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写
|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
| |
先前给自己拟了二十几道题准备写的,觉得无一合适今天。甚至,连有什么可写的都找不到,更不又说出题了。
从昨夜——其实是今天子夜一点——躺下前,就感觉今天写不出什么的。
于是,塞着耳机听音乐,到凌晨三点半,期间上了四趟洗手间,刚回到床上,又感到膀胱充满了尿水,如此反复,直到把耳机拔了出来,再去撒了一泡尿,回来侧着身蜷缩住硬是让之前的所见所闻退出大脑,这才勉强睡到清晨。
所闻的音乐是有似无,无所谓的,而所见的两个准青年之死,我刚醒来,就又回到大脑。
一个是以作文反对父亲虐杀行经,坚不屈从认错,自杀而死的。
一个是每天夜晚尿床,被无尽羞辱于大庭广众下,又无钱支付告密者封口费,却临危舍生而死的。
故事片《纳波拉——元首的精英》里面的两个人物。
自沉在集训的冰窟窿里不起来的是艾勃赫特,用身体扑在同学失手的手榴弹被炸的是齐格弗雷德。
1942年,发生在希特勒教育基地阿仑斯坦的故事。
关于二战时期德寇题材的电影,看过相当的多,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犹太人的受残杀迫害的不幸上。
这一片不同,完全讲述的是德军内部怎样强化对日尔曼民族青少年接受希特勒精神,其间的服从、严谨,其中的叛逆、浪漫,最终表达出人性的本善和屈辱中突现的英雄本能,以及第一主角菲德烈的觉醒。
两个同学的死,唤醒了菲德烈心中的怜悯,使菲德烈有了强者与弱者的辨明意识。
我却因此而没有了今天应有的写字兴致,象原本是正常流淌的河流,突然因为地震而出现了堰塞湖,又不等宣泄的时日到来,烈日又暴晒得所有的湖水枯竭——因为,我没想到两个介乎少年与青年之间年龄段的孩子,会是这样死在希特勒的精英学校,以人本的状态,尤其是齐格弗雷德连一句话都没有——确切而言,编剧连一句台词也没给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受勋的英雄。
这合乎逻辑的,却令我始料不及。
这出我所料,当因为我对德国人不了解,对日尔曼民族无知,只将“嗨!希特勒!”和党卫军旗作为二战时期德国一切的代表。而昨之所见,则突然看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时期的一群人——片名被翻译成中文“希特勒的男孩”。
因此,我仍然对德国、对日尔曼民族不了解和无知。
重新清点黑暗中听过的音乐,竟然包括贝多芬的的《命运交响曲(c小调交响曲 作品67号)》和《献给爱丽丝》、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舒曼的《梦幻曲》、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的《婚礼进行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作品49之4)》,都是德国的精典。
随机的点播,怎么就这么的凑巧?
怎么就凑巧到始自交响的命运,了结在摇篮里。
睡与死的区别,在于是否呼吸。
我呼吸着,写不出那死。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