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朝拜者
| 发布日期:2010年09月20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进入西藏界,便能路遇前往拉萨大昭寺朝拜的行者。走三步,而后两手、双膝一起投地,再将前额头轻点地面,每走一步,口中必颂经文。
他们中有老者,有年青;有小伙,有少女;有壮汉子,有小姑娘;有独行,有列队;有举家的平民,有寺院的僧侣……在旷野,在荒原,在雪山……迈出第一步,就责无旁贷和义无返顾地要走下去。走一年,走两年,走三年,甚至有人不止朝拜一个地方,甚至有人走了一辈子,决不后退,只有前进。那一丝不苟和绝不错乱的虔诚,感动天啦,感动地啊,震撼了我这不尽信教的心灵。
即使在去西藏前,我读了几篇关于藏传佛教个文章,知道千百年来朝拜者五体投地的跪叩,把大昭寺原本粗糙的石板磨擦得镜光滑亮,但还是在看到真人的实况后久久不能忘怀。
“智”视其以为“愚”,何不深思,或可反觉这些匍匐在地的人们已经以其高大的实在,令一切夸夸其谈“主义”的实信仰钱权者渺小到无稽。
当举手宣誓时,那“主义”是前面的旗帜,忠诚可以在此后的不久变成背叛,而这些前行的朝拜者则只为了感受佛给予的满足。
这满足,包括心灵的平静、周遭的安宁、来世的幸福。
简单得实在,无须其它的诠释,谁都能明白的。
所以,他们可以不识字,只须会念一句诵咒“唵,嘛呢、叭咪,吽!”。
胎儿在人们诵咒这句中来世,老者在诵咒这句中去世。
这句诵咒书写在祈祝的经幡上,铭刻在摩崖石块上,宝藏于转经筒中,甚至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器物上。
我在旅途中向藏人学习这句语音,并努力在众说纷纭的解释找到我的感觉。
因为“唵、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因为是六个字,所以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
从句意来看,按梵文原意汉译,意思是“啊,如意宝,莲花哟!”。类似赞美之辞。
“唵(an)”,本是虚词,却因为抒发心叹,而表示了“佛部心”。念此字时,应该做到自己的身体要对着佛身,口要应着佛口,意要顺着佛意,达到身、口、意与佛体成一,才能消除天界的生死之苦,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表示“宝部心”。分别来讲,“嘛”能消除非天生(即后生)的争斗之苦,而“呢”能消除人间生老病死之苦。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所以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叭”能消除畜生役使之苦,“咪”能消除饿鬼饥渴之苦。
“吽”, 表示“金刚部心”,本也是虚词,以心祈愿成就,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又有说法说“吽”能消除冷热地狱之苦。
有导游说“‘唵,嘛呢、叭咪,吽!’相当于内地人说的‘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就使用的普遍来说,还可以说得过去,然而,就句意来说,那就不怎么对了。
“阿弥陀”为梵语“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汉译,本是梵语音译佛名的阿弥陀佛。在梵语中“南无”意为“昄依”的思。常人口念“阿弥陀佛”,求佛保佑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而为垂死之人和死者则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希望其灵魂能皈依到“无量光”、“无量寿”的阿弥陀佛之下,祈求阿弥陀佛将之带到极乐世界去。
根据我上面所理解的,“唵,嘛呢、叭咪,吽!”则比“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要更广大,而表现的形式更趋于对神的歌颂,而不是对佛的呼唤。
我不能够肯定自己的理解对错如何,但我已经对前行的朝拜者无比景仰和尊敬。
2010-09-19
(两段录象拍摄于拉萨大昭寺外的八阔街。女信徒沿环形道绕圈直行朝拜,男信徒面向大昭寺绕寺横行朝拜,都是顺时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