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
|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佛陀在《舍利弗问经》中,说到与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诸婆罗门,不非时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
《大藏经
律部》讲到有关的两则具体的起因:
一天,
阿难,跟其他比丘出去,吃罢晚饭,天色很黑了才回来,被人喝斥。
又一天,摩诃迦叶在雷雨天的晚上进城乞食,一孕妇突然遭遇,吓得厉害,以至流产。
这都因为见到他们的人无不误以为他们是鬼。
所以,佛教认为:诸天的食时在清晨,为“天食时”;三世诸佛的食时在午时,为“佛食时”;畜生的食时在日暮昏夜,为“鬼神食时”。是故“不非时食”成了诸比丘弟子应共同遵从的“做斋”规制。
通常则直截谓之“过午不食”或“过中不食”。
受持斋法不违越的,简曰“持斋”。
净居寺自建寺始,向来格守这一传统。
之所以语其格守传统,是因为净居寺创建迄今千三百多年,经过了正法、像法时期,到了明朝末年,这一教规的执行在许多寺院每况愈下时,其依然不变。例如,明末江浙一带的寺院开始有了夜斋,叫“放参饭”,丰盛的程度甚至好过午斋,而且愈发侈靡,以至不改恶习,到后来竟然成了似乎当然的事了。
我说的这改变之事,是从网络上看到的大意,据说是“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有写:“越地安禅,夜作斋,名曰放参饭,竞为相沿成习久矣
!
”我到净居寺后,取得一本,全书百四十五页速览,因今人选译,并未翻见。
手边自带来一本赵朴老的《佛教常识答问》,其中说这事时,既历史实,又讲道理,很是宽心地让人受用。他说:“按照佛制,比丘午后不吃食物。原因有两个:⑴
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⑵
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这个制度,今天南方国家仍普遍实行。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后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国汉族禅宗僧人从古有自己耕种的习惯,由于劳动的缘故,晚上非吃东西不行。所以在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视为‘药食’,但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
净居寺正是赵朴老所说的“但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之其中。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说欲受持不非时食者,首须辨明饥渴是人的长病,须饮食疗治。所以一切饮料与食物,也名为药。僧侣应该把吃饭等同于吃药,为治病所用,是“药食”,而不是享受。
至于“不非时食”的好处,据悉《小乘单译经·第
0680
部》中的《佛说处处经(一卷)》明了:“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
我认为其中首言的“少淫”才是对僧侣性欲最具实际的根本控制。这一见解,在我今年初西藏寻佛行,跟随朝拜的喇嘛西走,日食一餐米饭或面食时,对“饱食思淫欲”的予以反向体察时感悟到的。
在净居寺,早斋有稀饭、馒头、腌菜、炒空心菜、炒马铃薯条,也可以另外要点豆腐乳;午斋的主食有干饭、馒头,菜肴都是炒的,大约每餐会从以下选那么三四样:空心菜、马铃薯条、苦瓜、藕片、长豆角、黑木耳、萝卜、腌菜;羹汤类或清汤,或玉米羹,最好的时候会有榨菜萝卜汤,外加几星枸杞点缀。
当天午后便无斋可吃,要到次日才有早斋。
不过,下午一般都有一电饭煲的甜绿豆汤,摆在公共开水箱旁的桌面上,任凭个人所需自己舀喝。桌面上还有香客来结缘时送的水果、小食,也是自己吃多少取多少。
在家时,我是一个夜若不食便绝对无法入眠的人,而且每每夜越深,食欲愈强烈。所以大腹便便。明知这样不利健康,甚至已临界于糖尿病,但阻挡不住每晚必来的“神鬼”。
好了,这一来,“神鬼”被拦在佛寺外头,我这一大欲望竟然自然而然地消失得彻底干净。
2011-06-24
拟题
06-25
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