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十人写记(上篇)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也就这些年,我才越往现在,越不会主动去接近人,甚至有意疏离。

但我却不懈地观察人,探究人性的在社会和独处。

当我的职业还处在工人的时候,就有此发端和努力,那时的动力来自对文学表现的欲望。

后来,专事理论的学问,文字的表述则因为专业的要求,有意往“本性”和“共性”上努力。那职业是我凭自己的志趣,择得的。

比较许多所学无门致用、欲望与择业终难合成的人们,我有幸可以。

可以的所得,竟然用到了退休多年之后,还能用文笔写写人。

《春秋农事》里,有短篇小说,写的是人;极短的白话诗,也写人。

这里说的“写”,人们通常所谓“创作”吧!

最近的十天,每天我写一个人,一共十个:文人、女工、志士、兵哥、农民、知青、教员、羊倌、模特、搬运。

看画里的“人”,的确是十个。可是,我内心想要涵盖的“共性”,甚至连标题都很成问题:是“人”,还是“职业”?抑或还有称誉、特殊年代的某种群体。连我自己作为作者,都不懂得如何恰当。

然而,我却写了他们。

写这十个“人”的过程,确切地说,是对这些“人”的“过去”,我处于“现在”的重新认知,因为其间我阅读相关他们的资料、文章。

关于“文人”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5/913.html

刚找到这幅画时,我立即想起《多余的话》。想借用这画来写什么,虽尚无方向,但立足点已不在瞿秋白的影子里,也确定不会有《多余的话》。

即使超出,也必要在过里面。所以我查阅了瞿秋白的一些资料,很认真地重读一遍《多余的话》。

因为《多余的话》写于行刑之前,所以我联系到好些子的文人会在死前写下文章诗歌,自白和遗愿。陆游是完了《示儿》,爱国到被“社会主义”的“主义”后才完的。

我还想到朱自清、闻一多、胡风、丁玲、赵树理、艾青、巴金、杨朔、老舍、傅雷、郭沫若……

我似乎能感觉到他们虽生不同时死不同样,但有共性。

我注意到还健在的文人、文化人,他们都还一定要说的,有很多要说的,到死都还没说完的,其实又明知说也无用。

我半路出家当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文”人,最后一句写到“不再提笔”,还是有前提的——

第一“当活下去”;在能“活下去”的时年,“把主义擦了屁屁,贴向上帝! / 把意气带入地底,爆发火山! / 把历史剪作冥钱,撒向天地!”

本“不该死”的文人之所以“该死”,是因为死在“主义”。

关于“女工”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5/914.html

这画面,给我的第一视觉刺激就是夏衍笔下的《包身工》。第一联想就是我曾经在过的几家私人工厂里的那些打工仔。第一特别注意到的是:画里的那女工圆脸、穿着和佩戴,是夏衍没有写到的。

我把自己的这些想的,写了出来。

为什么?

难道当年作为记者的夏衍不曾见闻?难道还不如后来人现在才能够看到已成史料的真实吗?

我写这首“女工”前不久,才看到这些——

民国时期工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10/14/777618_253207751.shtml

民国时期工人的工资及家庭消费状况简析  http://www.ixueshu.com/document/0a69c8ad1ec73a35.html

民国时期当军人待遇如何?  http://cul.qq.com/a/20160608/041044.htm

民国教师工资水平 http://mt.sohu.com/20150619/n415342670.shtml

民国时期的教师工资与文人待遇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5761412/

知道这特色国情吗?  http://laochi.blogchina.com/631070772.html

在写这首的过程中,对夏衍当年报道所执行的企图,以偏见片面来颠覆真实的做法,我渐深渐觉于此类文化人的政见故意,并鄙视因此他们在“新中国”政府得高官和声誉之龌龊。

其实,夏衍死了,但是千千万万的夏衍不是还活着吗?!

关于“志士”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5/915.html

我并不一概反对革命,也不一律摒弃为国民大众发声、抗争,即使这些革命者无视全民投票通过的民国宪政,进行一些暴力,我也还是认为他们是有志抱负天下的义士。

“革命”成功了。“新中国”成立了。

“革命”的目的,后来呢?!有抛头颅的先烈,怎么就没个安息的地方?!有洒热血的志士,怎么会惨死在自己的同志统治之下?!

写“志士”一首,除在那篇之下已列出的下岗,我还看过这些文章——

万里与中央党校年轻教授谈话全文 http://www.niwota.com/submsg/7443901/

砸碎“铁饭碗”到底换来了什么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8&id=20717

我为什么要求提前退休?  2016-11-07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951387

国家须明确诠释一切新词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2&id=75004

打出来的国家和谈出来的国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c33cb30102vorl.html

关于“兵哥”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5/916.html

画面上的士兵,是中越战争猫耳洞前的写照。

如果我只是写一场战争,那不是汉民族的战争史,更不是中共战争史最重要的篇章。

我并非凭空臆想出这个参与了百年战事的家族,相信世上有这样家世的人还有一些。

最让我为自己创作得意的,是其中的“大爹”——从中华民国国军到“八路”,再到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虎踞龙蟠上了个金陵女子”最见神情,甚至连“霸王强上弓”的占了金陵女子都引用了毛领袖的“虎踞龙蟠今胜昔”!末了,因为他不等将来封赐当官,“回家赶土改”——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农民,其参加革命的纯粹目的!

更有意思的是“生娃叫‘援朝”——又是一场战争!

“兵哥”是经战已死,已被埋入麻栗坡的灵魂之吟——因为他是战士,所以连他的吟句,都带着男子汉的粗壮!

我曾多次看过网上流传的录像,是中越战争参战后,复退军人近几年自发组织祭扫战友亡灵活动的。

悲哀在于:“自发组织”。

关于“农民”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5/917.html

以前我有过速写不同农村人的几首小诗,今次这个“农民”,在我的故事里,眼神集中在一只打火机上,由此生发出他对儿子、儿媳、季节、年份的期待,最后他内心里的嘀咕转而到母牛的跟牛犊子的关系上——这是他对老伴向来把恋子之情窝着不表达出来的一种“批评”。


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