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横看成岭侧成峰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9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为逃门票,我在九江私下请了一位当地山人当向导,四更天,摸黑上庐山。

毫不夸张地说,沿偏僻的后路,在陡峭到60度的一大段没有路径的荆棘里,感觉九死一生必求生而不死的时候,最是欲罢不能危险的那半个多小时。

到达庐山半山腰,我看到自己头顶冒出的蒸汽,被严寒的晨雾压迫下来。

想气喘吁吁,都无能力。

那向导不到五十岁,轻松的很,深知若要我活起来,就必须给我一个接地气的话题,才来得及提气,他指道:“你看前面!最近我们不到四十米的!这就是苏东坡最有名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山!”

我顾不得感觉自己有没有呼吸,急问:“就是……西……西……西林吗?”

“不是!”

“不是……西林,那怎么说这诗呢!”

“你站这里来,看!”又:“你再到这边来,看!”然后:“是不是岭是岭,峰是峰?”

“啊!果然西林是这样的啊!”

“你这人!我跟你说了,前面的不是西林,前面就是山!山!山!山!连我都不知道叫什么的山!”看我还是七尺老头摸不着头脑样:“西林,就剩你身后的这座‘讲经台’了!原先一个破破的和尚庙,早就没了嘛!‘讲经台’还是现在重新盖的呢!”

阿弥陀佛!

眼界大开!

尽管我自从会背《题西林壁》,却自当初,就一直固执疑问:即使能看到本山尖锥顶,也断然不可能同场地看出横陈相啊!苏东坡难道拿了面铜镜反照?为此,还不知多少次求证于各地的大小山林,皆未得成。

幸有此行,方才实在了:当是从此山两处以上不同的位置,看他山的客观啊!

这是 2009 12 月的事了。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话说,面的帖子。

要不是今儿个上午,这无具体日期无记载出处的帖子在同学群里显示,我是打前一次办理出国手续,拿过户口簿,之后多少年就再没着意过这凝固的猪血红。

这帖子的内容,不论真是澳大利亚血统的“中国通”说的,还是另有说人——现在网络的东东,常有假他人之名,编造自己要义闲言的——仅就户口在地方的实用意义,都确确实实让我像第一次在庐山的西林,看庐山山系中不知其名的那座山!

其人客观。

客观的所说,使我知,我觉,我醒,我悟:是事实。

这一事实,促使了我,理解我已不再关注的:地方两会、地方政府、地方性法规、当地政策、地方财政预算、地方经济实力、地方投资建设项目、地方学籍、地方薪酬最低标准、地方指导价格、地方传媒、……;以及各地之差距、差别;还有,最重要的或者最官样文章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这几个字的意思。

天啦!我竟然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最闹热的时候,有人提出“我国应该实行联邦制”的说法,早已不是说法,而是与美国的联邦制比较,只差地方旗帜、地方徽标和地方歌了。

我怀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中国改革开放,部分简政放权之机,分裂中国的阴谋。

也许,是我想多了,天下山脉,有哪座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