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筛谷(披卷)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场院筛谷(披卷)
 

今之杂念1964年高考古文翻译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4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1964年高考《语文》的古文有一道题,先要求断句,后再翻译。全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瑙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来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今年春节,九年级上学期已经结束的孙子们回家来过寒假,说他们《语文》竞赛就有过此题,只是已断好句的。为应试,《世说新语》里的各篇,估计高中学生皆有练习做过。而时在我们那年,考得上大专院校者仅为报考人数的4%,可想此题对文理二类全体考生的难度和重要性。
      我当年勉为其难,意懂而完成之后对错皆半,而今再看之,太过容易。
      关于断句试举一例: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一开头,有的人断作“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那么,译文中杨朱的弟弟就名为“布衣”,而不是名为“布”的“杨布”了。直到后面句“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这才明白了兄弟俩一个叫杨朱,一个叫杨布。平日里说起来,这一错一纠错并不算什么,但高考的时间也可以说就是分数,所以稍微的时耗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顺——心理的和智识的。
      如果有取名的一般规律、常识者,就不会致“使”兄弟俩一个叫杨朱,一个叫杨布衣。
      如果有古人名、字的知识,就不会言兄以名单“朱”,曰弟以字二“布衣”。 
      如果阅读过《世说新语》的全本短篇故事汇集,应该有这篇印象。
      如果有历史人物或典籍的广泛,《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里,就有战国时期魏国的杨朱。
      所以,时过岁增,遂悉知与识,既有赖时日的学习以继,又关乎平生的知识积累。
      话到此时,翻译一则短篇古文虽已不成问题,但在漫长的世道上,只看外表不明内里,只以当前自己所见的来处事,而不作换位思考的,实在是太过常有和很成问题的。
      说到“换位思考”,我今觉得要是这人反作了犬的,当明白自己之所以大叫,是因为看到主人回家来表示的高兴啊,因为犬是凭借嗅觉的记忆来辨别是不是自己家的主人,而如果是以穿着来判断,那岂不每见主人换衣都要大叫,都要挨打?
      因此,今之我便有了理由来指说这《杨布击狗》篇是不知犬性的杜撰,或是以人看色而辨法误解犬嗅味而起兴。
      因此,若不是应试,而是在平日,读者当不以书为必然,当不以书为不然,而应当读之,认之,识之,校对之,终成判断,去伪求真,去非存是。
      《杨布击狗》作为古代散文,学生学习翻译古文,有几人知犬性而判杨朱错误的?
      我想,一定有的。
      只是,我的当年和我孙子们的现今一样,不知其有误,以学语文而不及动物学。
      有我今之杂念,期间半世纪过矣。

                                            201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