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我们家除夕必定祭祖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7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无论是我的祖母当家时期,还是我的母亲当家年代,还是我的父亲当家岁月,乃至我当家的这大十几年,除夕中午之前必定是有祭祖礼仪的。

我的祖母在世时,我们家住胜利街,祖宗的神位是张薄薄的红纸,长方形,大小约旧制竖写的平信信封。贴纸的位置在我们吃饭桌靠壁的那面。

后来,那张红纸褪色,褪到几乎发白了,旁边挂起一面镶嵌了玻璃的黑木框,老祖母就在了里面,像从另一扇开窗看着我们,永远的慈祥,不变地微笑。

再后来,同样的格局因为我们家搬到梅峰坊而做了移动。

在移动前,我的母亲做了祭祀。我的父亲谨谨慎慎地念念有词,意思是说要请祖先安稳地迁徙。

原先的那纸化成灰烬,取代的是张新的红纸,比之前的大许多,有我小学生作业簿那么大。上面的字是我的父亲毛笔字“本门历代元祖宗亲神位”。

这张纸贴了十三年之后,在 1966 年的 9 月初,也由我的父亲轻轻地揭了下来。

而这一天,因为所有的人家都得破四旧,我的母亲被惊吓得把我们家有一尊德化清制观音立像,拿到大门外路面上当众砸碎——那是我的外祖父外祖母给我母亲的陪嫁!

从此以后的十年,每到除夕的中午之前,住宿舍楼的我们家不得不关起门来,我的父亲就小心翼翼地重新请出那张红纸来,用饭粒粘其背面的四个角,贴上壁,开始一年一次的祭祖。

这张我所知道的第二纸“神位”,在 1976 年夏我们家迁入福州爱国路木厝后,我用刻蜡版油印的方法,做了一面大小不变,纸质改成厚纸板,字体采用粗宋的第三纸。粘贴的位置仍然在我们吃饭桌旁,而我祖母的遗像,则改用新的框,也还沿用几十年来那样的位置。

祖先神位一直到 2008 年鼓楼这边套房再次装修,才有了专门为之设计的神龛。

神位的存在,乃我们子孙后裔最是的血脉基因的精神象征和寄托。

所以,我们必要除夕祭祖。

我们家在祭祖的供品上,一直不像我见过的任何邻居人家的那么多,那么考究,那么盛大。

我见过最隆重的一家,差不多就是鲁迅《祝福》里鲁四老爷家那样。

我们家一直很小形器。早先我的祖母在世时,还有个蒸熟的鸡、蒸熟的鸭、半个卤的猪耳朵、名称“太平”的肉燕、谐音“压乱”的鸭蛋,年年有余的全鱼、长寿线面、年年高的年糕、福临门的福橘、节节高的甘蔗、福州方言“尾利”的荸荠、鱼丸等等的。后来,我的母亲也有,但没了卤猪耳朵,改成一块水煮猪条肉。到我的母亲没了,我的父亲还要我按在之前的办。再后来,我的父亲没了,我几乎不在乎有什么,反正再怎么的,都要比以前任何年代东西都多,桌面不够摆,那就摆茶几,大件的排在木地板上。

至于一排的茶、酒、筷子、调羹,以及各种供品上一小方红纸,都还一丝不苟。

点香,燃烛、烧钱纸,在许可放鞭炮时也放。

最后是行礼,依旧按长幼辈分先后:下跪、磕头,敬香。

慢慢的,我感觉自己跪下后,再起身已不如年轻时利索了。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