一岁、四十四岁,生得二子,再后来几岁,又生一子二女。这才有了后来的“却看妻子愁何在”的同舟生活。
由此可见,为了称誉杜甫“诗圣”,他诸多的负面都被遮掩,故意的不说。
再譬如,杜甫怎么死的。最冠冕堂皇的说法是他得了消渴症,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糖尿病。比较不好的说法是,耒阳县令送给杜甫白酒和牛肉,他吃多了,喝多了,腹胀而死。还有进一步的说法,他吃饱喝足醉醺醺去到江边去,溺水而亡。
我想啊,光就这点来看,起码杜甫是个没有节制力的人,贪食贪杯。他跟李白酒醉之后,在河边捞月的溺水不同,杜甫是现实的,李白是浪漫的。命是革了,“主义”不起来。
杜甫啊!“朱门酒肉臭”你怎么还吃呢?这不是自己找死嘛!
林黛玉又到宝哥哥那里哭诉:“这天底下,怎生地就有拾穗此人,偏不喜欢睹工部的!也难怪他会发烧生了病来的。”
2012-04-15 严重感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