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把酒(对话)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桑麻把酒(对话)
 

“爱”是一种“欠”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15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时间】2008-01-14 14:50-16:00
【地点】广州 诗岭邑花苑
【主方】剑达,《春秋农事》版主。
【客方】陆小姐(剑达学生的妹妹,1984年生)
【主题】剑达对“爱”的再认识
 
(前面的寒暄和关于《春秋农事》网站的交谈。略。)
【陆】从您的文章里,可以感觉到您一直贯穿着一个大的主题。
【剑达】哦?
【陆】不知道对不对,我觉得,你的大主题就是“爱”。
【剑达】应该是吧。谢谢。
【陆】特别是您去年,好象是开始的时候,发过关于爱的三个故事。
【剑达】是的,现在算起来是前年,2006年12月14日发的,题目叫《“爱”的认知》,里面有三则故事,是我自己编出来的,一则是关于父爱,一则是关于母爱,还有一则是关于儿子回报父爱的,父子爱。
【陆】父子的那则最感人了。
【剑达】是的。我自己也这样觉得,尤其是儿子说他如果有来生的话,他想做他现在父亲的父亲。
【陆】开始我还不可思议,后来我看得很心酸。
【剑达】我自己写完眼睛也湿。
【陆】那,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剑达】好的,试试看吧。
【陆】一年多来,您写了那么多的文章,又贯穿着“爱”的大主题,请问,您对“爱”有没有新的认识?
【剑达】有的。有新的认识。
【陆】能说给听听吗?
【剑达】嗯。应该说,我写的文章的确是贯了一条思想的线的——爱生活,爱家庭,爱人。心爱,亲爱,友爱。写了那么些东西,又经历了这么一年,当然对“爱”有新的感知。但是,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没有超越过我写那三则故事时的对“爱”的认知。因为那三则故事杜撰的实际时间不是2006年12月,而是  2000年的情人节。也就是说,有七年的时间,我对“爱”没有新的认知。即使那故事上传到我的博客以后有大半年时间里,也没有新的思想出现。
【陆】后来呢?
【剑达】后来,听一位很要好的朋友谈她自己对儿子关爱的若干事情时,偶尔听她发出肺腑的那一句感叹,我才受到策动。
【陆】她说?
【剑达】她说“我觉得是欠了我儿子的”。
【陆】哦。
【剑达】因此,后来我将“‘爱’是不是一种‘欠’?”作为我观察、分析和审视二者人际感情关系的一个问题重点。
【陆】您说的“二者”是指母子关系吗?
【剑达】不,我说的“二者”,不单是指母子的,包括各种的两个人的,可以是母子的,也同样可以是父子的,母女的,父女的,爱人的,夫妻的,至亲的,甚至是好友的。
【陆】好友的?
【剑达】是的,有的好友也包括“爱”,例如古代的结义,是兄弟爱;金兰之交,是姊妹爱。
【陆】哦,是这样。
【剑达】 人们知道“爱”是一种付出,真爱是无私的付出。因为那句“我觉得是欠了我儿子的”,让我觉得“‘爱’是不是一种‘欠’”的提法,是有社会事实的。真是这样的,父母永远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穿不够多,睡觉踢被子,孩子咳嗽一声就是问三句“是不是感冒了呀”,这是一种“永远做得还不够”的“欠”。
【陆】我们做子女的也有这样的思想,所以要回报父母。这是不是也是您说的“欠”呢?
【剑达】就我自己的经验,我的观察,我觉得从意识来看,是的,有些贫苦家庭的子女会觉得父母的“不容易”,所以力求在自己有所成就或收益时,尤其是父母生病需要钱的时候,会带父母就医,远的孩子会汇款给父母。但,这种回报往往是有前提的……
【陆】前提?
【剑达】是的,是有前提的。这前提往往就是父母“给过我多少”,“我会回报”。也就是说,这种“欠”是由“得”而因果关联的。这和父母的无前提的“欠”是大不相同的。
【陆】父母既然生了我们,生就是“因”啊,生了我们,那就有养育我们的责任啊!总不能不养我们吧!
【剑达】是的,如果从父母生有了子女来说,父母“欠”子女也是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欠”了“前世”的。“前世的孽”现世来还。西方的宗教有“原罪”说,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陆】那么,是不是可以将子女回报父母的理解为“后世的欠”呢?
【剑达】我觉得确切地说,子女回报父母的理解为“现世的欠”。
【陆】“现世的欠”?
【剑达】是的,我觉得绝大多数的子女回报给父母的,远不足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尤其是城市的,或者不足二分之一,或者不足十分之一。当然,这样的量化没有数据可依,只是我的感觉。
【陆】是的,这点我也同意。
【剑达】那么,子女回报之不足的部分就转而成为“前世的孽”。
【陆】这样啊!
【剑达】不,不,你也别太认真了。我只是这样想的,这样思考的。
【陆】哦。
【剑达】我去年听一位女孩说“今世的父女前世是情人”,昨天我又听一位男子说“现世的父子前世是仇人”……
【陆】我也听说过的。
【剑达】所以,这“二者”,就不仅是父子,母女,父女,爱人,夫妻,至亲,也可能是好友的。爱的越深,“欠”的也就越厉害,“可以奉献一切”的潜意识也就越强烈地指使着自己的行为。
【陆】哦,是这样。
【剑达】我这样说,并没有宗教 “原罪” 的什么意思,原本也没有“轮回”的什么想法。现在,有了这样的再认识,我觉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方面统一起我自己的认识。也因为这样的认识,我后来也就明白了“爱”和“喜欢”的根本区别。
【陆】这样。我回去想想……谢谢您。
(以下略。

         2007-01-14  深夜 广州 诗岭邑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