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自在(修持)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三门自在(修持)
 

修定淡定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0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在“百度”看到“淡定”的介说,事例不少,却难为理论。虽然我以为“淡定”这一词汇本身可以望文生义,予人感性,理论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因为见到那些罗七八嗦之矢,放而不中的的之后,觉得自在三门的门生,更必须将它作为根本的功课修订,将修炼的要义端正起来,集中记下。
      在佛门,僧侣是不可食葱、蒜、辣椒的,因为其味辛辣浓重,有违本宗教提倡的轻淡。
      许多人以为这是佛教灭“六欲”中香欲、味欲的具体法则。因为“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淡、涩,而“六欲”有“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实情在于佛家并不是这样。
      所谓的“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之说,是始于东汉建安时期(公元196年~220年)著名经注家高诱对“六欲”的注解。高诱的注 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与生俱来怕死亡,要生活, 生活要有滋味,有声色,欲望滋味的嘴要吃,舌要尝;欲望声色的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此皆本能心理,无师自通,不学即会。
      佛家汉文第一本说法“六欲”的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大智度论》,鸠摩罗什在后秦弘始七年(公元405年)从古印度经文《大品般若经》译讫。按《大智度论》卷二的艺术,“六欲”包括色(具体)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皮肤)细滑欲、人相欲,即俗人天生对性、异性、同性的六种欲望。
      因为世说与佛学的文化杂交,后来的“六欲”也被说成是“色、声、香、味、触、法”。
      其实,佛家的“六欲”原来的本说,现代人常说的“情欲”与之接近。
      这就提起了“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
      西汉儒家学者叔侄之戴德、戴圣编定的《礼记》,其中《礼运》篇指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佛教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这里,与儒学的所说相同的有喜、怒、惧、爱、欲,有别在于“忧”比“哀”、“憎”较“恶”都更情浅,更广泛。可见,佛教灭“情”的决心。而值得注意的是,“欲”在二门学问里,此时都被列在最后。许多人对此不解,以为它们都轻视了“欲”,或者“欲”是最次要的本能。我则从佛教易生的情和难灭的情,从表现的和内在的,从出色的和潜在的,来较量“七情”,是故很容易就理解了“欲”的最难,最内在,最潜在,而且它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无尽的。
      近期半个月来,到得昨天,天虽然还是阴,雨有时依然间作,阳光还是不见,但我心的摇摇,终于好来。这实在是通过这样的理论根源的学习和沉思,渐渐地有了觉悟。
      我认识到,作为学哲学思想,而并无宗教信仰的今人,理应这样来理解并且修订既不是教义,也更贴近现在语词意义的“淡定”,是——
      淡,心态。
      定,势态。
      心态淡,是放下繁杂,祛除浓烈,但又不失志。
      志在清、雅、高、深、广、博、专、精。
      势态定,不光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还得——众志成城我墙头抚琴,乱云飞渡我从容。
      乱云,一切根源于“七情”、“六欲”的乱象。
 
                                       2012-12-05
 
      【备注】
      1、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生卒年不详。少受学于同县卢植。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任司空掾,旋任东郡濮阳(今属河北)令,后迁监河东。所著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经注》(今佚)、《战国策注》(今残)及《淮南子注》(今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2、《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鸠摩罗什(公元344 年-413年)大师在长安逍遥园的西明寺译成汉文,共1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