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是被抱养之后
|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0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要不是八岁那年跟邻家女孩吵架,或许我这一辈子都未必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7/1683.html 日志“我为什么会屈从”回忆了知道之后我的第一行动,以及家长因此作出的反应,乃至给邻居造成的影响。
http://www.cqns1946.com/contents/7/2328.html 日志“剪得断,理不乱”则写了我寻到的原本。
我的身世虽然不一般,但就耳闻目睹,我同龄人的那年代,甚至再后七、八年,送抱婴幼儿的事并不少见多怪。迄今,媒体也还有报道几十年后找到血缘关系的新闻,鼓捣得观众感动的泪水哗啦啦地瀑布,而本身者,尤其白发苍苍的,老泪纵横的同时,内心的五味杂陈竟多半无语。
以我看到的,绝大多数认到原本的人,都还继续归属在一身所实所在的家,继续秉承无血缘养父的姓,并繁衍延续这一姓的后代。
其中的因为,有许多不一定能究竟得清楚的因为,有许多甚至说不出来的因为,或许包括:“习惯了”,“他们不能没有我”,“离开他们?我做不出来”……
但是,知道有个共同点,这就是:想方设法都要找到亲生父母。
对此——
人类学家的解释:天性。
心理学家的解释:好奇心。
社会学心理学家的解释:归属认同。
世人还注意到:当代抱养子女的父母,越来越多会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向孩子说出其来历,帮助孩子寻亲。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一些失散的家庭得到团聚,也更让当事人们回归到本原,知晓原本,生命从此有了真实、完整的意义。
由此——
人类学家看到发展的人类关系。
心理学家看到好奇心得到满足。
社会学心理学家看到社会进步。
面对我的家族越后生越国际化的第二代、第三代及其未来的孩子们,我不得不从他们的意识里,学习关于“国”、“家”、“故土”、“种族”、“血缘”等等基本概念。
2016-10-01
(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