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藏品·石陶器38幅
|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那天,我问晖晖的第三个问题是,中西博物馆藏品的最大区别。
我现在总结自己的看法是——
西方国家以私人有年代的生活和艺术品的存留物品,以及从战争中和殖民地那里搬走的东西。
我们,除故宫,其它地方博物馆藏品最主要的来源是出土,文字史之前的人类生活遗址占很小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是墓地挖掘获得的陪葬物。
所以,客观地说,我们国家的综合性大博物馆,实际上是殡葬文物收纳处兼展出馆。
本世纪以来,随着民间以谋利占最重要目的的收藏热兴起,有些地方开设了民间的博物馆,私人专题、专项博物馆,尤其是民俗博物馆的出现,“博物”本行才有了必要之“博”的名副其实。
我提请晖晖和阿聿说:在参观博物馆时,如果只是用眼睛看坛坛罐罐、陶俑化石,那么它们就索然无趣。只有通过看,去想象每一件都内涵着人、制造、使用、开始到终结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故事,那才有意思。
要更有意义,则继以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譬如,看远古的陶罐,我们去想象远古的人用什么方法把泥巴块做成圆形?从泥巴块不动,全由人手拿捏,到把泥巴块放在一个“盘”面上,人一边用脚踏动“盘”下的轴,使“盘”旋转,一边用双手来制作需要物,终于成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作方式,后一种的基础是前已种。那么:从仅用上肢到四肢并用,这一进步,我们的祖先用了多少年?这一方式所表现的人的思维大进步,它所带来的影响——人本身的和人类生产方式、方法的,有哪些?
又譬如,坛坛罐罐为什么一开始就是圆形的、平底的,而没有别的形状的?圆形器物表面的纹理,一是用什么划的,二是为什么要划?罐器,从无耳到有耳,表明我们的祖先为此创造了什么物质前提?罐耳朵的大小、个数、安置的部位、耳洞的大小,表明了人类对物理的力学有了哪些合理的认知?有耳罐出现以后,罐面的划纹继续存在,其意义在于?
再譬如,为什么之后的陶罐会是三足?足部“腿”足从尖向上呈乳状圆的意义是什么?
圆形、三足,其中带不带有几何学的初知?如果有,其参照、比较过其它什么形状、多少足?
还譬如,坛罐加盖的陶棺,其大小与今人的骨灰罐相当,那么,里面装的是遗骸还是骨灰?遗骸若不经打碎,而是全块的,颅骨之大、大腿骨之长可能吗?大人的,还是小孩的?那时的人能活多少岁?若是火化的骨灰,表明当时的无神论之同时,不是直接向后来的有神论埋下了暗箭吗?
这就关联到殡葬民俗的由来。
看陪葬品所替代的亡者生前的钟爱,活人给于死人的物质,我们不难想像,相应时期的古人,他们对人死之后的思考。它应该是宗教理论最初的,也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之基础。
人类创造发明和懂得制陶、烧陶,当然是因为知道利用水、土质、火之后,而之前更远的古代,还在石器时期,为了袭击野兽,捕获鱼类,所用的器具中,最无法让我想象的是,石器中的洞,又用的是什么石器来钻成的,怎么能圆到跟现代工业电钻的作为别无二致?
2014-12-14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