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点击画面即可看到原尺寸清晰图文)
先得感谢公众微信号 shuizuizhongguo1 《谁最中国》。我用了从它上面下载的 8 幅照片。因此,才有了志写与己亲历别无二致的 9 则杂思。
9 则的第一则“车行以往”,画面却是很久以前从网上别处下载两张照片,我将之合成的。
因为都不是我拍摄的,所以,图片上不加盖“拾穗”的印章。
因为必须遵守版权的法规,我的文句所藉此些图片,不会作为商用。
接着,我得自释一下“不是诗”跟“不能是诗”二者之不同——有了年纪,健忘的厉害,今不写下,怕以后犯糊涂:
“不是诗”省略的主语是作品,意在写出来的东西之体裁。
“不能是诗”省略的主语是作者,意指作者对体裁的主动抉择。
现在说正文:车行以往、空巷足音、临门俯拾、月低绮户、日上中天、人寿年丰、家鸽梳羽、仙气盈室、锦绣满缸, 9 则都短,只能是杂思,为什么不能是诗。
第一点,因为我想写自己亲历的七十年世道之沧海桑田,既不是通常的怀旧,也不是一般的触景生情,而是因为重又阅读历史而感怀。
通常的怀旧,《春秋农事》的起始,以及之后的五年,尤其相当集中在头三年,即 2006 年 12 月到 2009 年末,散笔文字的几乎都是。那时间,记忆力清澈流畅,尚没到现在这样颓唐的境地;当时往事一件一件的,可以篇篇二三千,甚至四五千字地娓娓道来,名副其实着栏目的设置“清溪捕鱼”。
九年半过去了,肯写出来的——约莫我人生的五分之二真人真事,都上传了吧!还有一半以上,决意或许永远尘封。
所以,当严格要求内容纪实、叙事翔实的体裁“清溪捕鱼(散笔)”,面对“虚拟”的他人图照前,理所当然退下。
不可否认,挑选这么些非我所拍的图照最初,我是景触至眼,被激过冷情的。画面的场地和景物,各个都似我曾有、经由、把握、使用、目睹过的。正因此,才有了“用它们来作为我表述怀想借托”的意图。
感怀什么?
这是进一步对内容的考虑咯。
“杂思”栏目的设置,之所以以“垄上点豆”,实在是因为我在乡下农事时,体验过的——无须像在水田插秧、在旱地种植黍蔗棉那样连贯、齐整、幅面;“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和“随机三二”,间距长短参差。
对于虽是亲历,但又仅是个见的往事,尤其非是“自我”而关“大局”的国政问题,尤其所关系的社会、家庭、政治制度、人伦、命运、个人的经济,我今次的感怀,惟有“新觉新悟”才好。
格律诗?太要工整;容不得文字直白的粗和疏,不许可写手的舒张。不宜于此。
白话诗?我的功力不够,往往缺形少象;何况无论多么自由,也得要节奏,我又常常顾此失彼,修改再三后,雕琢的痕迹时有显露。亦不宜此。
我自觉确立:思想大意的表述,远比形式重要。那么,具体是:
1、历史的典型必须是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又不能多。
2、要有可以聚焦人心的“点”。
3、要交代清楚前因后果。
4、一连串必须达到以上 1 、 2 、 3 ;各篇则自当亦是。
于今,重将 9 则杂思按顺序合录在下——
【 1 】车行以往
平常的雨,平常的窗,没啥不是,搁在一起,咋地这玻璃竟犯起糊涂——老哭!
【 2 】空巷足音
年少赤脚,老来穿鞋,听见自己,而不再有——
更夫敲击星月的梆子,公鸡唤醒时辰的打鸣,燕子清点子女的呢喃,挑担叫卖阳光的吆喝……
【 3 】临门俯拾
“妈,我回来啦!”
“哦!先去洗手!等你爹回来就吃饭。”
“爹回来咯!”
“坐好!吃饭吧!”
雨浇透的话,贴在门墙里的地面上,晒干了,也不会有声……
【 4 】月低绮户
我爷娶我奶,我爹娶我妈,都没住得上这房。
乡绅的老宅,解放、土改、枪毙,大队的粮仓。
下放时我们家住了进来,十年后出去,革命装了半尿素袋。
【 5 】日上中天
忙完春耕忙“双抢”,忙完“双抢”忙秋收;秋收忙完忙冬种,冬种刚开始,今年的挂历还没掉,明年的就往墙上贴?
唉!有命没命:一方天井,上头落雨底下接;一顶斗笠,篾缝里尽是星辰云月。
【 6 】人寿年丰
挑谷上楼,竹扁担没作响。三担六筐,颗粒归仓。按劳力男女老少,队里分的,全家九口一年的粮。
饿殍坟前,芭蕉叶垫底一筷子饭,缺边的碗。
大跃进的产量,公社化的食堂,社会主义的幸福,画满墙。
【 7 】家鸽梳羽
早先眷家的,能走的人都走了,进了钢筋水泥的森林。
带不走的,便成了留守:猫咪,狗仔,鸟儿;以前的老家。
“老家”,两个词,一句话,未必还在,眼里,心里。
【 8 】仙气盈室
老家破厝墙角落,带回瓦瓮一个。洗刷干净,是熏炉轮廓。
待燃香片其腹,杳杳然,烟从盖孔升出。觉先人来,乃看得见的口述。
【 9 】锦绣满缸
乡下老家,能捡得起带得回的,只剩湿淋淋的记忆。
往事浸养,用承接天水的容器,花瓣不全何妨即使!
自认为:
每一则都是某一个年代的再现,很清晰。
每一则都有出神入化的句子,悲自悯它,如诗之吟。
写罢最不能尽我意的是“家鸽梳羽”中“钢筋水泥的森林”,乃学舌之嫌。
晚辈有在看“人寿年丰”后提出三疑:
一疑“挑谷上楼”:以为“谷子那么重,存放在楼下,不就免得挑吗?”
我答:农村旧厝夯土的地或有铺方砖的,但南方多潮湿,所以,谷仓都安在木屋上层,以保干燥。
二疑“三担六筐”、“全家九口一年的粮”,真的是“ 300 斤还没碾成米的谷子, 9 口人一年的口粮的话,那平均一个月才 25 斤谷子”,“怎么够吃!有这么回事吗?”
我答: 1960 、1961 、 1962 ,这三年物质最匮乏的时期,也就是后来说的“困难时期”,那时,口粮定量供应有所偏向城市,有所偏向其中的重体力劳动者和照顾学生,是事实,而全国农田普遍大面积欠收,颗粒无收的不计其数更是事实,所以粮食严重不足首当其冲;生产队没有口粮分配的不堪,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三疑“上坟的碗底垫芭蕉叶,上面放一筷子的饭——这是古代的风俗吗?”
我答:不是。是“困难时期”的特定造成的。那时,我上学在武汉,挖野菜泡盐开水,寒假回福建,采芭蕉头;都吃过。世人给因饿而得病死亡者送葬,米饭只给一调羹的量,其它芭蕉叶充当,这也是我亲见的。
近来九天之写,也因为如此的怀想,难免历历在目的同时,有哀伤在人生心命中刮骨,所以,确认:一开始就认定不能写诗,是正确的。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