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梅期行-大明遗址
|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大明帝国在南京古都的遗物,最显赫的莫过于孝陵。
2014 年的 4 月“留春之旅”中,我用了 7 个小时 31 分钟的时间参观过明孝陵。
那次,眼里尽是实物:神道、亭阁、树木、碑坊、林海、享殿、野草、门亭、松涛、桥路、楼顶、石像、石柱、陵墓……,想的不多。非是今次这样。
今次 6 月 14 日的上午,是“梅期之行”首站南京的最后一项参观目。先在百度上看了图片,应该是很有可看的。尤其我忒不要看大红灯笼的,要看的就是连边幅都不修的。所以,计划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才能得了眉目。
然而,这个叫“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的地方,尽管园区很大,却因为全是平地,通道是新铺新设的,中间再也没有任何建筑物,以细瘦高长的新树间植,所以,即使站在所谓的洪武门——也就是入来的那座首殿,一座用做旧的方法新建的建筑物——的背面,便可将全园的大概一目了然。
实地兜了那么一遍大半范围,仅 41 分钟。
其内,本当最值得参观的就是石部,我见到“石础”的遗物。可是,见过明孝陵的同类,便直觉这里的三大不该:
不该把石础从原先的地头挖出!
不该洗刷翻新!
不该移动!
虽然你政府有“保护”、“更加”、“便利”之名,但对石材质的遗物则适得其反。
在那么地块上,最值得关注,引得起想象的,却是一块“明代南京皇城宫城复原图”。它能给出那时的:至尊庄严、至高无上的权力、朝廷、政府、公务、鼓乐、人员……
这次在那里,我因此而记起,儿童时期跟着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在戏园子里看闽剧《桃花扇》,那时的不懂和后来读剧本的感叹。
还记起,少年时,问过“死人的脸上,为什么要用一块白布盖住?”我的父亲说:“一则,当然是因为人死了,面色蜡黄,难看。二则,免得飞虫落在死者的脸上,有损敬重。这里面,有个来历,讲啊——汉人的大明被满人的大清所灭,亡国的人至死都愧对祖先。盖脸,寓意没脸见列祖列宗。用白布,也还表示自己干净,没有做不洁的事。这样的风俗流传迄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的祖母仙逝;六十年代初,我的伯父故去,都遵了此俗;八十年代中,我的母亲离别,以及本世纪初我的父亲作古,我们家就没再沿用此做法。主导我思想的,是我觉得让去者能与天堂里的先人们正常见面,相认,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民族啊,国家呀,那不是凡人背负的重物。老百姓自唱《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有时间,看看皇帝侯爵达官贵人们的遗物,听听戏文,老百姓们个个双目炯炯,人人两耳韶乐,何不简单明快!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