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捕鱼(散笔)
 
 

总浏览人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关键文字: 
 
鼠标点击文中图片,显示清晰原图。
人客随篇留言,敬请遵守国家法规。
所有图文版权属原创人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清溪捕鱼(散笔)
 

我们家没祭过灶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2日    来源:春秋农事    原创作者:拾穗居士   点击数:    






我记事最早尚不足二岁,许多家事迄今仍清楚说及小事,甚至细末。曾与我的父亲言说些事,我的父亲为此极为惊讶。

但无论如何,乙酉那年腊月初七的生人,断然是不可能印象当年年末廿四祭没祭灶的事。

即使过一、二年,亦当然不知记。

到三周岁,许多都有记得的,尤其做节过年,连蒸年糕的灶火我都记得,也写过。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打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没祭过灶。

我们家没祭灶的原因,就我懂得琢磨以来,大致可以得出这么三方面原因:

第一, 1949 年前,先是逃离福州沦陷往闽北,继而内战,七八家租一厝,住户不一,灶台各自,厨房兼并,哪还顾得上灶公灶婆的地位!

这习惯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上半叶,我们家搬到公家宿舍之后。那时,天下虽然太平了,但是天下又革命了,移风了,易俗了,分开住房的四户人家却还得合一间厨房,一个灶台安四口大锅,下自成灶口。

1976 年我们家从南平迁回福州,虽从此有独自的厨房,独自的灶台,但没再有谁提起祭灶的事。

即使再后来三次搬家,灶公灶婆他们有没有跟着来去,我们也都没在意。

第二,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礼俗,祭灶的祭礼必男主人出台,而我的父亲七十四岁前,简直就没进过厨房。

第三,我的母亲除了救急时记起郭氏家族的先祖,供过香火,平日是忘乎所以的,终生也没信过任何宗教。别人家还偷偷摸摸贴张老板木刻的印人儿红纸,我的母亲没请尊神。

我们家,从我祖辈,到我的父辈,如此而已。

传到我这一代,灶公灶婆偏偏遇到我这样“白目拗”的人,想必也拿我没法子。

像今天,福州人祭灶,偶尔有鞭炮声传来,别家怎么祭我不晓得,我就自顾自地念念有词:“灶公灶婆,在我们家里,你们也不是外人啦!平日,我们吃什么,你们就只管吃去,爱吃就吃,不吃我们也没办法再做给你们吃!咖啡最多,没酒,饮料有。至于二位到玉皇大帝那里,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我也听到到。你们,上天时,飞慢点!再回来我们家,如果我们都出去玩了,门锁了,你们直接爬厨房窗户进来,那窗子二十四不关的……”

我们家没祭灶,甚至说的更了当点——我们家不祭灶,虽然这样,我的母亲每年还都买灶糖灶饼。

我的父亲会跟我分着吃。

我吃的多,我的父亲吃点意思意思。我的母亲不吃甜食。

偎依在我的母亲怀抱里,听我的父亲讲为什么祭灶要用麦芽糖和为什么女不祭灶,那美味、美意、美景,是在故事已不再讲,是当双亲已成故人之后,我才愈品愈觉得,有一种永远说不清楚的甜。

驻我们家的灶公灶婆,肯定不会是势利眼的,肯定会因为感同身受于我,跟我们家休戚与共的。

灶公灶婆,你们已经飞到天庭了吗?


2017-01-21   农历丙申年腊月廿四