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质
|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在增城两个月,接着到东莞两个月。四个月里,我没拍摄过一幅关于这两座城市景物的照片。不是没有地标性的美丽建筑,也不是找不到好看的景物,而是因为感觉不到它、它作为城市的气质。
有位教建筑学的德国女教授,对中国学生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中国的城市建筑物都是方形的?”我开初听说,也以为然,但想了想,觉得她只说对了一部分。因为,事实上,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尤其特大城市,已经有不少标新立异的、造型奇特的、独具外观与内在的商场、办公楼、酒店、体育馆、展览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等等,反观纽约、东京、香港,不也多以长方形族群顶天立地?
那么,同样形状的中西方造物,让全世界人都一目了然区别得开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在想,倘若这位女教授能因此而联系到中国女性的不缺的美貌和身段;不缺华丽或者淡雅、高贵或者简约的时装,但依然不足以让西方人赞美风韵——这一事实的话题,那么,她就知道应该使用“气质”这个词来表述:“我多么希望在看到你们中国城市有各自造型建筑物的同时,感受到它们所表现的城市气质!”
中国的城市建筑万变不离其宗。
于是,建筑学的设计师们在造型方面很是着力,即使引进鸟巢、水立方、蛋壳、大裤衩、秋裤、小蛮腰、古钱币……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它们的所在城市产生气质性的改变。
当观念作为质地本源的情况下,那么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过是形式的形似,因为缺少从本质里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质”——类似目不可见但心可知觉的“气场”。
在歌手里,中国当今可以自然得体达到这境界的,唯有上海人毛阿敏。她的出场,她的出息,她的走步,她的站立,她几乎不多的手势,就是上海外滩的建筑物,宏大而不霸道,宽阔而带着细腻,无与伦比的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原本只限形容建筑物的,今用于此甚妥当。因为我自然而然联想到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这句话是貂尾续貂合成的。上半句是十七世纪德国大文豪歌德在法国史特拉斯堡,面对圣母大教堂时的赞叹。下半句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豪普德曼在他的名作《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说的。
那么,我想,那位对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物发表感慨的女教授,虽然也是德国人,在二十一世纪,她没能因为她的言语成为流芳。然而,因为她的所说,引发了我对城市气质的感想,引发了我对中国富女——当然,不排除对中国富翁——的气质,产生其中的感想。我应该感谢她。
新闻报道说,中国的富豪们已经启程去英国学习贵族生活,并且在自己的豪宅和别墅雇佣起英国式的管家。
于是又招惹来一大批的唾沫子喷射。
我倒是很支持的。
第一,人家之所以有钱,那是因为人家有能耐有钱,那是人家的心术、手段、体能、时运的把握,好比歌手有独特的好嗓音、有对歌曲独到的悟性、有被商家愿意资助和包装的机遇,一下子红了一样,为什么我们愿意欣赏歌手,而无法接受土豪金呢!
第二,人家用自己的钱财去学习做绅士,做淑女,我们起码得看到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质地”的改造,也就是已经察觉自身和家族缺少“上等人”的气质,那么也就可知有钱人不论承认或者不承认,潜意识里实际上都已经确知自己即使再有钱,在本质上仍然还是“下等人”,或者为自己曾经是“下等人”而羞耻也好,骄傲也好,都有着“本质”的抱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来,当有贵族气质的绅士淑女出现在增城、东莞时,两座城市现在已经撒满春花秋月的林荫道,不知已经又有了几个轮回的砍伐、种植、再砍伐、再种植,而地标性的建筑物不知又增加了多少的多少座、幢、厦、城。但是,我绝对相信:它和它,仍然是现在的气质。
城市的气质没有个一百年,二百年的历史酝酿和积淀,是没有气质的。
景物是气质的表相,表相是思想的景物。
现在没我要拍摄的,再过三十年也没我拍摄的。
20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