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
●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
●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
|
|
|
【广州行走】天河行街
|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1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
广州话不说“逛街”,说“行街”。
我过去在财富广场打工,住在后边邻近的名雅苑,每天下了班就从天河体育东行街到天河体育西,然后把个天河城行得无店不是街。一来一回,至少两个钟。说不上运动,更没有购买欲,纯粹是行街,看街景。
广州的地名,“天河”算是最富诗情画意的浪漫。尤其是夜色中行街天河,亿万的楼宇灯火,璀璨得辉煌大气,交通的车辆潮水,激流得非凡澎湃,我的个人在于其中,宛然星际的尘末,未必无聊,也不曾无奈,而是无心的有情。
纯粹的行街是完全可以无心而为的。因为自己不过是客居,所以街的一切与自己没有什么必然的干系,再多的光耀,如果用心去想,则只能觉得自己的暗淡。在这样一个大商业的大都市,只有无欲才心平气和。
我似乎从三十六岁那年开始,就知道世界物质的哪些会是自己的,哪些可能是自己的,哪些绝对不是自己的。大约不到四十岁就决意随时放弃争取过一次而不得的那“可能是自己的”,欲望在于我心,几尽所余惟情。
有情于天河,是因为我觉得天河有光耀,而不是光芒;有华彩,而不是色欲。所有的一如广东人说白话时语音的熟透,语意的饱满和语气的内殓。我因此喜欢在那些日子里,会天天来行街,夜夜来纵情,将每日的心事,洒落沿街。
这应该是独行的思想者所能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一同摆摊的地方。
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天河的流星,因为人们有自己的心愿和意境,而我不是,我不是流星,我直以尘末的心态,浏览滚滚红尘的入流与退潮。
前夜与昨夜,我又行街天河,依然是看客,却无有当年打工客居的抑郁,而是自由的惬意。我倾听天河喷泉流水潺潺,我观望夜空闪烁星星,仍然觉得自己是其间的尘末。不过,如今的尘末是已由自己点化过的懂已往明所在知将来的灵性。
我的精神仍然超然于所有外界的物质,躯体内涵的是我对物质的理解,包括外界的和自我本身的。
实际上,我也不是无所谓于物质,所得三件物品。一个保罗牌的双肩背带拉杆可拖拉的旅行用电脑包。一只景德镇75工艺研究所特制的白色薄胎瓷“踏雪寻梅”笔筒。一只景德镇一品堂的“松山茅屋夕归鸟”手绘青花瓷瓶。
背负着行包,不再作踏雪寻梅的名雅,不为打工的财富,而以可与松山茅屋夕归鸟同行为是。
此不枉天河的行街,真实而不失落花流水的浪漫。
2007-11-17 广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