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得《人性污点》
|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3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人性污点
说“不见得”,通常是在听过有他人说的,之后表示自己“不怎么同意”或“不完全同意”时用的。今用在此,还有另二层意思,一是“这片子,我有几个地方因为被打岔,没顾到看”;二是看完影片看一些影评,有感众多共同没有提到的,可能是大家有所未见到。
这部2003年出的电影,我前几天才看。
在电影网站上下载任何一部电影,我从不先看除故事简介之外的其它,因为谁来演不重要,一到角色出现,演员便是故事的人物,而不在是他们自己,也因为任何影评,甚至拍摄花絮,只会在我第一遍看之前诱导我去与之感受相同的味觉,一如要喂给我他们咀嚼过又吐出的东西。
真希望人客在还没看这部电影之前,不要再往我写的下文见。
现在,以下记录的是我自己的感受。
刚看到这片名,直觉二点,第一,是不是借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名书之名而名;第二,“污点”一词,带有外来的,或者是自己不小心沾染到的,而不像是人身上自发出现的黑痣,那么,要就是翻译成中文用了电子翻译软件——网络翻译软件真的就把“The Human Stain”译成“人性污点”,要就是这部电影就是在演绎基督教的“原罪”说的一个故事。
活到这年纪,又一向要了解人性的,所以就看了看。
看完电影,我更觉得我以上的后一个直觉,完全可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来应证,影片《The Human Stain》有另一个译名《人性本色》,这才合乎故事的本身,内涵着人本的肤色特质和人性特质的双重意义。从而又加强了对前一个直觉的肯定。
我只能勉强记得三个人的名字,作家祖克,教授科曼,学校清洁工弗尼娅。
弗尼娅的前夫叫什么,科曼死去的妻子叫什么,都不记得。
观众在这部电影里,看得见的性关系有两对,女清洁工与教授、教授与妻子;婚姻关系的夫妻两对,教授与妻子、女清洁工与前夫。又有听其人讲述或提及的三对,女清洁工少年时被父亲猥亵、作家与第一任妻子、作家与第二任妻子。女清洁工应该还有和别的男人的,在教授与她做完事,留她过夜时,她说的:“我从不过夜。”
性欲是是人性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色。恋爱时的激情,婚姻里的生活,孤独中的慰藉,缺德下的乱伦;婚姻对象的变故——死亡的、离异的、突变的,在这部影片里都有其存在与表现。
通过表现,可见解不同的性欲——性心理的活动是怎么样的,这却不见得能看得出。
一、教授与女清洁工,二个社会角色地位反差不能不说“非常大”的人能够合成。有这种可能吗?
二、女清洁工专门喜欢找年老的,前夫是,教授是,她还要找比教授更老,老到坐轮椅的。这是怎么了?
三、教授原本并不认识作家,找见作家的目的,只想请作家能以他的经历——因为一次教学中的失言,导致自己被告状、妻子猝死、本人结束三十五年的教龄、从此失业——作为题材,写部小说。但是,作家却说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他从独居的湖边木屋搬出来了。然而,全片彻头彻尾并没有作家搬到哪里居住的交待,更没有他的生活反映,除非他在教授家,教授与之共饮、邀其共舞的片断就是,那么,这是不是“搬出来”和“改变了我的生活”的注脚?如果是,二者的关系?
四、影片开始,教授第一次见到作家,问他:“你为何要躲在深山里?”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在希腊悲剧里,当主角发现他认识的一切全是错的那一刻叫?”随之教授给出答案:“叫‘命运突变’。”作家做结:“那就是我。”这段对白,说明作家的命运有过突变,是第一次婚变,还是第一次婚变,还是二次婚变都是“突变”?整部电影从此不再有这方面的事情。这在戏剧、电影中显然是多余的败笔,唯一认为不是多余,而是为后来铺垫的解释就是——教授的到来,“改变了我的生活”,他“搬出来了”,他在教授家,教授与之共饮、邀其共舞的片断就是他的着落,尤其是教授邀请他跳舞,他初有不适,但他还是将就了,而且跳的不错。更有余味不好解释的,就是教授邀了女清洁工一起到餐厅,刚就座,不一会作家也到了,教授向女清洁工解释“我的朋友”,女清洁工愤然离去。这又为什么?
五、女清洁工与前夫的离婚,是因为一次意外的火灾,烧毁了他们的房屋,烧死了他们的两个孩子,他认为她是故意的。离婚之后,凡是女的有和教授一起时,她都能感觉到前夫“就在附近”。一个离婚的单身女人,与一个鳏夫在自己的住所做爱,这算不上偷情的事,她为什么怕他?仅仅因为他参加过越战。有过人的武力?还是她在婚姻期间有过令他生疑与嫉妒纠结根深的缘故?而这一变态正是他要跟踪,要报复,要与他俩“三个人一起死”的决心?
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个问题,社会角色地位反差,甚至文化、学识几乎无法交谈,并不等于性事就不能投机。床戏时肉体的交感之最痛苦的表情,却是最极端的舒服,而“话不投机半句多”是在完事之后。影片对教授与女清洁工每次交媾都有如此的映像。肉欲之欢是人性的本质追求,而言谈不一定是人性的必要,而是人际的一种交流。
有许多评论说电影有关美国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关系的话题,是在揭露美国政治家与平民的矛盾。这是习惯了政治立场的俺们观众的心眼。我的观点是:不要另眼看不惯性爱关系人社会角色地位和文化学识的反差,就连总统在性欲方面也一样。倘若我这样说,还不足以满足谴责帝国主义者的爱国主义五毛的话,那就请查一查从1921年7月1日以来那些高官领袖的匹配。
人性本色是天生的。基督教说的“原罪”,佛教说的“孽根”。
第二个问题,女清洁工的性快感,不仅是孤单的陪伴,还在于她希望驾驭——“驾驭”这个词没有出现在电影里面——老年男性。有三个细节值得玩味:一、在与教授做爱时,总是她从上往下,上位是此,亲吻是此。二,她对他说:“你逃不了。”“现在轮到你了。”三,在一次音乐会上,教授倾听陶醉于音乐,她听不入耳,则用手指试图轻触他后脑勺的发根。
“不正常”在于她严重恋老。这种以恋老为求知,以解释她父亲对她的所行,又以“驾驭”为快感,是战胜“父亲”的心理满足。
人性本色是天生的。带有同情,复仇。
第三个问题,教授的舞蹈,在青年时期是对异性性欲的前奏,而在妻子死后,以同样的形式邀请作家参舞。是否暗示了教授有双性的性向。
电影为了集中反映异性性欲本色,有意点到为止于同性。
人性本色是天生的。性倾向亦是。
第四、第五个问题,都反映性爱的排他。略有不同点,那就在于:女清洁工对教授的感情尚不到爱情,即使嫉妒,也不过自己离开,而前夫对前妻,即使已经离婚,也不许他人占有,因为婚姻的本质是占有,尤其是真爱,爱到别无顾忌的嫉妒之时,只想同归于尽。
人性本色是天生的。欲望、自私。
我已经说的
够多,够直接了。
还得说三句决不可缺的:这部电影最贴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人的本色”。
还得补上一句:为什么我认为应该译作“人的本色”,我不说。是因为看过这电影
的观众已经晓得。
至于我记下的这些观点,大家尽可以说:“不见得。”
2012-06-12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