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行踪(游记)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马行踪(游记)
 

【闽北南平】山深绿断溪源水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2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溪源峡谷久旱。老绿蒙尘,新花不润,高桥下见底的水,流也不流地贴着岩石,作相濡以沫状。
      作为游客的我们,只得舍水而看山,尽量找到值得心赏的。
      “溪源庵”,顾名思义,有溪流,有水源,还有其之所以成名的主体“庵”。
      溪流即使有水,我想象其与他山之水比,未必特色,何况现在水源几断。此行的我们,那就只盼看“庵”了。

      昨日,近黄昏,远看近进过山谷平底处的萧公祖殿,在无多的烛火和香烟边,细细地读过每一条楹联,看过每一块牌匾,抚过每一方石碑。随便说说评点尚可,写下文章批改则罢。就如坐镇管委会办公室的干部说的“我们都没什么文化,请了懂得这方面的人来写了,然后谁愿意认捐哪条的,就再给他们补刻上姓名。”
      我很相信这位约莫五十岁老哥的所说,八百年前故事传说,能成气候到现今这样的旅游景区,祖殿内道佛同在,观对面济公亦来,吸引着本市和本地区的游客,周末和节假日成群结队驱车到此一游,春有桃花夏有荷,拍照留影,享受太平,锻炼身体,麻将扑克,放松心情,说笑嘻哈,最多同日四千人,几十户农家山庄同时铺张几百桌的饭菜,许多人过午还得饿肚子。这已是何等的庆幸。庆幸这深山峡谷的一个叫“下村”的自然村。四十户人家二百多人口能得福先人萧公的庇佑。

      夕阳将尽时,回首远眺陈立夫题字的“溪源仙境”摩崖石刻,再看山顶处,似有一殿宇的翘檐,我们便约定天亮登临。
      今乘早,从山下拾级,边走边观赏,不须十分钟,登上山顶,见有一方石刻,知此名曰“凤山”,是萧氏八百年前修成真人之所在。
 
 
 
      我围着《萧公神迹》画廊,看了二十来幅连环画式的石刻,终于明白了萧公的生平。
      走上“德云祖殿”,进去走了一走,也是道佛同在的所以,便退了出来。
      放眼山重重石垒在前,林森森天空在后,笑与天行者:“这些都合了大门口那对子。”
      所见那处写的“道道非常道;山山罕见山。”
      最是遗憾,未见号“法明”的萧氏从大田县来此卓锡的那庵。
      想来也是,这景点使能见到的所有建筑、物品都是今人所造所购所添所捐,那“庵”一定是不及今之千分之一的土屋瓦顶,当然早已风吹雨打去。

      我无奈,竟然想出一串疑问:溪源有溪水干可推天然,那么,溪源庵有祖殿无庵,是人为吧?萧公有号无名,名呢?尼姑庵居留萧“公”,古代一如当今?
      回程下山时,低头看足下峡谷万丈,尽是绿树,若不是已知山下溪流无水,大可吟作绿断因由,但毕竟是从山下来的,怎么也还记得说“绿断”的不合事实。
      当我回到住所,一家农舍号为“山庄”,是时代的趋势,人为的造化。一屁股坐到长条凳子上,大笑,终于明白了我的无奈,是因为只信一位萧某真人,本以扎排放筏为生,种田打猎为事,为己生存,不畏老虎野猪,不信妖魔鬼怪,为民除害,而不信因此成了的“真人”。
      “真人”多是假人造,这话是我的直白,远不如我的“山深绿断溪源水”委婉。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说,以后还来,还住留“田园山庄”呢?
      理由我前面说了,当然,我相信,溪源峡谷久旱会有雨,老绿蒙尘将洗净,新花不润亦结果,高桥下见底的水还有鱼。即使这水仍然流也不流地贴着岩石,那作相濡以沫状,也是成为历史的真相。
      其实,我还真不为这些。我还来,是因为这里桃花宣红而不闹,竹叶举旗而不反,人们话语皆轻轻,家家户户的大门不上锁,甚至和谐到凡有见到的黄犬白犬黑犬,它们一声也不吭。
      这里,倘若不是放假,真人居多,好安静。
 
              2009-02-24 / 25 子夜  南平溪源庵 田园山庄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