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渡影(音画)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寒塘渡影(音画)
 

老渔翁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30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文件下载

(鼠标左键点“文件下载”可看音画原大,右键点在文件下载则目标另存到电脑)




闽剧《珍珠塔》主角方卿有一大段“道情”,我四十岁上下听盒带如醉如痴。尽管是个地道的福州人,但我听方言唱曲,还是非得对着词句看不可。要不,十有八九不知所云。

《老渔翁》有汉语普通话的唱歌,但现在这里我选用了江苏扬州方言的唱曲,意在更接得上词作者郑燮的乡土地气。

郑燮祖籍苏州,江苏兴化人。

郑燮不如郑板桥有名。

“道情”属“小唱”,作品更远不如“难得糊涂”横幅题写有名。

甚至知道“难得糊涂”的,不尽然晓得怪人画竹才是天下第一。

此郑燮者,郑板桥是其后名,在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扬州八怪”里,他位重第二。

知晓这些,其它的关于,便可略去不在这里表述咯。

郑板桥的画集多种,文集只一。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他的文集,清国年代刻本虽多种多样,民国以后竖横排和繁简字两种更是出版商的努力。然,总名大同小异。我收藏的是中华书局 1962 年 1 月第一版的《郑板桥集》。

《道情十首》在集籍时排在“小唱”类,前有“开场白”,中是“道情词”,后以“尾白”,再又“跋语”。这里带引号的说法,我以为只是编辑人为说话的方便而做的区分。其实,查阅刻本,便发现早先的只是分列,并无名称。即使十首的名题:老渔翁、老樵夫、老头陀、老道人、老书生、小乞儿、掩柴扉、邈唐虞、吊龙逄、拨琵琶,也都是为方便说题而取每首的头句字来标的。

《老渔翁》是唯一有今人演唱的。

我在选编《老渔翁》作为《春秋农事》2017 年5 月份的刊头歌曲之用时,对“道情”做了点基本常识的查阅。心得:

一、“道情”,清以前的所谓之“小唱”,以后叫“小调”。

二、曲调随意;随着首创人的多方多次反复歌唱,逐渐传开;再因传唱人的不同,改调、改词、老调新词的,皆自由发挥。所以,《道情十首》的其它九首,应该是可以套用《老渔翁》的曲谱呢。

三、伴唱的乐器单一、极简:通常只用一件尺把两尺长的竹筒,小碗口粗,中节打通,底口绷紧一块动物的薄皮;竖靠左肩,以右手五指拍击底皮,使之有节奏地发出声响。我少年时看电影《洪湖赤卫队》,里面为《小曲好唱口难开》伴奏的老汉,敲的湖北渔鼓就是此物。

四、“道情”之简单与易学,流行和随性,让我联想到更早的“踏歌”,或者说不定就是“踏歌”的演进。因为“踏歌”在绝大多数时候,是行进中的手舞足蹈,完全是自娱自乐的。再看《道情十首》的“开场白”,风趣承袭:“自家板桥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是唤醒痴聋,销除烦恼。每到山青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事业,措大生涯。不免将来请教诸公,以当一笑。”

在编辑郑板桥的《老渔翁》时,文句删繁就简,拿掉了其中原有的“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

伴奏增加了划水音效。





配的是明 • 唐寅《苇渚醉渔图》,立轴,绢本,设色;纵72.2 厘米,横37 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我喜欢它,不仅因为郑板桥的《老渔翁》与它合得上,还更喜欢船篷之下,那渔翁老的秃了顶,累了一天,喝了几口酒,趴一会儿就睡着了。

不过《苇渚醉渔图》有月无山,只好再将来明 • 张路《月下醉渔图》里的山月电脑。

曲调依据清 • 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撰刊《张鞠田琴谱》。

演唱者,今扬州剧团的演员张政。


201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